正文

抗日祖母"雙槍老太婆"被處決 zt

(2007-02-03 11:07:06) 下一個
有關雙槍老太婆的兒子趙侗,綜合網上所查得的資料,簡述如下:

趙侗(1912─1939),趙洪文國之子。曾用名趙連秀、趙同、趙新生,滿族,遼寧省岫岩縣哨子河鄉三道虎嶺人。曾入沈陽第二工科學校,後考入東北大學預科物理係。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19歲的趙侗與苗可秀、趙偉等在北平參與組織“東北學生軍”,1932年春,趙侗、趙偉叔侄由北平歸故鄉──岫岩縣哨子河鄉三道虎嶺,宣傳抗日。年近花甲,飽受戰爭之苦的母親趙洪文國,為支援抗日,不僅變賣家產充作抗日經費,還帶領全家為義勇軍服務,將自己的家做為抗日義勇軍的掩護所和交通站。不久,苗可秀回家鄉本溪安排好親人後,亦來到岫岩哨子河三道虎嶺,與趙侗、趙偉一同參加鄧鐵梅領導的義勇軍。

1933年與苗可秀、趙偉、白君實等成立別動隊,翌年2月改組為“少年鐵血軍”(當地百姓稱為學生軍),以鳳、岫等縣中小學生為主。苗可秀任總司令,趙侗任參謀長,趙偉任總務股主任。鼓舞民眾,感召偽軍,收編流匪,與日寇展開誅死搏鬥。

為此,日軍燒毀趙家房屋,並將趙洪文國一家六口抓去坐牢。在鐵血軍的配合下設計出獄後,於1934年7月趙洪文國攜兒媳,女兒潛往北平,在繼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籌集軍火,聯絡抗戰義士,支援東北抗日遊擊隊。

未幾,苗可秀慷慨就義,趙侗繼任總司令,以遊擊戰打擊日寇,組織大小戰役300餘次,予日寇以重創,隊伍很快發展到11個方麵11000人。1935年12月,趙侗以鐵血軍領導人為班底,成立了中國第一民眾抗日自救政府──遼南臨時政府。公選鐵血軍總司令趙同兼任政府總裁。下設六大行政區,六方麵軍,將鳳城、岫岩、莊河、本溪、遼陽、海城、臨江、輯安、扶鬆、長白、通化、桓仁、柳河、清源等市縣,劃歸為行政管理範圍。抗日名將趙偉、王同軒、王鳳閣、白君實、閻生堂、曹國士、梁錫福、王越、孫學文、金熙南(朝鮮)、李崇華等為行政區長官,同時兼任各路軍總指揮。並於活動在通化、延邊一帶金日成將軍領導的朝鮮革命軍取得聯係,組建“中朝抗日聯軍”。並發布“遼南臨時政府通令”、“鐵血軍告東北民眾書”。以及針對西安事變的“告全國人民書”,泣血呼籲全國人民,各黨各派團結抗戰,共同對敵。

1936年春趙偉、劉壯飛等將領相繼陣亡,東北抗日鬥爭日益嚴峻,鐵血軍軍用物資極度匱乏,處境艱難。趙侗隻身赴北平“東北救國會”,籌集武器、彈藥,爭取關內各界支援,部隊暫交白君實指揮。在此期間,趙侗寫出《東北義勇軍》一書向國人係統全麵的介紹東北義勇軍的情況,首次提出遊擊戰理論,影響很大,引起舉國關注。

1937年,日寇進犯熱河,封鎖進入東北水陸交通,趙侗所購買的軍火陸海偷運均遭日寇攔劫,故土難歸。趙侗決定在北平城郊西山起義,組織武裝尋機殺回家鄉,與白君實指揮的鐵血軍會師。在母親趙洪文國的幫助下,籌集軍火,訓練人員,組建成立華北國民抗日軍(亦稱為學生軍),以北京大專院校學生和東北流亡青年為主體,打響了華北民眾抗日的第一槍。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解救包括著名共產黨領導人在內的200餘名政治犯。在全國首次擊落日機一架,激起國內外震動。

當年12月,八路軍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自書信,邀請趙侗率領的國民抗日軍共同合作。八路軍晉察冀獨立團團長楊成武與之聯係,聶榮臻親自迎接,國民抗日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五支隊,趙侗任支隊總司令。並率部與日寇展開龍泉關阻擊戰、二道河伏擊戰五月大出擊、七七大出擊、襲擊石景山電廠等戰鬥,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與此同時,趙洪文國在武漢招募東北熱血青年,帶領子女親人去河南太行山開辟抗日根據地,籌建抗救國軍,響應者上萬之眾。而後應武漢團體之邀,多次現身說法宣傳抗日。並赴香港、南洋,從事抗日宣傳和募捐活動。奔走呼號全民抗戰,身體力行收複國土。從此,聲名遠揚,被尊稱為“遊擊隊之母”。

1937年秋,“保衛大武漢”時,趙洪文國在救亡刊物《反攻》上發表《對於目前局勢的幾點意見》,引起國內外重視。日本友人,反戰同盟成員綠川英子,在《抗戰文藝》上發表特寫《趙老太太會見記》,專門介紹其抗戰事跡。國際著名記者史沫特來等多次采訪趙洪文國,向國際反法西斯陣營宣傳趙老太太。著名作家矛盾、謝冰心共同編著了《趙老太太》一書,書的序言由蔣夫人宋美齡撰寫:稱趙洪文國為“全國婦女之楷模”“民族的母親”。“遊擊隊之母”的稱謂由此傳遍全國。

1939年春,蔣介石電涵邀請趙侗到重慶,一時間重慶市萬人空巷,歡迎場麵空前熱烈。趙侗被譽為“抗日英雄”,委任為“華北國民抗日軍司令”,授予少將軍銜。趙侗在重慶期間,百忙抽暇,寫出《抗戰七年的經驗和教訓》(載於《反攻》),再次闡明抗日的決心,闡述對時局的看法和抗日主張,一時蜚聲海內外。同時謝絕美國友人邀請他出國深造的建議,由重慶赴黃河再度北上抗日,率部行進途中,於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的陳莊,遭伏擊壯烈犧牲,年僅28歲。隨同200抗日將士僅一人生還。同時犧牲的還有其三妹趙理智年僅20歲,她曾在抗日戰場上死裏逃生,被譽為少年巾幗英雄。這一慘案的始末至今迷霧重重。

不過,至此,趙侗的經曆和形象已經相當清晰。讓讀者雲裏霧裏的,乃是趙侗究竟遭到了誰的伏擊?按照以上描述,不像是遭到了日本鬼子的伏擊。因為被日本侵略者打死,再慘烈也沒什麽謎語可言,更談不上迷霧重重。

在網上的諸多跟貼中,有一篇以“川西軍區”為名的貼子,終於披露出趙侗之死的真相。

“七.七”事變後,趙侗母子在我地下黨的支持下,組織東北流亡學生和民眾,在冀東和熱河地區發展抗日武裝,聶榮臻司令員親自接見過趙洪文國和趙侗。《聶榮臻回憶錄》一書中記載:“趙侗在國民黨部隊呆過,懂得點軍事。”並給趙侗第五支隊的番號,趙侗為支隊司令,直接歸晉察冀軍區領導。 …… 趙侗這個人很狂妄,一直想要脫離遊擊隊,他同國民黨的關係拉得很緊。聶榮臻多次做過趙侗的工作,但是趙侗總有二心。他本人後來還帶了10來個人逃跑,後來跑到重慶,國民黨政府好不容易在敵後找到這樣一個一心投靠他們的人物,於是大肆吹噓他,又是給他下“委任狀”,又是給他配電台、密碼和各種新式武器,派他回華北來,同共產黨爭地盤,搞摩擦,破壞我黨建立的敵後根據地。1940年初,他回來的時候,走到石家莊以北的一個地方,正好碰上從冀中回晉西北的一二0師部隊,就在那裏打了一仗,戰鬥中對方把他連同他帶的隊伍全部消滅了。顯然,趙侗不是抗日殉國,而是**自取滅亡。

趙侗原來死於八路軍一二0師的伏擊。查一二0師,乃係賀龍部隊。賀龍為師長,關向應為政委。從上述網上貼出的內容可見,八路軍伏擊趙侗的理由乃是,趙侗很狂妄。至於趙侗如何與共產黨爭地盤,搞摩擦,似乎並沒有列出具體的事實細節,因此隻能看作是虛置的。

從1937年應彭德懷之邀成為八路軍支隊司令,到1940年被賀龍的一二0師伏擊殲滅,僅僅三年時間。這段時間裏,在趙侗和八路軍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不愉快,上述文字語焉不詳。但從前麵引述的趙侗經曆中,卻可以略見端倪。那就是,趙侗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和委任。

趙侗並不是逃到重慶去的,而是由蔣介石邀請去的,就像此前被彭德懷邀請到延安一樣。趙侗在重慶受到了萬人空巷的歡迎。至於趙侗離開重慶,也不是為了與八路軍爭地盤,而是“謝絕美國友人邀請他出國深造的建議,由重慶赴黃河再度北上抗日”。然後,“率部行進途中,於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的陳莊,遭伏擊壯烈犧牲。”

可見,賀龍一二0師伏擊趙侗的理由很難成立。因為趙侗的全部精力和全部熱情,通通投注在抗日上,根本無暇它顧。賀龍的一二0師憑什麽打他的伏擊?賀龍的一二0師理當像林彪的一一五師那樣,去打日本侵略者的伏擊才是,怎麽就打了抗日英雄的伏擊呢?這場伏擊雖然成功,卻並沒有獲得像林彪部隊的平型關大捷那樣的榮譽。又由於伏擊得很不理直氣壯,從而一直不為人知。隻是這場伏擊的現場,可以想見,相當慘烈。200抗日將士,竟然僅一人生還。

順便提一下,那位同時犧牲的年僅20歲的三妹趙理智,正是前文引述的被《新華日報》文章熱情讚頌的“民族之女”。這位從11歲就投身抗日的民族之女,從日本侵略者的槍林彈雨中殺出重圍,卻沒能逃脫同胞的伏擊。

這場伏擊發生的第二年,1941年,國民黨在皖南伏擊了新四軍。皖南事變發生之後,周恩來在重慶街頭親自賣報,報上赫然八個大字: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周恩來是否知道,千古奇冤,在西南還另有一葉。

假設周恩來不知道,那麽蔣介石應該知道這樁奇冤。可是,有關此冤,蔣介石又說過什麽呢?一個來自加拿大的醫生死了,在延安的毛澤東親自為之撰文,於是有了名垂千古的《紀念白求恩》。然而,一個來自民間的嶽飛式抗日英雄,倒在同胞的槍口下,身為一國領袖的蔣介石卻一聲不吭。蔣介石在重慶向趙侗表示出的熱情究竟是真是假?

也許正是由於蔣介石的一聲不吭,致使趙侗的冤死成了迷霧重重的懸案,仿佛誰也不知道他是被誰殺死的。相比之下,宋朝的嶽飛要比二十世紀的趙侗幸運多了,中國民眾至少知道嶽飛是如何冤死的。

有關趙侗的冤死,周恩來不會不清楚,隻是沒法說罷了。也正是那樣的心知肚明,趙侗母親雙槍老太婆被捕之後,周恩來特意出麵,為之說情。隻是趙老太太寧死不屈,不肯低頭。當年的楊家父子,均為遼兵所殺,佘太君尚且領著媳婦們組成了楊門女將。而今佘太君式的雙槍老太婆,眼見得嶽飛般的兒子和被譽為民族之女的女兒,雙雙冤死於同胞之手,豈肯善罷幹休?

毛澤東周恩來介入

在網上同一張名為“川西軍區”的貼子裏,進一步道出了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在兒子女兒死後如何與共產黨為敵的詳細經過。在引述這段經過之前,有必要重複一下前麵引述的有關趙洪文國的重要細節。“趙洪文國,人稱“趙老太”,無黨無派。”

無黨無派。雖然她的丈夫曾經是國民黨的將軍,但她本人卻並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據此可以順理成章地推測,趙老太與共產黨的反目成仇,確實跟兒子女兒的慘死有關。

在陳述了趙侗之死之後,那篇貼子以“**常委”為題,繼續寫道:

重慶這邊,趙洪文國又接受蔣介石的派遣以抗日"遊擊之母"的身份,出國到東南亞華僑中"宣傳抗日"、"募捐",為蔣介石弄回大筆捐款,可她從東南亞回來時,知道趙侗已死,就在大後方不停地稱她與共產黨有"殺子之仇"。趙侗一死,蔣介石覺得利用趙洪文國的價值也變小了,也不再重視這個為他爭過光、掙過大錢的"遊擊之母"了。此後,趙洪文國繼續滯留在重慶,身邊帶著第四子趙連中,僅以"抗戰遺屬"之身份,領一份撫恤金養家糊口。抗日戰爭勝利後,趙洪文國返回潘陽,同四子趙連中辦了一家被服廠,自任廠長,專為"聯勤總部"生產駐東北國民黨部隊的軍服。蔣介石發動內戰,當東北吃緊時,趙洪文國又竄回北平,當了"婦女**同盟會常委"。這時,蔣介石又對趙洪文國重視起來,委任她為"冀、熱、遼剿共總司令。"配給軍火、金帛令她組織**遊擊隊。

同時,山西的閻錫山又委任趙連中為第二路緩靖總指揮。趙洪文國還為兒子自刻了一枚中將關防印鑒。閻錫山又給她母子五麻袋的**宣傳品,即成立了宣傳隊。

1949年,解放軍渡過長江,節節勝利。這位"趙總司令"率其兒子趙連中、女婿李元超糾集了三個團的殘兵敗將,隨潰退的蔣介石中央軍流竄到四川,沿路到處散發**傳單,塗寫反動標語,大量散發她的"趙老太太告四川父老同胞書",鼓吹她"自己參加過辛亥革命"、"幾個兒子都是抗日戰死的"、"日本投降後,從東北開始打遊擊反對共產黨,一路打到四川來的。"等等,大肆煽動各社會渣滓聯合起來抗"暴政"、"滅共黨"、"推翻赤色政權"。10月,重慶南岸炮聲隆隆,山城的解放已迫在眉睫。當蔣介石逃離重慶時,又委任趙洪文國為"**遊擊隊第二路綏靖司令"。並給了她兩部發報機,望其日後同他聯係。趙洪文國接"旨"之後,便在重慶公然以"蔣統府留守"自任。又乘山城混亂之際,打劫了十幾家大小銀行和重慶兵工廠,搶得大量財物和槍支彈藥後便帶隊向川北流竄,試圖依托胡宗南部隊。她路經成都途中,重慶偽警察學校總務處長李後麟帶的200多名官兵學員,與從重慶逃到成都的憲兵連長郭戈朵帶領的30多人勾結起來擴入趙氏母子的隊伍,趙氏委郭為五團團長。

同年12月中旬,當趙部行至廣漢時,即得知賀龍大軍已解放綿陽,前無去路,隻好留在廣漢。當國民黨十六兵團司令董宋衍在廣漢會見她時,勸她待機一道起義,趙反駁說"委員長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同時,川軍將領鄧錫候又派董海鵬前去勸趙氏母子起義,表示會受到既往不咎的寬待,趙連中、李元超表示願走這條路,然而卻遭到其母的斥責和堅決反對。竄至什邡之後不久,趙氏率三個團、一個警衛營竄到什邡駐雀柱店。次日,趙洪文國帶領部分官兵,進入什邡南門的中心小學校禮堂,要什邡縣長李克剛、財務科長鄢立人前來見她,索取軍糧。當李克剛向趙說明:"我們縣政府同十六兵團一道已在12月26日宣布起義。"頓時趙很氣惱地說:"那不行,我堅決反對。你們不效忠黨國,我要效忠黨國。"李克剛說:"軍糧問題,讓我去回報董司令再說。"當董宋衍知道趙的態度後,便對李克剛講:"要她馬上離開什邡,不然就不好講話了,彼此互不相犯。"下午,十六兵團一二七師二七九團包圍了雀柱店,趙早已聞訊,便率部竄至馬腳鎮(今馬井),質問駐軍一二七師師長袁國馴,說:"你身為國軍少將竟投降共軍,還派兵包圍我部。"袁師長答:"上麵命令,不敢不遵,你老太看怎麽辦?"趙暴跳如雷地說:"我要走,要與共軍對抗到底。"就氣衝衝地拖起隊伍向雲西進發。這時,我軍以成都警備司令部的名義給趙洪文國寫了一封勸降信,派人送去,趙竟把信撕得粉碎。趙部竄到雲西鎮後,又同鄉長施澤密談,然後往湔底鄉逃竄。時有慣匪劉登科,常活動於四平、民主鄉一帶,擁有人槍七八十,看到趙部武器精良,當夜,劉登科便傾巢出動,搶劫趙部。殊知,槍沒有搶到一條,反而丟了兩條人命。劉見趙勢力大,就反過來投靠於趙,趙便封劉為第七團團長。趙又命令劉去十六兵團策動那些死硬分子,結果拉來了三七九團一營一連名叫王精林的連長,帶領部分人槍前來歸順趙部。趙當即封王為五團三營營長。這樣,趙部從成都進入廣漢、什邡、綿竹、灌縣、彭縣、茂縣、安縣、重慶等七縣的局部地區,沿途的國民黨潰軍散兵遊勇、起義部隊叛軍、慣匪、袍哥頭目、一些土匪皆認為趙洪文國是蔣介石的嫡係,是"通天人物",或前來投靠,或拉大旗作虎皮,不管是否見過趙洪文國,一律打著"趙老太太"的旗號。一時,川西地區到處都有"趙老太的隊伍"。當時,趙部已增加到七個團的番號,兩個突擊大隊,一個警衛營,在冊人數達1441人。趙洪文國覺得"冀、熱、遼邊區第二綏靖總指揮部"這個番號不倫不類、便更名為"中國國民**救國軍",趙洪文國自任總指揮,趙連中改稱"總司令"。

1950年六月底,趙洪文國竄入三河(?華鎮)鄉,同鄉長馬舉林密談後,組成突擊大隊,任命馬為大隊總司令。趙部又往紅白進發,剛到索橋時,十六兵團一二二師三六四團已從金花土地嶺下山阻截,趙部立即令劉登科封鎖橋頭,雙方激戰一場,劉部被打死二人,見勢抵擋不住,便向紅白撤退。劉到紅白場後,便命當地國民黨區分部書記謝毓、保長謝占清辦糧備房,迎接趙洪文國進駐。趙洪國進入紅白場後,將總部設在天齊宮內,設"總部保衛營"突擊總隊,以謝占清為隊長,陳修其為副隊長,總部以下編為八個處、四個大隊和一個警衛營,其正副職都由地方土頑中的鄉保長、白蓮教、紅燈教、青幫頭子充任。

隨後,街頭巷尾貼出了"歡迎遊擊之母趙老太"、"歡迎**救國軍總司令趙老太"的標語。同時,趙也令其政工處四處張貼"趙老太要堅決**到底"等標語,並散發油印小報,張貼布告,要群眾獻糧募款。當十六兵團一二二師三六四團追到紅白場時,見趙部已築起防禦工事,便將團部設在柿子坪,並派一連人出擊。趙部連長王精林見是起義部隊,便下令打,戰鬥兩小時,方才停火。當晚,趙洪文國在總部召見當地頭頭,說:"我部要走,你們要在晚十點鍾前備好行軍糧,我部走後,你們要設聯絡兵,與我部保持聯係。"當夜,全街居民每家趕做玉米饃饃五升、炒玉米籽五升。次日,趙部占領了綿竹清平鄉,便與相距不遠、駐在安縣的十六兵團三0二師參謀長賈紹誼勾結起來,從三0二師獲得了一些武器彈藥和一連人槍的援助,駐守綿竹要隘雪金門,這時趙部的在冊人數已達1440人。清剿趙部1951年元月底,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二軍獨立一師副師長吳少康奉綿陽軍分區的命令,率四團一個營共四個營兵力,對集結在什邡、彭縣、綿竹三縣交界處三家溝、紅岩子、紅白場一帶的趙部合圍清剿。清剿中,趙部丟失雪金門,愴惶逃回紅白場。另一股在追擊中逃至石門洞。還有一股竄到茂縣大壩地區。時值春節臨近,茂縣軍分區又派一名"社會賢達"給趙洪文國送信去,勸她懸岩勒馬,終被趙洪文國拒絕了。趙部回到紅白場後,派匪首唐世珍到白雲山召開暴亂策劃會,會議由?華鄉鄉長馬舉林主持,到會頭目共63人,製定了關口暴動方案,由唐世珍(人稱唐司令)宴請各路人馬,擺席十多桌。酒席上,大肆造謠,說什麽:"趙老太從清平出發,與十六兵團三0三師賈紹誼參謀長聯係好了,什邡宣靜修、馬略山,綿竹的趙祝山、譚尊五、鍾紫坦以及川西20多個縣都已接頭響應,先搶綿竹,後占廣漢機場,台灣還會派飛機來接應。"等等,並要派專人去紅白場總部請趙老太親臨高橋坐鎮指揮,要求弟兄夥要不怕犧牲,衝出關口……時有?華一保長卿方棣,也參加了這次密商會議。卿頓時心生顧慮,對解放軍節節勝利已有所聞,但又不便顯露真跡,遂表麵委蛇,暗中卻派有同心的陳子文,悄悄到洛水鄉給我黨駐該鄉的工作隊隊長安貴才送信,將暴亂計劃告之。安貴才得訊後向上級作了報告,駐什邡的解放軍遂在洛水朱家橋、綿竹廣濟場一帶布陣。正月初七,綿陽軍分區又兵分三路向什、綿山區進發,一路正麵向關口推進,另兩路出綿竹金花鄉、清平鄉分頭圍剿,布下天羅地網,嚴正以待。

正月初八上午八時許,匪徒們果然向關口湧來。這時,趙洪文國派的專使前往高橋途中,由陳茂如帶領的叛軍600餘人已竄下關口的黃坡村,槍聲四起,在我軍左右夾擊下,龜縮回穀內,妄圖憑借高景關的險峻與我軍頑抗。延至下午,叛軍又再次衝擊關口,可在我軍強大的火力下,已潰不成軍,死傷慘重。初九這天,匪軍在左右翻山突出,哪知我軍早已翻山遷回敵後,匪徒在腹背受擊下個個丟盔棄甲,落荒逃遁。高景關被我軍攻克後,又直搗紅白場。

2月下旬,我六十二軍獨立一師,在茂縣軍分區五三五團、起義部隊三六四團的配合下,采取四麵包圍、中心突破、駐地清剿的戰術,將匪眾圍困在紅白場,搗毀了指揮中心,各參戰部隊從四麵八方衝殺,很快殲滅了匪兵總部,斃傷匪徒1000餘人,俘敵3000人,趙洪文國母子漏網。

2月26日,我軍在駐地清剿中,起義部隊三六四團一連連長何建基在紅白場清查戶口時,發現農民餘華富家中有個醫藥袋,內裝趙洪文國名片數張,經過仔細搜查,在一沒有梯子的樓房上發現了趙洪文國。趙起初膽戰心驚。當她發現何是起義部隊時,立刻鎮靜下來,說:咱們是一家人,望放我歸山。何建基嚴詞回答:我們現在是人民解放軍,誰同你是一家?遂令趙快走,趙躺在地上耍賴,何見趙年紀大,頭部受傷,又是小腳,便讓戰士將趙捆在擔架上,抬回團部。我軍十六兵團工作團派秘書處副主任徐奕培前住一二二師向師長表示祝賀,讚揚他們立了大功,然後將趙洪文國押回什邡工作團秘書處看管(今藝術中心址)。3月1日,趙連中之妻鄧外桃在紅岩子落網;中旬,趙連中在灌縣金馬鄉落網,至此,趙洪文國徹底覆滅。

3月初,趙洪文國及其子媳先後送往川西軍區軍法處受審。據趙連中、周澤雲等人的交待材料記載:趙洪文國叛亂期間,殺害人民解放軍小分隊人員、下鄉征糧幹部、擁護人民政府而不願從匪的人共300多人,在紅白場一次燒毀民房200多間,糧食三四百石,搶老百姓耕牛104頭,豬、羊、雞鴨不計其數。劉登科,無惡不作,將普姓一家三兄弟全部殺害。趙連中被捕後因罪大惡極,於1950年6月在成都磨盤山刑場執行槍決。趙洪文國被捕後,拒不認罪,各縣人民一致要求嚴懲,經中央軍委、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批準,判處趙洪文國死刑,1950年7月4日,在什邡縣東門大操壩召開群眾公判大會後執行,時年71歲。趙連中之妻鄧外桃被捕後,在軍法處關押期間生一男孩,經報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親自批準,免於追究鄧外桃罪責,釋放,遣回原藉,使其將趙連中之子撫育成人,川西軍區政治部奉命派專人把鄧外桃母子送回武漢市,交當地政府宣布釋放。

雙槍老太婆留下的曆史情結

至此,有關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的故事,已經相當完整了。難怪重慶人會有那麽濃重的雙槍老太婆情結。雙槍老太婆絕對不是個文化概念,而是個極其生動的曆史人物。也難怪《紅岩》的作者,會把小說中的雙槍老太婆說成是虛構人物。這位作者無法說雙槍老太婆是個真實的曆史人物。至於電視劇《雙槍老太婆傳奇》,當然也隻能當作傳奇看了。因為電視劇的觀眾們假如知道了曆史上的真實人物之後,他們的觀感會很不一樣的。

從雙槍老太婆被槍殺至今,已經五十多年過去了。老太太倒下的那一刻,絕對不會想到,與此同時,一批日本戰犯正在被共產黨的軍隊押往她的家鄉,不是接受審判,而是接受改造。若幹年之後,那批據說是改造好了的日本戰犯,高高興興地返回了日本故土。

改造戰犯固然無可非議。不管怎麽說,也是一種以德報怨的大慈大悲。隻是,假如能從那樣的慈悲裏稍稍省出百分之一來,也許就不致於非把趙老太太正法不可了。當然,從毛澤東批準釋放老太太那位懷了孕的兒媳一事來看,趙家至少還能有後,沒有被趕盡殺絕。雙槍老太婆是死於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恩恩怨怨。半個世紀過去之後,這樣的恩怨不說煙消雲散,至少也已經淡化了不少。趙老太太假如黃泉有知,不知當作何感想。趙氏一族有三十多人為抗日而捐軀。另有四位,最為傑出的四位,卻是死在一場同室操戈的曆史悲劇裏。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