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振寧語錄

(2007-02-03 11:07:06) 下一個

  “清華學生素質高過哈佛學生”

  14日上午,楊振寧在廣州作《怎樣評價中國高等教育》的學術報告時稱,清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要比哈佛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平均素質高。

  “美國教育浪費很多人才”

  楊振寧認為,如果以平均素質來講,清華大學學生要比哈佛大學的要好。他說,大學教育可以分為平均學生和傑出學生兩塊。由於兩國發展階段不同,對大學生的要求也不同。中國目前需要對大多數的平均學生訓練,而美國需要十分傑出的年輕人創新來創造財富。楊振寧指出,美國式的教育哲學對有創造力的學生很有好處,但也浪費了很多人才,造成了許多悲劇。但我們國人往往隻看到美國教育成功的一麵,而沒有看到其陰暗的一麵。

  “中國暫不需要諾貝爾獎”

  楊振寧在報告中提出,創新可以分為愛因斯坦、杜甫、比爾·蓋茨、任天堂四種體係,以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最需要的是蓋茨和任天堂這類會賺錢的人才和企業,拿一兩個諾貝爾獎並沒有什麽用處。“處於脫貧階段的中國急需像比爾·蓋茨、任天堂之類會賺錢的創新型人才和企業。”楊振寧說。

  “中國年輕人為生活煩惱”

  楊振寧強調,中國大學的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比起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以他親身體驗來說,他認為國內的科技成果比較落後,重要原因是我們的科研經費不足,尤其是對年齡在20歲-30歲左右的年輕科學家、博士支持不夠,他們要為生活煩惱,政府應該在這方麵做一些工作。

  他說:“我三四十歲時在美國普林斯頓研究所做研究,每天除了睡覺外,就是在思考。那20年也是我出成績最多的時期。相反,如果一個人整天要為買菜、接孩子等生活問題煩惱,那他就沒有多少精力投入研究和思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