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麵臨的考驗史無前例 中國用國力拚罕見震災 zt

(2008-05-30 06:42:35) 下一個
陳一 李劍 王莉 王磊 萬豔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當汶川大地震發生兩個多星期以後,整個中國仍然繃得緊緊的,而且它要解決的問題正一天比一天多。


5月27日下午,中國西南部又發生了兩次5級以上的強餘震,消除堰塞湖的戰鬥正全麵展開,數百萬災民等待救助......中國的大和複雜以另一種形態展現在世界麵前。在世界近年來的幾次重大自然災害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受災國政府都飽受了批評,因此中國此次的上下團結和眾誌成城,堪稱人類抗災史上之少見。外電的很多讚揚也是言之由衷。但還是讓我們謹慎點吧,前麵的麻煩還多得很,中國的國力和全社會的耐心都麵臨空前的考驗。
  強烈餘震、堰塞湖都是嚴峻威脅

  餘震、堰塞湖是27日地震災區的兩個主題,也是外電觀察中國的主要看點。

  法新社27日的報道寫道,當日下午16時03分,四川青川縣發生5.4級餘震,重慶有明顯震感,成都震感強烈。成都的一名司機告訴法新社記者:這次餘震雖然相當強烈,但並不是最強的。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在鄰近四川的陝西省寧強縣又發生了5.7級的餘震,這次餘震在世界著名的秦兵馬俑的故鄉---西安市都能感覺出來,西安大批居民都從自己家中跑了出來。法新社還引用專家的話分析說,從以前同樣強度地震的餘震情況來看,中國將被強烈的餘震晃動兩三個月。

  27日,路透社在題為中國爭分奪秒搶修堰塞湖泄流槽的報道中稱:星期二,中國的士兵正在同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地在唐家山堰塞湖大壩上工作,開挖一個巨大的導流渠以緩解水位不斷上升的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決堤的險情。到星期一夜間,大約有600名工程師和士兵到達了唐家山堰塞湖的大壩上,他們不分晝夜地分班輪流工作。由於那裏缺少帳篷,一些戰士晚上不得不露天睡在大壩上。

  法新社27日報道說,唐家山堰塞湖一旦決堤將會使100多萬人處於危險之中。為了盡力避免另外一場災難,中國向唐家山堰塞湖派遣了1800多名士兵和工程師。中國武警部隊的一名工程師說,至少要清除5萬立方米的碎石,但是為了把風險降到最小,他們的目標是清除10萬立方米的碎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道說,四川下達了撤離命令,同時還配了一大幅居民背著家當徒步撤離災區的照片。報道說,隨著工程師們準備炸開會帶來潛在危險的唐家山堰塞湖大壩,相關部門星期二開始轉移成千上萬的居民。中國水利部的一名官員講,根據目前的排洪方案,大約需要轉移10萬人。

  中國麵臨的考驗史無前例

  美國之音報道中國的困難時說,在大地震後幸存下來的民眾現在又受到第二波災難的威脅,這些災難包括洪水以及幾十個堰塞湖。

  路透社稱,這場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大規模的救援工作可能持續3年,其中包括向災區上百萬人輸送食品、帳篷、衣物;同時,救援工作還包括災後重建以及幫助與外界隔離的村莊重新恢複交通和通訊。

  英國《衛報》的一篇報道也感歎了中國救災工作的艱難,該報記者從中國唐山發回的消息稱,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由於中國當時還很窮,災民們直到1980年還住在帳篷裏,災後重建從1983年才真正開始。《衛報》說,唐山位於平原,而這次發生地震的四川則位於山區,災後重建工作更困難。

  北京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力學所研究員鄧乃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僅從中國應對堰塞湖危害的現實來看,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鄧乃恭說,這次汶川地震產生30多個堰塞湖,這在中外曆史上十分罕見。由於四川多山,又位於地震多發地區,因此曆史上一些嚴重的堰塞湖災害都發生在四川。1786年6月1日,四川的康定地區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地震使得大渡河被封堵10天,河水急速上漲,甚至淹沒了瀘定橋。第10天出現潰口,兩岸村鎮無一幸免。水頭一天一夜後到達嘉定府,即現在的四川樂山,卷走兩岸民眾無數。事後統計,由於震中人煙稀少,因地震死亡的隻有430人,但堰塞湖產生的水害造成十幾萬人死傷。

  中國對堰塞湖進行人為幹預也是史無前例的

  鄧乃恭同時認為,這次中國通過導流、爆破等方式對堰塞湖進行人為幹預也是史無前例的。以前出現堰塞湖險情時,有下遊居民緊急疏散的記錄,但像這次這樣,由政府主導大規模疏散人群的現象卻沒有過。

  鄧乃恭說,這兩個史無前例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中國目前的國力使得我們告別了以前麵對重大災難時的束手無策。解決堰塞湖危害是一個係統工程,它需要經濟實力、科技水平和應急能力三個先決條件。從經濟實力上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家看到直升機直接將大型機械運到堰塞湖現場,而這背後需要大量的測量、計算,衛星、航拍、人工觀測一個都不能少。解決堰塞湖危害對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要求很高,地質、水力、航空遙感、氣象等多個學科必須有效配合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產生實際效果。動輒數萬人,甚至可能會出現的數百萬人的疏散也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中國的財力和科技水平有目共睹,這次產生的堰塞湖危害真正讓大家感慨的是中國的應急能力。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內,我們基本掌握了處在複雜地形、且經曆過地震的山區中的30多個堰塞湖,這一點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可能做不到,幾十年前的中國同樣做不到。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高建國也認為,這次抗震救災工作,充分顯示了我國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的提升。30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國家共投入賑災資金約100億元人民幣,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政府目前已準備投入700多億人民幣,如果沒有充實的國力,這是辦不到的。

  中國向世界展現能量

  世界上許多大災難過後,招來讚揚聲音的事例少,而招致批評的例子則很多。2005年,美國卡特裏娜颶風風災過後兩個月,災後重建工作仍然招致一片批評聲,有共和黨議員警告說災後重建工作一延再延,將會造成美國經濟混亂。還有議員批評說,遭颶風重創的新奧爾良市在風災過後兩個月還是沒有消防局,沒有學校,以及正常運作的警察局。美國一些組織的領導人還指責美國政府玩忽職守,構成犯罪。

  高建國分析說,美國當時麵臨的情況實際要比中國簡單,美國的受災人數僅為300萬人,且受災地區的地形地勢給救援造成的難度相對較低,這次四川地震受災民眾總數可能上千萬,而且大多數居住在山區,這給救援及災後重建都造成很大難度。

  雖然困難重重,中國的表現卻讓人們充滿信心。香港星島環球網評論說:地震災難以及中國政府的救災表現,讓之前外部的許多批評之聲沉寂下來。中國政府的決心及信心,它的效率及動員力,它的透明度和力度,令人‘耳目一新\'。它表現出了管治手法的成熟,也表現出了與國際間的信任和合作。更重要的是,它的行動凝聚了民心,使外界看到,當政府的意誌與民間的意誌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中國這個國家,就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在中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外部世界需要認識到這種能量,並且要適應這種能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