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自由亞洲電台為藏獨分子做宣傳

(2008-05-26 20:52:21) 下一個

自由亞洲電台為藏獨分子做宣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18:57 環球網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自由亞洲電台”對於大多數中國的聽眾來說顯得陌生和神秘,但對於“藏青會”等“藏獨”組織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的一家美國電台了,因為這家電台在拉薩“3-14”事件前後不僅一直散布著各種謠言,還充當著達賴集團和“藏獨”勢力的代言人。“自由亞洲電台”在曆史上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背景,如今“屬性”雖為私營,號稱是“非營利性的公司”,卻拿著美國國會的撥款。該電台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國家播放,普遍遭到這些國家政府的反感,人們厭惡製作電台節目的人,更厭惡它身上濃濃的冷戰味道。

  “自由亞洲電台”為“藏獨”分子大做宣傳

  “自由亞洲電台”在西藏沒有一名雇員,在西藏騷亂之前隻有兩名自由撰稿人為它供稿,華盛頓還有一個超過30人的團體為其提供藏語服務工作。在今年3月拉薩發生騷亂前後,“自由亞洲電台”盡管沒有一名記者在西藏,卻照樣敢報道有關拉薩的新聞,而他們的“信息源”主要就是達賴集團。1月5日,該電台報道了“藏青會”等幾個“藏獨”組織籌劃“和平挺進西藏”的行動,還鼓動流亡藏人抵製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傳遞活動;3月6日,該電台又邀請“藏青會”等“藏獨”組織成員來講他們如何籌備“西藏人民大起義運動”的返鄉活動;3月14日,該電台更是開始散布有關拉薩的各種謠言,製造恐怖氣氛;3月17日,該電台又報道達賴指責中央政府以暴力統治西藏,企圖滅絕西藏文化的消息。在幫達賴集團造謠、傳謠的同時,“自由亞洲電台”還經常播發一些歐美國家替達賴說話、指責中國的消息。

  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29日一篇發自香港的報道說,有關西藏騷亂的最早報道不是來自世界上的主流報紙、通訊社或電視台,“而是來自一家美國注資成立的短波無線電台,這家電台建議聽眾用錫紙、夾板和橡皮圈裝備繞過中國的信號幹擾”。《華爾街日報》特別強調說,“‘自由亞洲電台’對西藏騷亂的獨家報道來自一條網上的信息”。

  “自由亞洲電台”每天用漢語普通話和藏語廣播20小時

  “‘自由亞洲電台’完全是一個以意識形態來取舍新聞的電台。在中國它不可能達到它的政治目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時殷弘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美國之音”、英國廣播公司等廣播電台也都帶有意識形態色彩,但它們對外還會做出標榜自己中立、客觀的樣子,而“自由亞洲電台”完全是沿襲冷戰時期美國的做法,不斷對亞洲特別是中國廣播輸出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意識形態,絲毫沒有顧忌。時殷弘說,“自由亞洲電台”的反華立場十分頑固,它以扭曲的事實來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時殷弘介紹說,冷戰時期,美國先後建立了“自由歐洲電台”和“自由廣播電台”,對東歐各國和蘇聯展開宣傳攻勢。當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官方認為電台廣播“功不可沒”,“成了顛覆社會主義製度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冷戰一結束,美國又在亞洲開始設立電台。1991年10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提出並通過“設立一個專門對中國大陸廣播的電台”的提案,隨後提出設立“自由中國電台”的可能性。美國政府考慮到用“自由中國電台”這個名字實在過於露骨,於是便更名為“自由亞洲電台”。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3000萬美元的撥款,籌建“自由亞洲電台”,於1996年9月正式開播。2007年,美國國會針對“自由亞洲電台”的撥款預算為3000多萬美元。該電台覆蓋地區主要為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除了直接用漢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老撾語、越南語、朝鮮語等語言廣播外,很多節目都可以在網上聽到。

  “自由亞洲電台”的使命和所播出的內容都是對對象國的內政進行幹涉。目前它每周播出大約200個小時,對中國的廣播是最主要部分,每天漢語普通話廣播就有12個小時。“自由亞洲電台”還對中國大陸境內“疆獨”、“藏獨”分子和他們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就拿1996年12月開始的藏語廣播來說,原來是每天廣播2小時,現在已經是每天8小時,頻率也由3個增加到13個,廣播員的選定與節目的設定也與達賴集團商定。該電台的反華欄目有一大堆,主要是來自中國的負麵新聞,以及敵對分子、美國反華反共人物的評論。“自由亞洲電台”有一個節目叫《不同的聲音》,主持人鼓勵聽眾打電話,對那些大罵社會主義和中國的人都表示讚賞,但對那些說一點正麵意見或不同意他們觀點的人,不是加以駁斥,就是以時間到了為由結束發言,有時甚至還組織人圍攻和謾罵這些人。

  在“自由亞洲電台”工作的采編人員和播音員中有不少華人,其中有的還“出身”大陸的新聞機構。他們中很多人都用化名,不肯暴露自己的真名實姓。這些人利用“北京消息人士”這樣的模糊信源,緊盯著中國大陸境內出現的上訪、礦難、群體性事件,大量散布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製造混亂、煽動聽眾的不滿情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