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馬是最傳統的中國人﹐如果中共都無法與其良性互動﹐台灣人不反才怪

(2008-03-26 23:17:39) 下一個
馬英九籲大陸:不要逼反台灣人


(台北綜合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呼籲中國大陸給予台灣更多的國際空間,不要逼反台灣人,否則“後果要自負”。

  他指出,如果大陸繼續打壓,像他這樣的人都要反抗了。

   馬英九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以“國民黨與台灣”為題發表演講時說,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二二八事件及退出聯合國,是台灣人最大的三個創痛,也是台灣悲情的來源。因為這樣,才有了所謂的“台灣認同”,甚至產生了要和中國大陸分離的意識形態,造成很多人支持台獨。


馬英九24日出席了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布蔣介石日記真跡的新聞發布儀式。(中新社)


  他指出,台灣問題是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後開始的。當時清朝的簽約大臣李鴻章對台灣有“鳥不語、花不香”的不當批評,台灣孤兒感覺更甚。再來就是二二八事件,他不避諱指出,國民黨軍隊“一上岸就搞砸了”。

  馬英九也說,退出聯合國讓台灣成為國際孤兒,台灣人發現無論再怎麽努力、經濟再怎麽成長,也無法享有國際尊嚴,這讓台灣人民非常悲傷;如果無法理解台灣悲情的來源,就無法了解為何有人要台獨,“台灣認同當然會存在,但絕不等於台灣獨立。”

  至於兩岸要怎麽談?他說,如果大陸連國際空間都不給,後果要自負,道理就這麽簡單。

  他指出,現在台灣最迫切需要的是國際空間,台灣的主體性必須受到尊重,才能化解台灣的這股悶氣。馬英九甚至拋出重話,“假如中共再持續打壓下去,不隻台獨分子,連我們這些人都要站出來反抗了!”

  據《聯合報》報道,國民黨高層人士指出,馬英九在演講中所呈現的史觀,以往隻有台獨支持者才如此詮釋,馬英九是以同理心表達感受,並說明國際空間對台灣人民的重要性。

藍綠立委多半質疑

  馬英九的談話在台灣引發激烈爭論。據東森新聞網報道,除了國民黨立委雷倩表達認同外,藍綠立委多半是持質疑的態度,親民黨立委劉文雄就說,馬英九隻是為了討好少數人,卻沒想清楚。

  雷倩表示,馬英九的說法,是依現行的憲法去架構一個新兩岸關係,他其實是做了非常明確的定調、跟方向的指正。但親民黨立委劉文雄說,馬英九一貫的態度就是討好,這個態度並沒有改變。

  此外,據中時電子報報道,馬英九在舊金山停留最後一天時重申,他反對一國兩製。

  馬英九在出席留學生座談和全僑公宴時再次強調,一國兩製將讓台灣失去主體性,而香港就是不好的示範。他說,台灣能選出自己的總統,有民主體製,台灣主體是不可忽略的角色,在國際上也一樣。

  現場有聽眾問,“邦聯”是否能解決兩岸關係?馬英九答說,邦聯也許能解決兩岸最終問題,但目前時候未到,現在最重要是務實地維持現狀,逐漸邁向民主均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