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出喝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琴曲,回好吃狗狗和lilywxc,打倒西方文化侵略!破除音樂必須有旋律和節奏這個觀念!lol

(2016-01-05 10:51:09) 下一個

我最近體會哈,中國音樂——或者說古琴音樂吧,艾瑪中國音樂這個題目也太大了。

我最近的體會是,首先要抵製西方文化侵略!破除音樂必須有旋律和節奏這個觀念!破除了這個觀念,再去聽古琴曲。

古典音樂,包括戲劇,很多時候都會講腔,講韻。大概,這種腔和韻,就是起承轉合的細微絕妙處。一首曲子好不好聽,中國音樂講究聽細膩處。

有的民族的音樂,注重腔韻和旋律——想象一下蒙古長調。

有的民族音樂,同時注重腔韻旋律節奏——想象一下寶萊塢電影裏的歌曲,聲音抖來抖去玩花活,可是節奏感也強,也有旋律,也帶勁!

關於腔韻,聽聽瓊英卓瑪和成公亮先生的大悲咒,可以有更深的體會。(直接拖到1小時07分處,這場演唱會的最後三分鍾)

 

俺們這嘎達講“絲竹不如肉”,意思是樂器是對人聲的模仿。而我覺得,這種模仿的最初情態,是對吟詠的模仿。在吟詠的時候,節奏可快可慢,可根據心境調節。古琴音樂講的大概是這種。所以,如果去聽《歸去來辭》,你會發現,第一個音,其實是一個段落的開頭“悲夫!”“嗟夫!”等,心弦震顫。後麵的樂句,兩兩相對,很像古典的比興,或者排比。不同的演奏家,可以在第一個音玩不同的花活,表達自己的情感。成公亮先生的演繹就比較內斂;如果去聽戴曉蓮的這一句,真正是纏綿旖旎,一句斷腸。這大概就是聽“腔韻”。

 

我現在還在想,古琴曲不但應該是對句子的模仿,這裏麵也應該包含更細膩的,比如對漢語四聲的模仿,對平上去入的模仿。比如,歸去來辭的第一句:i 6 i6i6i6i6....是一個三音程的去聲,好像我們歎氣“唉!”也是一個去聲。作詩講平仄,說“去聲清遠”,這裏麵一定有某些聯係,可是我還沒有搞得太明白。

還有就是很多人說中國人是木有三拍子的,覺得這個說法特別好玩!有人說不對啊,《三字經》不就是三拍子嗎,可是想想,第三個字實際上拖了一拍,人之初-,性本善-。所以,當年開打《酒狂》譜,好多人說,這不對,這是三拍。到現在還有爭議,有的大家,比如張子謙先生,就彈中規中矩的三拍,有人就完全淩波微步。聽他們的不同演繹,可好玩啦!

推薦大家看成公亮先生的《秋籟居琴話》。他講的好。我看完他的書,有種另辟蹊徑,豁然開朗的感覺:音樂可以這樣玩。而且這種玩法存在了幾千年,可歎我人到中年才體會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