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台12台建設 似曾相識

(2008-01-16 13:20:41) 下一個
馬、謝兩人經濟白皮書先後出爐,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以數據取勝,宣示十二大公共建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強調「黃金三角」,要給人民「幸福感」。綜觀兩人政見,馬賣力「畫大餅」,謝「造夢」,台灣的未來仍可能載浮載沈。

馬陣營昨天提出經濟政策白皮書首篇,洋洋灑灑列出「愛台十二建設」,八年內將投資三兆九千餘億元,以擴大公共投資再創經濟新奇蹟,換言之,政府將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重振台灣經濟國力。

馬陣營擬「大興土木」,卻「不加稅、不減稅」,試問錢從那裡來?另外,自由經濟體製之下,大量公共投資更可能適得其反,不僅無法帶動經濟起飛,反而可能排擠民間企業的活力。

事實上,台灣經濟衰退病灶不在於公部門投資太少,政局動盪與投資環境惡化,導致產業、資金紛紛外逃才是沈淪的主因。

對照馬的「愛台十二建設」與蕭萬長擔任行政院長「亞太營運中心」,兩者相似度很高,例如「桃園航空城」宛如「亞太航空中心」翻版,「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跟當年的「海運轉運中心」差不多,頗有蕭萬長「壯誌未酬」的政策復活感。

馬營其他經濟政見還包括提高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六,國民所得三萬美元,設置以「百億元」為單位的各類基金振興經濟,但隻開政策支票,未見具體措施,無異「畫大餅」,更值得討論的是,這套政策主張,看得到馬營追求成長的思考,卻看不到「不患寡、患不均」的社會分配公平思維。

相對,謝陣營「幸福經濟」喊出以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發展「黃金三角」為主軸,另方麵強調大赦台商,有條件開放百分之四十登陸投資上限…,謝陣營靠攏企業界種種主張,既「拚經濟」更「拚選票」。

謝陣營強調目標在拉高台灣人的「幸福指數」,給人民「幸福感」;然而「幸福經濟」口號喊價天響,謝陣營卻從未提出具體數據與政策,可供檢視、評估政策落實的可行性,「幸福經濟」始終難以量化。不免令人質疑,謝的經濟政策會不會隻是另一個「有夢最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