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從未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2008-01-16 13:20:40) 下一個
美國從未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日前舉辦一項「回顧六項保證」研討會,針對雷根總統向蔣經國總統承諾之六項「要點」,由相關當事人進行歷史釐清。

所謂的「六項保證」,源自一九八二年雷根與中國簽署「八一七公報」,其中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的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此一公報內容,對台海安全形成極大的衝擊。

雷根做此承諾,是因為中國要脅,美國若不處理軍售台灣問題,將不惜把中美關係降級。為了彌補「八一七公報」的衝擊,雷根向台灣提出了六項「要點」,由當時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李潔明親自向蔣經國說明,此即後來台灣所稱的「六項保證」。

陪同李潔明晉見蔣經國的錢復在研討會指出,在對台軍售方麵,李潔明傳達的原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美國設定一個截止對台軍售的日期,但美國表示無法接受」。有關調解兩岸,李潔明原文的要點是,美國沒有意願施壓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談判,「美國唯一關切的是必須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至於主權部分,李潔明傳達的口信是,「美國不能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此一口信,在我國外交部公布的「六項保證」中,陳述為「美方並未變更其對台灣主權之一貫立場」。另外還有,「美方將不同意修改台灣關係法」。

美國政府經常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以中美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為基礎。這次「回顧六項保證」研討會,對於瞭解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相當有參考價值。透過探討「六項保證」的來龍去脈,大家可以更清楚地辨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北京當局每次談論「一個中國原則」時,從來不提「台灣關係法」或「六項保證」,因為,「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局部否定了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

根據「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美國對台灣及台灣人民的安全,以及台灣的前途,已經很清楚絕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政。

不久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按照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潘基文的論調,美國已經以外交照會正式表示反對。美國政府的反應,可以說是延續了雷根的「六項保證」精神,即李潔明所帶之口信「美國不能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北京當局對此,也應該自始心知肚明,所以,不敢要求主要國家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隨著軍經實力快速崛起,近年頻頻發揮大國的影響力,處心積慮要讓國際社會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此一違背事實的陳述。今年五月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在北京當局的運作下,決議文竟然加上「注意到中國之觀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包括台灣在內之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等文字,深值國人注意。而美國在中國壓力之下,也公開宣佈反對台灣的入聯公投。

儘管如此,從「台灣關係法」到「六項保證」,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維護西太平洋的區域安全,是台灣與美國的共同利益。「不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不容北京改變台灣主權獨立的現狀,也是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柱。這種核心價值的共同點,遠遠超越了入聯公投所造成的台美歧見。此時,台美共同「回顧六項保證」,也正好點出了這個大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