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水果接軌國際 農業政策新思維

(2008-01-16 13:20:39) 下一個
台灣加入WTO後,要提高水果外銷市場,不隻要靠農民和出口商自己的力量提升品質,政府的農業政策,對台灣水果能不能突破國際嚴格的檢疫關卡,往往扮演關鍵性角色,今天TVBS調查報告發現台灣綠色力量,要帶您看看,在台灣水果與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過程中,我們的政府做了些什麼。

去年5月,外銷日本的愛文芒果,連續多件被檢驗出農藥殘留,台灣芒果差點禁止輸日,日方明令嚴格實施新藥檢製度,把原本檢測項目從283項,大幅提高到799項繁複的檢疫過程,台灣做好準備了嗎?芒果果農林崇昭:「我們這個政府對農藥的政策,做的不落實,有的可以灑有的不可以灑,含糊不清,一國兩製。」連外銷日本,嚴禁使用的4種農藥賽扶寧、賽滅寧、陶斯鬆、達馬鬆,果農還常常一頭霧水,小農製度造成果農素質不同,輔導產地果農成了當務之急。農委會國際處處長陳文德:「要成立一個專業區,專業區從農民的教育宣導,素質就會比較整齊。」供果專業區的概念,抓住了日商目光,日商還專程來台拜訪外貿協會。外貿協會:「你好嗎?」看準台蕉的外銷潛力,日商還計畫钜資上億元,直接在台種植有機香蕉。水果貿易商詹先生:「我們現在已經跟台糖、農委會已經談好了,由他們來投資做一個示範農場,春夏秋冬,各做2百公頃,做最好的栽培,最科學的管理有機的。」日商大手筆準備直接進入台灣,投資大麵積香蕉栽種,改變傳統被動式的進口商角色,跨國投資為台灣香蕉產業注入了新生命。日本貿易商神原康寬:「1年有100萬噸的香蕉,會從台灣進口到日本,因為覺得台灣香蕉品質非常好,所以選擇投資台灣香蕉。」要活絡香蕉外銷市場,不能忽視的還有,嚴格的日本農藥檢測新製,農委會祭出一係列因應對策,針對輸日7項水果,製定農藥殘留管理體係,建立起業者供果園的登錄製度,另外檢疫政策也積極應變,除了增加芒果採收前,5到7天進行第一次藥檢項目,蒸熱殺蟲前第2次藥檢,也必須在24小時內出報告,全力配合日本基準,才準發放業者出口同意文件,不隻避免農藥殘留事件重演,還要主動出擊,拓展外銷市場。農委會:「新北蕉叫做寶島蕉。」安排韓國媒體來台,參觀產地作業進行專訪,透過媒介傳播強力放送台灣水果,藉著彩繪飛機直接把寶島水果形象傳播海外,政府也積極投入國際大型食品展,要在講求精緻品質的日韓金字塔頂端消費市場,打出一片天。發現台灣綠色力量係列報導下一集,還要帶您繼續來關心的是台灣農業改良技術,在專家的長年研究下,經過改良過後的水果新品種,如何為台灣水果帶來更多的競爭力,敬請鎖定TVBS新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