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耕保墒”

(2009-02-08 18:45:58) 下一個
  一、“中耕保墒”---中國古典農業的核心和特征
  
  在中國北方廣大的幹旱、半幹旱農業區,作物年需水量為1000mm左右,年降水量卻隻有200-600mm,而且降水的季節分布極不平衡。在社會尚不具備能力組織大規模灌溉的古代中國,為解決這種十分尖銳的供、需水矛盾,勞動人民發明了以“保墒”為核心的耕作體製。
  
  “墒”,指的是土壤水分。
  
  保墒,在古代文獻中也稱為“務澤”;“務澤”,就是“經營水分”。
  
  所謂經營,就是通過深耕、細耙、勤鋤等手段來盡量減少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使盡可能多的水分來滿足作物蒸騰。
  
  “鋤禾日當午”一句童孺皆知,若要問農民為什麽要冒著炎炎烈日終日鋤禾不止?通俗的回答是“除草”。
  
  實際上,除草隻是較為淺顯的原因之一,鋤地的核心是“鬆土保墒”。《齊民要術》就特別強調:“鋤不厭數,勿以無草而中綴” ;就是說,鋤地是不論次數的,沒有草也要鋤下去。這是為什麽呢?
  
  近代土壤學揭示,土壤在過水後會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細管,還會在縮水過程中開裂;“鬆土”,就是切斷毛細管,堵塞裂縫;從而“保墒”---抑製水分沿毛細管上行至地表蒸發和直接經裂縫蒸發。
  
  鬆土保墒,一般在雨後土壤表麵幹燥到不泥濘時進行。用鋤頭在土壤表麵鬆出10厘米左右厚的“暄土”,暄土不會開裂;暄土層與下層之間的毛細管也被切斷了,不再能從下層獲得水分,因此會迅速幹燥成無水分可供蒸發的“被子”,把下層水分牢牢地“捂”在土壤中。
  
  中國最早的農學論文《呂氏春秋.任地》論述到:“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意思是:鋤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土壤幹旱,具體做法是把土壤弄脂膩、酥鬆。
  
  農諺“鋤板底下有水”、“鋤頭自有三寸澤”就是對鬆土保墒功能的生動總結。
  
  鬆土保墒,又被現代農業學稱作“暄土覆蓋法”。覆蓋,也是防止一切水分蒸發的最有效途徑。分布在中國甘肅、青海等地區的“砂田”就使用卵石來覆蓋地表,竟然也能在極度幹旱的環境中生產出西瓜、蔬菜等高水產品。正宗“白蘭瓜”,就出產於砂田。毫無疑問,和石片覆蓋、秸稈覆蓋、塑料薄膜覆蓋相比,“暄土覆蓋”具有“同質覆蓋”的無比優越性;這也是中國古典農業的“超前性”所在。
  
  鬆土保墒的原理又和槍支等精密鋼鐵製件的“發藍”工藝很有點類似。發藍就是“以氧製氧”:讓金屬表麵迅速氧化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保護下層不再被繼續氧化 。鬆土保墒則是以“表層幹燥化”來防止“深層幹燥化”。
  
  
  中國古典農業發端於春秋時期。走出了石器時代刀耕火種的華夏先農,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土壤對水分的保持能力,逐步建立起“深耕-易耨”的耕作體製。
  
  “深耕”,就是逐年加深耕作層厚度。可以打破常年耕作踩塌形成的堅實“犁底層”,減小作物根係下紮阻力,擴大作物的水、肥空間;可將下層“死土”翻起,熟化其結構,風化其養分,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保水性能和肥力。深耕還可加強雨季吸納降水,以供作物旱季消耗,可稱為“深耕蓄墒”。
  
  “易耨”(耨:nòu),就是經常鋤地。鬆土除了保墒、刈草外,還可提高地溫;因為蒸發消耗熱量,減少蒸發就積累熱量。農諺說的“多鋤地發暖,勤鋤地不板”就是這個道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