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aoyangdel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文課 《Chinese Lessons》

(2008-02-10 12:47:49) 下一個

潘(愛)文,John Pomfret,近30年前(1979年)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麽的美國斯坦福大學二年級學生,去了中國,加入了南京大學曆史係78級,入住8人一室、上下鋪的普通學生宿舍。今天,身為美國大報記者、中國通的他,將當年短暫的中國大學生活及後來在中國十幾年的記者生涯以同班的5個同學幾十年來的變遷為基礎,寫了這本書。

這些年,這種生活,這群人,這個環境,對我來說真是太熟悉了。幾乎就是我自己過去30年的寫照。因為太逼近自己的生活,潘文讀起來近乎枯燥,尤其是開始的那部分。後來的一半,特別是6.4前後,對我來說比較有看頭。

6。4時,潘文是第一批被驅逐出境的外國記者之一。因為他與6.4精英們如吾爾開希、柴玲夫婦等有近距離接觸,劉剛甚至因潘而入獄,潘的描述比較真實。

同學老吳,其身為高幹的父母在文革初期就被紅衛兵活活打死,當年他麵無表情地接受了一夜之間父母雙亡的殘酷現實,今日卻無動於衷地奉黨的命來改寫那段曆史,包括他親身父母的死因。潘覺得這簡直是不可理喻。我卻覺得起碼能理解當年老吳父母去世時他的貌似無動於衷。我的母親也是在文革初期“非正常死亡”。那時我還隻是一個孩子,比老吳還小很多。我是家裏的幼女,甚得父母寵愛。母親去世時,我在鄉下親戚家,噩耗傳來,我卻沒有掉一滴淚。記得親戚都勸我說:哭吧,哭出來就好了。可我就是哭不出。隻記得當時腦海裏一片空白,人已經完全麻木了,也許是痛至極處反不知痛。沒有經過人生大痛的潘文當然無法理解。後來俺初中時有個好朋友,聽說他父親曾是我們中學的校長,文革初跳樓自殺了。朋友那時不過十來歲,看著父親的屍體一言不發,竟也是麵無表情,一滴淚也沒有,別人都說他“心腸硬”。初中時我們我們成了好朋友,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善良多感的人。後來回想起當時那些木然的反應,也許這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行為?孩子不像大人那樣知道如何表達感情,隻能本能地麻木著。大悲大働來臨時,麻木了,可免心碎。

潘書中描述的幾個來自農村的同學很有特色。

潘說到自己在中國的羅曼史時,提到當他遇到未來的太太枚時,她那流利的英語,哈佛MBA的出身,尤其是她不必靠潘來與美國拉關係,而潘此時已經是中國通,也不必靠交女朋友來打入中國人的圈子,所以可以平等以待,產生真正的感情。由此可見國內老外所接觸的都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女人哈。其實像枚那樣英文好、中美通吃的中國美女多如牛毛,不過她們都在國外,那時在國內見到一個可謂難於上青天。難怪老潘見到枚時,像找到了寶藏一樣忘乎所以哈。

總的來說,我覺得潘的經曆非常特別,可是書寫得卻一般,也不知道他這麽些年的記者怎麽當的,有點可惜了那些經曆。不過有勝於無,此書還是值得一讀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