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朝小資的幸福日子

(2007-08-21 09:54:00) 下一個
小資的菜譜:涼菜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薑、萵苣筍、越梅、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熱菜酒醋白腰子、三鮮筍炒鵪子、烙潤鳩子、蝤蛑簽、石首魚、糊炒田雞熱羹百味羹、頭羹、新法鵪子羹、三脆羹。



宋朝時,茶館會獎給“鬥茶”奪魁的人一壺龍井



鬥茶、聽書構成了宋小資的夜生活

  早起床 洗臉漱口水也要買來用
夜生活 鬥茶得龍井閑坐聽三國

  宋朝小資酒樓瓦舍茶館見天報到

  ■時間:宋仁宗嘉祐三年夏(公元1058年8月)

  ■地點:大宋國都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代表人物:

  主人公:趙林

  年齡:24歲

  學曆:舉人

  職務:開封府司戶參軍

  ■朋友們:

  王樂

  年齡:21歲

  學曆:秀才

  職務:自由撰稿人

  張溪

  年齡:24歲

  學曆:秀才

  職務:宏文館高級刻書匠

  陳袖

  年齡:23歲

  學曆:秀才

  職務:翰林圖畫院畫師

  回望大宋王朝,雖然從版圖和軍事上一直受周邊民族的脅迫,但經濟的發達、社會生活體製的完善、創造的城市文明可謂是一個奇跡。生活在宋朝城市裏的小市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而城市裏小資們的生活更是有滋有味、逍遙自在。

  早晨

  自家不開灶洗臉漱口水也要買來用

  清晨,汴梁的街巷中響起報時人清亮的嗓音,他們負責喚醒這個沉睡的城市,而且還負責當天的天氣預報,所以不用看天,就可知曉天色晴朗,還是陰晦。趙林也在這叫喊聲中醒來,他今天的工作任務就是調查城東剛搬來的幾戶人家,然後入冊登記。

  喧囂聲開始漸次湧入耳中,各種小販的叫賣聲吟唱出早市的風景,許多鋪子已經開始營業。早點檔,供應“灌肺”、“炒肺”,粥飯點心每份20文。同時開鋪的還有賣洗麵湯的,如果沒心思自己點灶燒水,就可以到這些攤檔上去洗臉、漱口。

  趙林要了份“炒肺”,喝了一碗粥,吃完早飯便去了城東。城裏的僧侶們在市場邊坐下開始化緣,他隨便給了他們5文錢。這就是近千年前小資的早晨。

  中午

  下館子挑老店“焌糟”嫂旁侍燙美酒

  趙林的工作很順利,到了中午就完成了那幾戶人家的登記。於是他就打道回府,回家歇息片刻,然後找朋友喝酒。

  家中的娘子已經買回了各種水果,等著趙林品嚐。那時的水果沒有現在多,主要有桃子、李子、金杏、林檎(就是蘋果)、櫻桃,想吃西瓜是沒有的,因為那時西瓜剛從西域傳到遼國境內,還沒有流傳到大宋境內,蘋果也沒有改良,個頭很小。

  不過那時還新上市了一種叫“茄瓠”的水果,而且這種水果在皇家的專供市場——“東華門”那裏行情火爆,被炒得價格極高,要幾兩銀子一個。

  吃罷水果,趙林的胃口大開,準備去下館子。他先去汴河邊找自由撰稿人王樂,王樂正在根據顧客的要求現場寫詩、作文出售。等著王樂給顧客寫完了詩,又一同邀上宏文館高級刻書匠張溪、翰林圖畫院畫師陳袖二位。

  《東京夢梁錄》記載:那裏的百姓,尋常家裏都不開灶的。城市的小資們吃飯已經基本上在外麵搞定。

  據記載,當時東京汴梁的酒樓正店有72戶,而小店不能遍數,皆謂之“腳店”。正店例如有:城東宋門外仁和店、薑店,城西宜城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乳酪張家,城北八仙樓、鄭門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靈宮東牆長慶樓。

  這四位去的是他們心儀已久的豐樂樓。這家百年老店開在馬行街,東接皇宮。恰逢豐樂樓剛裝修完畢重新開張,先到的嘉賓送禮券一張,當時乃一麵旗子,四位領了禮券,便到了雅間就座。

  四位入座後來了一位小二,詢問客官都來些什麽?他們根據自己的口味點了不同的菜,小二記下後,到包廂門口唱菜名,報給廚房聽。

  小二被叫做“行菜”,廚房裏麵接聽的叫做“著案”。這些小二都是聰明伶俐的角色,如果出錯,就會被客人罵,扣工錢,甚至開除。《東京夢梁錄》記載:“散下盡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錯。一有差錯,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罵,或罰工價,甚者逐之。”

  小資的菜譜

  涼菜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薑、萵苣筍、越梅、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

  熱菜酒醋白腰子、三鮮筍炒鵪子、烙潤鳩子、蝤蛑簽、

  石首魚、糊炒田雞

  熱羹百味羹、頭羹、新法鵪子羹、三脆羹

  小資的美酒

  東京汴梁的酒店裏出現了專門的“茶飯量酒博士”,後來簡稱為“酒博士”。《東京夢梁錄》記載:“凡店內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博士’。更有街坊婦人,腰係青花布手巾,綰危髻,為酒客換湯斟酒,俗謂之‘焌糟’。”當時的人喜歡把酒燙熱了喝,可以讓“焌糟”嫂嫂幫你燙著,一定是要熱熱的喝才好,杯中一空她會幫你滿上。但是當時酒店裏的酒價格不菲,所以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個噩耗,一瓶好酒開價最低也要70文。

  當時酒的品牌有:真珠泉、皇都春、常酒、和酒、浙西產皇華堂、浙東產爰谘堂、揚州產瓊花露、蘇州產齊雲清露、越州產蓬萊春、秀州產清若空、南京產秦淮春。

  下午

  瓦舍裏麵看相撲小資驚聲尖叫

  這四位酒足飯飽後,下午的活動早已安排妥當,那就是去汴河眾安橋的“瓦子”看文藝演出。

  宋朝時市民的娛樂生活很豐富,他們主要的遊樂場所叫“瓦子”和“勾欄”。“瓦子”又稱“瓦舍”,取“來時瓦合,去時瓦解,易聚易散”之意。“瓦子”是城市中大型、綜合性的文藝演出場地。它的內部由不同的專業藝人圈成許多小圈子,用欄杆、繩索、幕幛分開,這種分開的小圈子稱為“勾欄”。

  當時汴梁城中有50多家“瓦子”,“瓦子”裏玩鬧的項目很多,有相撲、影戲、雜劇、傀儡、唱賺、踢弄、背商謎、學鄉談等表演,這些內容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頗有今日爭看“賀歲片”的架勢。總之,瓦子給人們以視覺、聽覺、心情愉悅等多重享受,當然也要花費不少銀兩。而這四位表麵看起來文縐縐的才子最喜歡看的竟是相撲比賽,隨著比賽進入高潮,尖叫聲此起彼伏,四位小資也沉浸其中,隨聲附和。

  夜生活

  鬥茶奪魁得龍井閑坐品茗聽三國

  夜晚,汴梁城的街市依然燈火通明,人潮洶湧,從紅燈高掛的各種酒樓、茶館中傳來的藝人作樂聲、市民歡笑聲、絲竹管弦之調、暢懷痛飲之音,久久不息。這四位小資也在其中,他們晚上的主要活動是喝茶和聽書。

  有名的茶館大都集中在汴河的虹橋附近,虹橋是汴河13座橋梁中最富特色的一座。這座橋沒有用柱子,是一座木拱橋,橋上用紅色的顏料裝飾,宛如飛虹,因此稱為虹橋。

  宋朝的茶文化是非常發達的,如形式高雅、情趣無限的“鬥茶”,就是宋人品茶藝術的集中體現。“鬥茶”又稱“茗戰”,是以競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鬥茶具有技巧性強、趣味性濃的特點,而且對於用料、器具及烹試方法都有嚴格的要求,以茶麵湯花的色澤和均勻程度、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有水的痕跡來衡量鬥茶的效果。要想鬥茶奪魁,關鍵在於操作:一是“點”,即把茶瓶裏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二是“擊拂”,即在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

  四位當中張、陳二位可說是鬥茶高手,二人經常鬥茶奪魁,茶館給奪魁者的獎勵是一壺上好的西湖龍井。四人便一邊喝著龍井茶一邊聽說書人說書。

  說書,是宋朝新創的藝術形式之一,根據說的內容不同,大致分為三種:講史、說經、小說。講史主要是以曆史故事為題材進行說書,當時最成熟的題材是三國故事,稱為“說三分”。這種“說三分”為小說《三國演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說三分”也是四位小資最喜歡的節目。他們聽到劉備失敗就皺眉歎氣,甚至痛哭流涕,聽到曹操失敗就眉開眼笑,可以說是劉備的忠實的粉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