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主、農婦與雞蛋!讓人想哭

(2007-01-29 02:25:37) 下一個
有一次和幾個西方人聊天,自然談到西方民主。那幾個老外當然立刻就顯得高人一等,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應當學習西方的民主模式。

我沒有說什麽,給這幾個人講個段子。

“從前,有個很窮但是貌美德農婦,去集市賣雞蛋。路遇兩個強盜,被##了。婦人起身,在草叢裏找到雞蛋籃子,喜,輕蔑地自言自語道,’有啥大不了的,我還以為搶雞蛋呢!’”

幾個頓時麵麵相覷。

對於這個婦人而言,雞蛋顯然是第一需要!

中國剛解決溫飽,比這個溫飽還沒解決的農婦好不到多少。我們的第一需要是什麽呢.

老祖宗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還使有些道理。大家去看老鬼的一本小說,有關文革時那個醫學院校花和公社食堂廚子的事就知道了。要不,自殘一次,絕食3天,也可感知。

如最近黨媒所言,民主是好東西,但是,民主更是個奢侈品。實行民主需要社會和經濟基礎,而不僅僅是幾個在野黨這樣的政治基礎。東帝汶民主了,在聯合國的幫助下選舉了總統和議員,海地也一樣,非洲大多數國家都搞普選,還有俄羅斯也曾移植了西方民主,伊拉克和阿富汗就不說了,這些國家都怎麽樣呢!

要求一個各方麵條件都不成熟的國家移植民主模式,好比要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到通過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來強身。

最近美國最熱火的政治和軍事評論員托馬斯本內特在西點演講時承認,一黨執政照樣可以強國富民,比如新加坡,日本,韓國,還有墨西哥,等等。

對了,和美國穿一條褲褲的新加坡在某些方麵還沒有中國民主。李谘政製定的規矩是,5人一上的聚會都是違法!看人家把國家建設得!

要是國家上有人罵李谘政不民主,他立刻就像隻鬥雞,要拚命,用最不客起的話罵人。

中國把經濟建設上來,教育搞上來,才有民主的基礎。不然,即使有,也不會持久。

當然,並不是說現在就一點都不做。今天的中國,比二十年前民主多了。西方搞了幾百年,才有了適合他們的民主模式,我們還需要探索和保持耐心。去年10月參加個國際會議,非洲黑人問幾個坐在前台的西方教授,你們宣揚的民主是誰的民主,無人能答。

我們抱怨自己有知識產權的東西太少,其實,知識產權也包括民主。我們為什麽就不能有自己模式的民主產品!

其實,中國的“藥”已經被許多吃了西方的“藥”不管用的國家食用。看看曾經不可一世的印度,還有越南,還有拉美,不都在向中國學習嗎。

西方的民主有好東西,但並非都好。要有選擇地拿。不然,恐派吃下去也消化不了。印度民主半個多世紀了,看來也不怎麽樣。除了人口會超過中國,其他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還有,印度其實最不民主,實行等級製的國家,農民的兒子不能娶處長的女兒,和原始社會的部落製差不多。這要是在中國,會是怎樣的結果!

鄧公曰,中國的第一需要是發展,是穩定。所以才有韜光養晦,決不出頭。才有這些年的忍耐,才有把曾必見的和平崛起論改為和平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