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戰犯口裏的支那豬

(2007-10-05 03:32:56) 下一個
1895~1945年期間「日本戰犯」如何虐待台灣人,下麵這篇文章寫的很清楚,特別貼出來給大家讀讀。「日本戰犯」說∶台灣人=支那豬,即∶台灣人=豬。

台灣人=豬,難怪51年期間會有這麽多(數十萬) 抗日義士被「日本戰犯」屠殺!

問題是∶你接受「日本戰犯」對台灣百家姓的蔑稱嗎?

目前在台灣還殘留少數「日本戰犯」的子孫,他們和「日本皇民」的子孫狼狽為奸,企圖建立日本附庸「台灣國」,還口口聲的罵說∶台灣人、中國人=支那豬。

台灣人(原住民和百家姓),你接受「日本戰犯/皇民」的羞辱和割據嗎?


-----------------------------------
支那是貶抑詞還是中國?答∶無語
北方人?2007/09/24

日據時期台灣著名作家楊逵在短篇小説《送報 》裏,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製糖公司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土地,父親表達不滿,警補老爺不但大聲嗬斥說∶於這種「非國民」我是決不寬恕的,還命令∶「拖去!這個支那豬!」把父親拖到警察分所去了。
??這種記述,無論在台灣的文學作品還是回憶錄裏或是曆史記載中,屢見不鮮。這説明了兩點∶一是支那這個詞,在特定的時期確實是貶義詞,「拖去!這個支那豬!」決不是在讚頌和褒獎;另一方麵,在日本人口中,清國奴和支那豬,不但是對大陸人民的蔑稱,也同樣是對台灣人民的蔑稱。
??支那這個詞的來源,有各種不同的説法,對中國的這個日本式稱呼原來是個中性詞,孫中山並不避諱自己是支那人,梁啟超曾用「支那少年」做為筆名,康有為之女康同璧曾自豪地寫詩說∶「若論女子西來者,我是支那第一人」。問題出在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成立了,國號的改變本來是主權國家的權利,但對甲午戰敗的中國本來就充滿輕蔑的日本人拒絕以「中華」之名稱呼中國,堅持稱爲「支那共和國」,這樣,「支那」一詞終於成了爭議之詞。
??後來的年代,日本國力越來越強,對戰亂不斷,國力衰弱的中國更加蔑視,還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企圖滅亡中國。「支那」一詞不但帶有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的情感和心理,逐漸還變成了種族歧視的稱呼。
??1930年,國民政府外交部照會日本政府∶「鑒於日本政府及其人民以『支那』一詞稱呼中國,而日本政府致中國政府的正式公文,亦稱中國為『大支那共和國』,認為『支那』一詞意義極不明顯,與現在之中國毫無關係,故敦促外交部須從速要求日本政府,今後稱呼『中國』,英文須寫National Repubic of China,中文須寫大中華民國。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類的文字,中國外交部可斷然拒絕接受。」
??在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下,從1930年底起,日本政府的公文改「支那共和國」為「中華民國」,但社會上一般書麵語和口語,仍把中國蔑稱為「支那」, 把中國人蔑稱為「支那人」。
??這種情況,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6月,中國以戰勝國身份責令日本外務省不得再使用「支那」一詞稱呼中國,日本政府才發布通知∶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支那這一名稱。
??到現在,「支那」逐漸變成一個死詞,不再通用。隻是在日本社會上,有一些右翼分子故意使用「支那」一詞試圖跳起紛爭和表達其陰暗心理,但大多數中國人,由於民族信心的增強,在大多數時候已經不再在意這個稱呼了。
??看到台灣有些人每每忘記了「支那豬清國奴」這樣的詞句,是日本殖民者曾經對自己先輩使用過的詞句,竟然用這樣的詞語罵大陸中國人,罵「在台支那人」,我等除了輕蔑,還有什麽呢?兩個字∶無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