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迎春橋上舊履痕(如皋老街懷舊)一

(2022-04-20 05:31:38) 下一個

劉振墉:迎春橋上舊履痕(如皋老街懷舊)

在舊如皋城的東西大街上有兩座石橋,西頭的叫豐樂橋,東頭的叫迎春橋。七十年前,我在江蘇省立如皋師範讀書,常在校園附近散步,迎春橋上走過不下百次。

迎春橋東相隔幾個門麵,坐北朝南開著一家牙刷店,有代穿牙刷的業務。因為當時塑料很稀罕,牙刷柄多為牛骨製成,牙刷價錢也較貴。用壞了的牙刷可以將舊柄重新利用,穿上新的毛,修舊如新,能省一些錢。橋西的南側也是一排店麵房,有一家虛掩著門,門口經常放一張方凳,上麵擱著一函裝幀講究的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大概是待價而估吧,看來是一戶潦倒的書生人家,不知最後這部書有沒有賣得掉。

在牙刷店門前街道的正上方,橫穿街道掛了塊大木匾,從右到左,上書“包不脫毛”四個大字。如果倒過來從左往右讀,豈不成了“毛脫不包”?我每次走過這裏,總會不覺莞爾。

去年故地重遊,發現整個如皋城已麵貌一新,高樓林立,唯獨保存了以迎春橋為起點的東大街,當然現在看上去覺得是多麽的低矮、破舊、狹窄,象一條小巷子。迎春橋因為是大塊花崗岩結構,曆經風雨卻依然堅固如昔。在橋上遇到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太正在曬東西,我跟她聊了一會兒,飲冰室文集事她沒有印象,牙刷店卻記憶深刻。她特地走過幾十步路指給我看:“就是這家”。昔日牙刷店木板門敞開著,西側的櫃台不見了,成了完全的家居房,雖然顯得古老陳舊,充滿了滄桑感,但房子維護得還不錯。

 “包不脫毛”的匾額如果還存在的話,也算得上是件文物,是件有趣的古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