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聖經之真確性的理性證據 (1)

(2007-08-09 15:35:11) 下一個
聖經之真確性的理性證據


除非聖經在我們心裏有比人的判斷更好更強的真確性,以理論去辯護,以教會公意去證實,或以其他根據去保證它的權威,都是徒然的;因為基礎不立,它的權威將永遠懸而不決。可是,我們若不以對普通事物的眼光去看它,卻按照它的優越而以宗教的態度去接受它,那麽,我們就會從那些以前不夠在我們心裏證明它的真確性的事物中,得著大幫助。

我們若在聖經中更留心研究神智慧的次序與安排,聖經教理之屬天而絕不屬地的性質,它各部分間互相和諧的美麗,以及其他足以使人欽佩的特性,都能幫助我們對聖經的信仰。

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與其說是因為聖經文字的美麗,不如說是因為它題材的尊嚴而尊敬它,我們心上便有更強有力的證明。因為以卑不足道的文體表彰天國至高無上的奧秘,這也無非是上帝的特殊安排,否則,聖經若是辭藻潤色堆砌而成,不信的人將要強辯說,聖經的勝利不過是辭藻上的勝利而已。

因為聖經的樸素無華,不假雕琢,比優美辭藻更得讀者的敬重,所以我們隻好承認,聖經真理的力量偉大無比,不必假辭藻之力。所以保羅認為哥林多人的信仰基礎,“不是人的智慧,乃是上帝的大能”,因為他對他們傳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林前2: 4)。因為真理不假助力,本身即足以使一切疑團冰釋。人的著作雖有各種文飾,還不能給我們以同樣的印象,這足以證明聖經的特殊性。

你試讀狄摩西尼或西色柔,或讀柏拉圖和亞裏斯多德這一類的作品,我承認,你會大受這些作品所吸引,感動,乃至於狂喜;但假如你讀過這些作品後再去讀聖經,那麽,不論你是否願意,聖經所叫你那麽受感動,那麽刺透你的心,那麽深印在你的思想中的這偉大感力,和以上諸家的著作一比,那些修辭家和哲學家的優美,就差不多完全消逝了;所以在聖經中很容易看出神的真理,使聖經遠超乎人的一切最高造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