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下班到家,門鈴一響,我忙迎出去,取過她隨手帶上來的當天晚報,眼角一掃,我啊喲一聲叫了起來,“今晨4:41分,膠濟鐵路發生出軌事件,已造成43人死亡,247人受傷……”,我不由自主地念出聲來。女兒忙阻止,說這是舊聞了,就不用再讀下去了。也是,她每天一上班就先打開電腦,網絡信息世界聯通,那日的火車出軌事件也算是特大新聞了,網上傳布的東西迅急量大,圖文並茂且不斷更新,用不到寫報道後還要經過傳真、排版、印刷、投放這些過程,晚報上的消息確實是滯後得沒法比了。
就算不上網,新聞在電視和廣播中的發布也比報刊要來得迅速及時。4 月24日那天老同事約好了吃自助餐,我到時飯店尚未營業,還有很多人也早到了,就見他們起勁地談論股票,一臉興奮狀。股市暴跌不止已變成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怎麽一下子大漲了?見飯店客廳裏的書報架上有當天的新聞晨報,拿過來一翻才知道隔天晚上政府出台降稅的救市措施了。我不聽、不看新聞,家裏又不訂晨報,所以變得木知木覺了。
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360隻是個大概的數字,也沒誰會去細細排列,真要這樣做,恐怕720行都不止,而且還不斷此長彼消,怎能算清楚呢。雖然“啦啦啦”的賣報歌大多人都會唱,我生在解放後,沿街奔跑叫賣的報童已絕跡。我們的童年時代,還有很多行當,現在也沒有了,說出來,年輕人可能會覺得新鮮。隨便舉些例子,有釘碗補碗的(碗和砂鍋有了裂縫或碎成兩爿,都能用銅釘補起來,“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句話的出處就來源於此)、有穿牙刷的(那時的牙刷多為骨質柄豬鬃毛,刷毛磨平了,可以換上新的,塑料柄的尼龍絲牙刷尚未出世)、有代客寫信的(電話沒普及且有一批文盲所產生的邊緣職業)、刮魚鱗的(商品緊缺,菜場姓“公”,營業員售貨時不可能連帶殺魚的服務,於是魚攤邊又多出一份免費替人殺魚的“服務性”職業,以出售殺魚後所得的魚頭魚尾魚內髒為生)。還有箍桶的、閹雞的、看西洋鏡的(北方人叫做拉洋片)、收雞毛鴨毛甲魚殼的……,不再一一細數。
從新聞傳播形式和行當的不斷變化,很能印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2008.05.01.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