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新新人類新新語

(2007-02-24 11:42:16) 下一個

    上海的人口已達一千七百萬,這還不包括五百多萬的流動人口,就城市規模和人口而言,上海已是國際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了。雖然有那麽多的流動人口,雖然大多數上海人都會講普通話,(平翹舌音不分、前後鼻音不分,不夠標準的那種)但街頭巷尾充斥著的仍都是吳儂軟語。電視台有檔節目叫“閑話交關”,每期邀請二位佳賓和主持人林棟甫一起用上海話閑談,竟很受歡迎,外地來滬者看這檔上海話節目權作學習,我們看這檔上海話節目感到親切。 

    中國語言的地方化很嚴重,有些地方甚至隔開不遠,地方口音就有很大差別,所以想融入某地,學些地方語言也確實是需要的。但在語言上,又何止是方言要學,我們常常用“代溝”這個詞來表示非同代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的差異,細究起來,在語言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新一代人中流行的語言,有時會使老一代人一頭霧水而摸不著頭腦呢。

    新一代人,人人似乎都離不開網絡了,光網絡上創造的新新詞語就數不過來了。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網絡詞語是個叛逆者,喜歡標新立異。我剛弄懂什麽菜鳥(外行)、大蝦(高手)等等,繼而又冒出更多的詞語來,蝦米(什麽)稀飯(喜歡)醬紫(這樣子),是取其諧音了,百度一下(搜一搜),是使用網名替代了,弓雖(強)是拆字法,5876(我不去了)是簡略法,火星(老掉牙的帖子)是誇張法,花樣百出,用一個字形容:暈!

    又看那校園的流行語,最近掛在女兒嘴邊的都是:裸考(未經準備而赴考)、鄙視(未通過考核)、牛人(佼佼者)、麵經(麵試的經驗之談)等等,常用的還有小抄(作弊)、翹(逃課)、腐敗(去校外聚餐)等。

    還有那通過電視節目傳開來的,目前最多見的是PK ( Play Kill ),報上的黑體標題××PK××赫然醒目,對PK兩字未作任何注解,好像全國人民都能讀懂似的。一出搞笑片《武林外傳》播出後,收視率意外地高,女兒買了片子看完後嘴裏就常掛著“俄的神啊”,把“我”讀成“俄”的,好象是陝西甘肅那邊的方言吧,一時流行全國。

    普通話推廣已有四十多年,其初衷是能像貨幣度衡量一樣地實行全國統一,然地方語言生命力頑強,不肯輕易就範,久而久之,達成現在的和睦共處。同樣,新新人類的新新語,流行紅火起來後,時間自會考驗它們,或經久流傳,或銷聲匿跡。                    2007.01.22.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老書蟲 回複 悄悄話 博客是啥意思呀?
小心一點 回複 悄悄話 penalty kick PK: It should this.
Many of them are from Taiwan and Hong Ko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