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折紙

(2007-02-23 12:02:29) 下一個

    看一個粵語版的片子,廣東話把猴子叫成“馬玀”,對呀,我們小時候也是叫“馬玀”的,或叫“猢猻”,但現在好像大多數上海人都跟了普通話,不再把猴子叫成“馬玀”或“猢猻”的了。

    說到“馬玀”,就讓我想到了折紙,在折紙中,最常見的是折“馬玀”了。取張正方紙,四角往中心折平,翻過來仍取四角往中心折平,再翻身照樣折一次,然後翻起一角成尖狀為猴首,翻一角成平狀為猴足,另兩角則成了猴的兩個前肢,折成後在猴首的兩側用黑筆點上雙睛,很形象化的。大紙折大猴,小紙折小猴,於是一個猴家庭便誕生了。

    我領(看管)孩子,很有“手勢”,這和我的經曆有關。我隻比我大侄子年長7歲,比侄女大9歲,童年時每逢暑假我都到大哥家領著他們一起玩。接下來我又領表弟表妹,1966年大中小學全麵停課,此時表弟正上幼兒園,每天下午我把他從幼兒園領出來,一直陪他玩到我舅舅、舅媽下班到家。

    哄表弟玩,除了下棋、講故事、搭積木等等,還經常折紙,我會折猴子、船、烏篷船、強盜船、飛機、沙發、鋼琴、床、方桌、靠背椅、青蛙、小鳥、官帽、球、畚箕、掃帚等等,於是邊折邊玩,很快把所有的東西都折了出來。表弟有很多積木,我們用長條形的搭成房間和客廳,用方形的搭成假山,還有那拱形的便搭成橋洞,像“辦家家”的遊戲一樣,故事展開。

    一個家庭,有猴爸爸猴媽媽和二個孩子猴弟弟猴妹妹,晚上他們都睡覺了,於是把他們放到床上,還替他們蓋上被子;早晨公雞啼鳴,該起床了,於是刷牙疊被,然後一家圍著方桌吃早點;猴爸爸上班去了,猴媽媽領著孩子到公園乘船乘飛機玩;小猴也要學習,於是寫字彈琴;小猴也要勞動,於是掃地抹桌椅……我們不斷地跟著想象創造情景對話,嘴裏念念有詞,雙手不停地把紙猴搬到東挪到西,表弟玩得入迷時沉浸其中,兩頰緋紅,還不容我思想開小差,非要我和他一起全身心地進入角色,十幾、二十歲的我好無聊啊,可都是我教給他這樣玩的,怪誰呢?

    後來我領表妹(當時我戶口在農村一直沒有工作),就換了方式,難得再和她這樣玩了。我和她一起寫字,她用右手描紅我用左手練左筆,一起畫畫,她畫童趣我學素描,一起去公園,她玩樂我散心……再後來我自己有女兒了,但那時我要上班,要操持家務,女兒出生後父親就偏癱在床上,我要服侍老的小的,哪再有許多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玩?幸好我母親那時還能幫著我,陪著孩子打撲克,給她講故事,也給她折幾個紙猴和紙船什麽的。

    這麽多年過去了,現在我仍能把所有東西都折出來,一點都不忘記。幾年後如果女兒成家有了孩子,如果我身體還行,那麽就把孩子交給我吧,領孩子,我還是有一套的。

2007.01.19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