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身在福中要知福

(2007-01-27 17:31:41) 下一個
每年過春節,總要把從母親手裏傳下來的那套高腳果盆拿出來,放些糖果瓜子之類,應個景。女兒的嘴不饞,除了偶爾吃些海苔、薯片、沙嗲牛肉幹外(於是常年備著,但消耗很慢),不吃其他的零食。知道今年春節沒人來,連果盆都懶得取出來了,裝在果盆的東西沒人吃,擺擺樣子給誰看?雖如此,節前去超市,還是忍不住買了一些糖,分別是德芙巧克力、優哈硬糖和大白兔奶糖,不管吃不吃,討個甜甜蜜蜜的口采。 半月光景,德芙巧克力差不多被我消滅光了,它的廣告語是“像絲綢般順滑”,價格不菲,口味不錯,卻不見女兒拿來吃。滬上曾有過一種叫“申豐”牌的巧克力,在女兒幼時買回家可以博她一笑,味道很好啊,怎麽後來吃到嘴裏就象是在嚼泥土的感覺,我們便稱它為“爛泥巧克力”,早就不買來吃,果然現在也不見有賣的了,可見大家的口味都提高了。 UHA(優哈),聽名字就知道是新品種,圓粒的硬糖,味做得很濃,我們這次買的是特濃牛奶味。我嚐了一粒,還可以吧,但一樣吃糖,我寧願選擇德芙巧克力了,而女兒卻喜愛優哈、優哈,可見青菜、蘿卜各有所愛。 然大白兔奶糖,半個多月下來一粒不見少,那也算是個老牌的未淘汰品種吧,足見我們的嘴巴是越吃越刁的了。我對女兒說,把大白兔奶糖帶到學校去吧,在學校裏沒啥東西吃的情況下,人的要求會降低,刁嘴巴就會調整,也許就會覺得也蠻好吃的了。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每晚喝粥,一人一碗,輪到喝到厚粥底,就萬分高興。改革開放前,偶爾燒一頓純大米飯,拌一小勺豬油,連菜都不用了,那個噴香糯軟啊。現在天天大米飯,又有什麽特別好的感覺?插隊時,母親會用報紙夾寄信和什錦糖給我,(印刷品郵資3分錢,比平信便宜了5分錢,還能夾帶東西,何樂不為)。下工後偷偷的塞一粒在嘴裏,在體力的超常支出和少葷腥油水的粗茶淡飯下,同樣的一粒糖,就感到比在上海時好吃了幾倍。後來同屋居住的我堂姐的那些小孩子們發現了報紙中的秘密,一雙雙眼睛盯緊了報紙裏的“上海糖”,隻得分給他們,幾次下來,忙叫母親停寄,這買糖的錢也是家裏開支節約下來的呀。不久,我便逃回了上海。 所以人呢,知足常樂,身在福中要知福,身在福中要惜福。 2006.02.11.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http://blog.wenxuecity.com/dashboard/blog.php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隻要開心就好
•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在等女兒回家時想到的……
•  生意經
•  精神麵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