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Z中國幾大對應省份

(2007-01-23 21:49:28) 下一個

湖南湖北的湖---------洞庭湖;它曾是中國第一大湖,
河南河北的河---------黃河;
山東山西的山---------太行山;

廣西、廣東
意見(1)
以嶺南山中段分界(廣西古時屬"百越"之地,居住的先民是"百越"中的西甌、駱越,蒼梧三支部族。秦朝統一中國後,在這裏設立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三個郡製,並於此前(公元前219年)開通了靈渠,連接長江流域與珠江及南流江水域,為廣西後來成為中原物資的出海通道打下了基礎。
宋朝建立了以後,於公元971年統一嶺南地區,,在今天廣西和廣東、海南部分地區設置行政區劃於南路,並以嶺南山中段分界,嶺東為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廣東",嶺西為廣南西路,簡稱“廣西”。http://www.doule.org/School/21z/site/xuesheng/wangye/205/1102/new_page_33.htm


意見(2)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意見(3)
1996年間,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教組牽頭,組織了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考古研究所、西江大學、肇慶市和封開縣等單位的多學科專家,包括文化學、曆史學、人類學、考古學、古建築學、古生物學、地理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學、語言學、文學和美學的教授、學者,對封開縣及其相鄰的西江流域縣市進行了考察研究。

經過多次的論證,比較一致地確認了作為廣東和廣西分界標誌的“廣信”所在地(即:西元前111年漢武帝統一嶺南時所設“交趾部”先是檢察後是管轄嶺南九郡的首府),是在當今廣東封開縣的封川地區及其相鄰的廣西梧州市部分地區;並且認為這個在西漢時的“廣信”地區,是嶺南文化古都之一,是標誌著漢族與越族、中原與嶺南文化交融並取得巨大繁榮的嶺南文化發祥地;

有學者還進一步認為,從漢代到唐代中葉,“廣信”文化以其在全國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標誌和代表著嶺南文化的形成和特徵;並作為嶺南文化的源流,一直到現在仍不斷地流著,繼續發揮其影響。這些研究成果,經傳媒報導之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學術界的關注。

廣是指廣信,取自漢武帝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公元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由於新設的州舊治在廣信,故名廣州。這是廣州之名的第一 次出現。到宋代,將廣州之地劃分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仍以廣信為地標,廣信以東為廣南東路(後簡稱廣東),廣信以西為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

參考資料:http://bbs.zsu.edu.cn/bbscon?board=Radio&file=M.1132922690.A&start=3000
參考資料:http://www.hyartnet.com/printpage.asp?BoardID=6&ID=15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