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Z華人姓名與文化認同

(2007-01-23 21:23:39) 下一個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中國人名係統中,有一種獨特的取名規矩:,同一輩份的兄弟姐妹的名字用同一個字命名,這種民俗起始於漢代,盛行於宋元,然後相沿成習,至今仍在傳承。客家人對字輩尤為注重,有的稱為"字派",有的謂之"派名",還有的叫做"派行"。其功能就是在同姓氏同族人中區別長幼世序。外國人將中國人這種取名字稱之為"順序名",即體現祖孫父子順序的名。

  字輩在各姓舊家譜中均有專門章節,且以精煉之詞,蓄含祈福、美好願望,宣揚忠孝的詩體傳於後世。湖南韶山毛氏族譜有一段40字的詩文:

立顯榮朝士 文方運濟祥
祖恩貽澤遠 世代永承昌
孝友傳家本 忠良振國光
起元敦聖學 風雅列明章

  毛澤東的名字就是韶山毛氏字輩中第14輩份,毛遠新則是第15個輩份。

  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寫道,鄧小平原籍江西廬陵人,祖輩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定居四川廣安,在《廣安鄧氏家譜》中立的字輩是:

                   以仁存心 克紹先型
                   培成國用 燕爾昌榮

  鄧小平是"先"字輩,派名先聖,其父是"紹"字輩,其子鄧樸方、鄧榕是"型"字輩。

  表麵看來,字輩隻是一種單純的標誌符號,深入分析,則會發現在這種符號後麵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孔氏的字輩命名最引人注目,也令孔氏了孫感到榮耀和自豪。古代封建帝王尊崇孔夫子,有好幾個皇帝為孔氏欽賜字輩。明太祖朱元璋賜十字:希伯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萬曆神宗朱翊鈞繼賜十字:興疏傳紀廣,昭憲慶繁祥。到了清代,又有兩個皇帝為孔姓賜字輩 ,鹹豐皇帝賜: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楊。同治皇帝賜:曆代朝廷舉,安邦定國賢。

   中國傳統的字輩大都以名字的頭一個字為派名,但也有以後一個字為派名的,如顏真卿的"卿"字就是字派,其兄弟堂兄弟有顏杲卿、顏耀卿、顏春卿等。

  字輩在各個姓中有成千上萬,一個縣內、一個省內都不相同,一般以修族譜時的大祠堂排定派名,印刷於譜中,當續修新譜時,若字輩接近尾字,則又要新編字輩,續接老字輩。這是中國傳統社會裏,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關係及孝悌觀念的產物。

  我國幾千個姓氏中,孔氏的字輩是全國統一的,無論居住何地,均使用同一字輩,各族係房派都遵循不變。而且孟、曾、顏姓的字輩與孔姓字輩也毫無二致,這是我國現有三千多個姓氏中絕無僅有的。因為孟子是孔丘的再傳弟子,被尊為"亞聖",曾參是孔丘的嫡傳達弟子,顏回是孔丘的得意門生。這是非血緣關係的師承之間的宗法關係,實際上是封建社會道德與血統的結合,是宗族關係的一種延伸。

  而今是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城鄉中許多人對兒孫取名字都摒棄陳規習俗,不以字輩命名,或雖有字輩名,但卻使用新雅的名字。這也是一種改革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