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Z姓孔的都是孔子的後代嗎?

(2007-01-23 21:20:08) 下一個

孔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尋根溯源 1、據《通誌·氏族略》、《史記·孔子世家》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子姓,以字為氏,稱為孔氏。2、據《廣韻》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子姓,為商湯王之後裔。③據《通誌·氏族略》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後裔。3、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姓考》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女吉姓孔氏,為黃帝之後裔,以祖字為氏。4、據《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媯姓孔氏,相傳為舜的後代。5、據《漢書·藝文誌·雜家》所載,出自上古時代夏帝孔甲之後裔。6、據有關資料所載,出自上古時代伏羲氏之大臣共工氏之後。7、據《左傳》等有關資料所載,春秋時鄭穆公有後人名孔張,其子孫有以其人名為孔姓者。8、少數民族改姓。清滿洲八旗溫屯氏、溫都氏,土家、苗、蒙古、回等民族也均有孔姓者。

得姓始祖 孔父嘉。據有關資料所載,孔姓本源於子姓,為商紂王庶兄微子啟之後裔。西周初期,紂王庶兄微子啟因正直賢明被周公封在商丘,建立宋國,其死後,由弟衍繼位,衍玄孫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勝,勝生正考父,正考父曆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其有一子名嘉,字孔父,宋穆公時任大司馬,後因太宰華督作亂而被殺,當時孔父的兒子木金父年紀尚小,由家人抱著逃到魯國,木金父長大以後遂以父親的字為姓,稱為孔姓。再傳至五世孫叔梁紇時,生有一子,這就是後來在中國曆史上很有名望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從此孔姓家族便發展成為一個世代顯赫的家族,史稱孔氏正宗。孔父嘉也就被後人尊為孔姓家族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孔姓最初的發源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因避戰禍而逃到魯國,此為孔姓家族的第一次東遷。這次遷徙,使魯地逐步成為後世繁衍之中心。進入秦朝,孔姓在魯地已成為一大望族,並不斷向四周鄰近省份遷徙繁衍。兩漢之際,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魯地祀奉孔子香火外,還有部分入仕,成為當朝高官,地位顯赫一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連年戰亂,孔姓族人又一次大規模南徙,進入浙江、安徽等地。盛唐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士族壯大,孔姓繁盛,郡望與名人大量湧現,家族播遷也愈加廣泛,逐漸分居於江蘇、浙江、江西等江南各地。元、明兩代,孔姓族人又廣播於江夏(今屬湖北)、臨川(今屬江西)、江寧(今南京市)、池州(今屬安徽)等地,且陸續向四周徙居繁衍。至明末清初之際,又入遷福建、廣東、貴州、雲南一帶。清朝以後,孔姓子孫已遍布全國各地,還遠播海外,使孔姓成為我國諸多家族中一個著名的大宗族。當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廣,以山東、江蘇、吉林多此姓,上述三省孔姓約占全國漢族孔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而孔姓“聖地”山東獨占百分之六十。國外孔姓則以南韓居首。

郡望堂號 孔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諸多郡望,據有關資料所載,主要有四個:1、魯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2、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3、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4、會稽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

堂號:孔姓族人以“闕裏”、“至聖”作為其堂號。?

宗族特征 1、孔姓家族綿延不絕,持續兩千餘年,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輩份分明,有史可稽的著名宗族。2、孔姓家族組織比任何一宗族都嚴密,極具家族與時代特色。3、因曆代封建統治者均倍加推崇儒家學說,所以孔姓族人得到曆史上他族無以倫比的恩賜,且曆千年不衰。4、孔姓人特別注重研修家譜、家訓,其譜係井然,家訓嚴格,孔姓具有我國曆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係最完整的家譜,為我國諸多領域研究之珍貴史料。5、孔姓族屬曆經千年,繁衍日盛,人口眾多,但其字行輩份始終排列有序至今不亂。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聖公孔思晦始用輩字,並定五十五代為“克”,五十六至八十五代字行為:“希言公顏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孔姓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續修第八十六至一百零五代字行:“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