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討論時事中的數字和邏輯問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外匯儲備:現在看太多,長期看太少

(2012-06-11 10:29:58) 下一個
中國現在有3.2萬億外匯儲備,看起來很多。但長期來看,還不夠。

一個國家的外儲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本國政府的支付信用。中國政府的最大支付項目是在華外企的利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第十九條 外國投資者從外資企業獲得的合法利潤、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匯往國外。

2011年在華外企的利潤約為3500億美元。

中國從哪裏取得外匯來為外企兌換利潤?一是貿易順差,2011年貿易順差1550億美元。二是外儲利息約1000億美元。三是外企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

從2011年來看,國家外匯的收入和外企利潤基本平衡。隻不過極少外企轉回利潤,所以外儲才會增加。但這種平衡是不可持續的。

外企來中國投資不是來做慈善事業的,而是來賺取利潤的。他們在初期不把利潤轉回國,而是用於擴大再生產,占領更多市場份額。但當市場基本占領之後就會開始轉回利潤,用於股東分紅。可口可樂2011年的稅後利潤是銷售額的18%。微軟公司現在每年分紅約為50億美元。

2010年的數據顯示,在國內碳酸飲料市場上,可口可樂市場份額占52%,百事可樂市場份額位占45%左右,兩家合計97%。[1] 它們就不會再擴大碳酸飲料產能。
再如外資在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已接近49%的國家政策限額,它們也將停止擴大再生產。
外企隨時可能開始轉回利潤。

隨著市場被外企占領,外國直接投資將下降。例如,不會有外資再來中國建碳酸飲料廠。

中國的貿易順差也在逐年下降。一個原因是中國加工成本增加,跨國公司采購逐步轉向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美國商店裏東南亞產品越來越多。這些國家需要時間逐步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培訓,但趨勢是肯定的。美國50年代從日本進口自行車,70年代從台灣進口自行車,90年代從中國大陸進口自行車。現在到了從東南亞進口自行車的時候了。
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對外國技術和資源的依賴增加。手機、電視、計算機要進口芯片,汽車要進口石油。
中國很多人總想著“買技術”、“換技術”。“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口號已經幾十年不提了。結果是現在缺乏領先技術,將來難以靠貿易順差支付外企利潤。

中國外儲的一半買的是美國國債。2003-2007年美國30年國債利率在5%左右。現在不到3%。可以預見中國外儲的收益將下降。
有些人幻想我們用外儲到外國直接投資去賺高利潤。這隻是幻想。如果有那麽好的機會,國際資本早下手了。中石油在伊拉克采油隻能賺每桶2美元的勞務費。即使有好機會,中國企業也會遇到各種阻撓。例如澳大利亞政府以安全為由拒絕華為公司參加澳全國寬帶網設備項目投標。
國際資本在全球賺的高利潤是以美國的軍力為後盾的。中國模仿不了。如果某個利益集團不想讓海外中國企業賺錢,海盜、綁架、謀殺、爆炸、甚至政變,擋你財路的法子很多。沒有軍力後盾是保不住高利潤的,甚至可能虧損。

結論是中國的三項外匯來源將不夠支付外企利潤,差額隻能靠外匯儲備填補。一旦大量外企開始把利潤轉回國,估計現有外匯儲備可以填補5-10年的差額。等外匯儲備用光之後,日子就不好過了。

一種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壯大民族工業,在高新技術上超過外國企業,使得外企利潤減少甚至無利可圖。但是實現這種解決辦法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高技術產業投資大、風險大、研發周期長。極少民企敢於參加競爭,更不用說取得競爭勝利了。即使競爭勝利,企業老板加入外國國籍,就變成外企了。至於國企,國際資本的代言人正在努力削弱國企,要求國企退出競爭領域。
再有,不少官員或者被每年GDP增長指標壓得喘不過氣來,或者急於短期政績,或者忙於官場政治,或者專注貪汙腐敗,他們在努力為外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沒有精力關心民族工業高科技的事。
民族工業在高新科技上超過外企?難!

另一種解決方法是退出世界貿易組織,修改法律,停止為外企兌換利潤。其中得失還需仔細斟酌。


[1]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紛紛瘦身變相漲價》 2011-05-23 《中國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