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同行

天與地同奏,心與心共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珍藏版】中國早年小資老歌名曲(夜上海) 等35首聯播--送給我的母親

(2007-01-22 11:18:25) 下一個







播前小記



不止一次, 母親在電話中提到過非常想聽上海三四年代的老歌, 記得母親告訴我, 曾在還是長辮子小故娘時, 就偷偷地躲避大人們的叨敘, 靜靜地守候在收音機旁如饑似渴地聆聽著, 跟著學唱著, 至今母親還能非常深情地唱出其中的很多老歌, 有一次我要母親在電話中唱幾首, 來感受那些母親如此喜愛的歌的韻味, 母親一口氣樂津津地唱了周璿風味的(漁家女), (可愛的早晨), (鳳凰於飛)等五首, 在電話中我驚喜著, 母親竟也有周璿般的美好歌喉, 歌唱得如此的完整和動聽. 從那以後母親的歌, 使我久久地感動著, 銘記著, 我暗下一個許諾: 一定要做一個讓母親心滿意足聆聽的聯播. 讓溫暖和感動在時空中永駐. 這次終於將母親在電話中, 一首一首報出的歌名曲目, 都找出來, 並在斷網的日子裏做成mp3, (查了一下百度, 並沒有什麽這類歌的mp3, 無法現成, 隻能自己做mp3格式了) . 由於斷網三天, 雖趕不出在中秋節貼給母親, 但也算完成了一個存積以久的最大的心願. 在此我想對母親說的是, 這裏上傳post的每一首歌都深深地滲盡著大洋彼岸的曉兒對媽媽的無盡的問候和祝福! I Love You MaMa !

也謹以此貼問候文學城我的好友冰玫, 記得數月前你的中篇原創小說: 花開花落---阿眉的故事, 在文學城問世後, 曾來快遞要過這些中國早年的小資老歌名曲, 那好, 冰玫, 也在此一起欣賞吧, 願這些久被塵封的快將絕版的老歌經典金曲, 能帶給你更多更多的創作靈感, 更願生活給你更多更多………, Always Best Wishes and Best Luck to You! (另注: 聽這些老上海的小資經典, 是需要身著祺袍, 居守石庫門房中悠閑聆聽的, 由此我想起了小說(日出) 的女主人公陳白露的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太陽出來了, 我們該去睡了……”冰玫, 希望能看到此貼, 不必回貼了. (播前小記)



中國早年小資老歌名曲(夜上海) 等35首聯播曲目順序(點擊下載)


01, 管弦樂曲: 鳳凰於飛---中央交響樂團演奏(序播曲)

02, 夜上海---張鳳鳳版

03, 玫瑰玫瑰我愛你-----鳳飛飛版

04, 永遠的微笑----費玉清版

05, 漁光曲----青燕子

06, 五月的風---程永玲

07, 何日君再來---鄧麗君

08, 阿蘭娜---費玉清

09, 鳳凰於飛----周璿

10, 葡萄美酒白光

11, 夜上海---蔡琴版

12, 小小水仙花----鄧麗君

13, 薔薇處處開---龔秋霞

14, 蘇州河邊----鳳飛飛

15, 高崗上----周璿

16, 花好月圓---宋祖英

17, 何日君再來---費玉清版

18, 春天的降臨----白虹

19, 初戀女----蔡琴

20, 東山飄雨西山晴----鄧麗君

21, 永遠的微笑----甄妮版

22, 霓裳隊---周璿

23, 春天裏----老電影十字街口插曲

24, 春----龔秋霞

25, 莫負青春----費玉清

26, 船歌---龔秋霞

27, 秋的懷念----蔡幸娟

28, 可愛的早晨----周璿

29, 恨不相逢未嫁時----張鳳鳳

30, 漁家女----周璿

31, 花外流鶯----周璿

32, 小小水仙花----鄧麗君

33, 夜上海---趙鵬版

34, 讀書郎----老歌名曲

35, 管弦樂曲: 前程萬裏----中央交響樂團演奏(尾曲)



著名畫家陳逸飛的部份小資油畫小展





































簡要評注陳逸飛和他的油畫(兼2005年家書之38)--分享一封家書




昨天上網報,一條印入眼簾的消息震驚了我,我不能相信,這位還處在有為之年,才華橫溢的現代不多見的華人繪畫藝術家,當代時尚美學家竟這樣匆匆地走了,非常難過,非常悲痛。這是我們造型藝術界的一個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在這裏我POST幾幅陳逸飛的畫來紀念這位傑出的音才。自小起我就喜歡陳逸飛的畫,在他的畫麵前我往往會促立很久很久,他的寫實感很強的逸飛油畫,浸透靜與深。體現了一種極其使人感受快感和美感的唯美美學理念。在這裏小展的(占領總統府)《踱步》《黃河頌》《橋》均是他的代表作,還有(戀歌)(玉堂春暖)(海上舊夢)(人約黃昏後)也均是我所非常喜歡的。

而《潯陽遺韻》大概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了,深深的黑色裏,幾個深衣女子吹簫撥琴,那衣飾華麗卻無豔色,正麵執扇女子的臉及上身、琵琶女子的古黃衣裝、吹簫女子彎曲膝蓋露出的裙袍內裏的古黃裏色,三塊亮處像被打上高光,融入又浮凸在背景的黑色中,愈顯深靜。你或許會覺得那些女子的麵孔未免有些現代,卻也使作品古而不舊。撥琴女子隻一個側麵,麵貌美麗,神情寒傲,吹簫女子不見容顏,卻於姿勢中感到她的柔靡典雅,雖是現代麵孔,卻因情韻的古雅使畫作新卻不浮。深深背景中亮的溫柔的閃耀,是他作品用光的習慣,也是那詩意的深深的寂靜的來源,是那純粹的意蘊無窮的凝固住的美的來源。《長笛手》、《橋》都如此。





水鄉風景、音樂人物、古典仕女,還有西藏,都是他畫筆下的主要題材。早在1985年,美國《紐約時報》就稱陳逸飛的“畫風融合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叫人想起歐洲大師的名作。”1983年,哈默畫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陳逸飛時,撰文指出:“他的畫是接近詩的,因為他隻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國《藝術新聞》雜誌將陳逸飛定名為“一個浪漫的寫實主義者,作品流露強烈的懷舊氣息,彌漫其中的沉靜與靜寂氛圍尤其動人。”

陳逸飛,他對形式美極度敏感,且善於把一個視覺藝術家的附加價值盡力發揮,涉足多個領域,並致力於商業的成功,陳逸飛是美術界的張藝謀,是畫界的海岩。確是一位傑出的一代英才。

去年我回上海,黃捷帶我乘興來到了地處黃彼南路,淮海路交界的以老上海石庫門建築為主氛圍的新天地,陳逸飛的展品室就座落在這裏,這裏處處洋溢一種令人懷舊老上海的濃鬱的小資情調風味。許多布置陳設,輕重適度,濃淡相宜,亦新亦舊,意味純正悠長。他將畫作中所透露出來的屬於陳逸飛的特色帶到了他的服裝、家居用品、電影等一切視覺的作品中。新天地的那家逸飛之家總有絡繹的遊人,是慕名,也為浸透他符碼的物件所吸引。




這樣一位英才卻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生命真是如此地脆弱,據說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不能接受他去世的事實,非常悲痛。生命是如此地短暫,珍貴,生活也是如此地美好令人眷戀,活著的人真應該好好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對。活著就應該活出個味來。

XIAO 2005年4月10日



全部鏈接來自上傳, 並和文學城音樂快遞和頂頂音樂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2006-10-08)



下圖為母親訪美時, 一起駕車出門去的車照. 希望給母親帶來美好的回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