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思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擠車的一點回憶

(2011-08-31 19:14:37) 下一個
我六十年代和七十年在上海念書和工作,經常要乘公共汽車。上海的公共汽車的擠是出名的。據說上海公交公司計算公交車的容量的標準是每一平方米可容納十一個人,根據是每一平方米放十一雙鞋。我試了一下,那十一雙鞋真的很勉強才能擠進一個平方米的平麵裏。

但是上海人發揮了最大的智慧,最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的公共汽車的空間。上海人擠公共汽車的本事充分體現了上海人高效率、善於協調的處事方式。例如,上車的人都習慣於上車後就往裏走,不堵在門口。上車後如果離售票員太遠,可以托旁邊的乘客幫忙“擺渡”,把你的錢傳給售票員,一麵講明要買多少錢的票。售票員收到錢,撕下票,與找的零錢卷在一起,再由別的乘客傳回去,還要說上一句“謝謝”。售票員的本事也大,要同時為好幾個乘客撕票、找零,但一切都清清楚楚,從來沒有聽到過弄錯、發生糾紛的事。要在下一站下車的乘客開車後就開始與周圍的乘客換位置,一步步往門口挪。周圍的乘客也很配合,兩個人一起移動,位置就換過來了。車到站,正好換到門口下車。如果等到車停下才開始動,那就趕不上下車了,還會被別的乘客說上幾句。

近幾年回上海,公共汽車大都已實現乘客投幣或拉卡。但還有幾條路線有售票員的。碰到車擠,又可以見到眾人“擺渡”的情景,不過傳遞的多是公交卡了,由售票員拉過卡以後再傳回去。無論是老上海人還是新上海人,這個傳統已經傳下去了。

在國內我還擠過別的車。66年大串聯時乘火車到北京去,曾經從車窗裏爬進爬出過,也在座位底下睡過覺。隻要沒有人踩你的頭或腳,其實是很舒服的。70年代在郊區工作時,廠裏在運貨的卡車上加一個薄鋼板和鋼管焊成的車棚就送職工回市區。最擠的時候,縮起兩隻腳,整個人懸空也不會掉下來,因為周圍的人已經緊緊地把你夾住了。有幾次實在擠不上了,司機慢慢開動卡車,然後猛一刹車,車廂裏的人都壓到前半部,後麵空出一片,就又可以擠上十幾個人。而且從來沒有發生過人被擠傷的事,現在想來,真是奇跡,也有點後怕。

現在住在北美的一個大城市裏,每天搭地鐵、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上下班,對這裏的公共交通有深入的觀察。跟上海人相比,這兒的人似乎更遲緩一點:上車時不緊不慢,到了車上也不往裏走,就擠在車門附近,害得後麵的人上不了車。很多時候駕駛員也不動員乘客往後走,至多叫擠不上的乘客等下一趟車。這時車廂中部或後部往往還是半空著的。另外,要下車的乘客沒有往出口移動的習慣,要到車停下才往外擠,耽誤了許多時間。我還深感車裏的拉手的設計極不合理,或者是太高,或者是太稀少。北美的大城市的公交係統大部分是虧本的,要政府補貼。但是如果能改進車輛內乘客拉手的設計,教育乘客乘車養成好的習慣,光這些措施我估計就至少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運力,對於扭虧肯定有幫助。

我所住的這個城市的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的路線都是沿著大街走的,直來直去,中間幾乎從來不轉彎,徒然增加了中間換車的需要。上海的公交車的路線就合理得多,一條路線要經過好幾個重要的商業中心或工廠區和換乘點。例如我熟悉的42路從裕德路開出,中間要經過徐家匯、淮海路、兒童劇場、大世界、延安東路外灘,最後到達北京東路外灘(外灘公園)。不過十幾年前上海許多馬路改成單行,42路的路線改了很多,經過的點已經有所不同了。又如45路從江邊碼頭開出,途經襄陽公園、淮海路常熟路、小劇場、靜安寺、到達曹家渡,都是重要的換乘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