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媚語

記幾筆發生過的事兒和心情,把昨天和今天送給明天。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改善命運的十六個妙方 3

(2007-10-23 02:34:44) 下一個


九:孝道



孝敬父母即我們常說的“孝心” 。孝心是讓父母生活無憂,衣食無缺,常常與父母相互交流,相互溝通。

提示:不與父母說話也是一種虐待。

你能夠生活無憂,生活自理,不使父母為你擔驚受怕,也是行孝。

每天起床都需要向父母問好。這是做人子應該有的態度。十月懷胎的辛勞加十多年養育的恩德都換不了你的一聲問候,你的良心就不值幾個錢了。

父母呼喚的時候,一定要立刻來到父母麵前,不能說“等一會兒” 。你的言行是子女的表率,想想以後你的子女會怎樣對你呢?做什麽事都“等一會兒好了……” 。

我在海外一個華人富豪家庭住了一天。一家之主的老先生坐在客廳,呼喚他的兒子來接待客人。兒子立刻來到父親麵前,畢恭畢敬地立正聽候吩咐,回答也是很幹脆,絕對的服從。我心裏非常的讚歎,這一家還保留著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能富甲一方就不奇怪了。


語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以前交通、通訊不方便,通常家有兩老,年青人要盡孝,不能遠離。實在要遠離,必須告訴父母你的去向。老人有什麽事情的時候,能及時通知。現代社會不同了,交通、通訊發達,出門在外也要告訴父母你的聯係方式。

現在教育部門為小朋友製定了“行孝”的要求,供大家參考:

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語氣親切;聽從父母的教導和正確的意見,不頂嘴、不發脾氣,不讓父母生氣;上學時要跟父母說“再見” ,放學回家要告訴父母我回來了;平時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訴父母地點、時間,免得親人掛念;吃飯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請父母先吃,中高年級學生要為父母盛飯;父母下班要為父母倒茶,請父母休息;記住父母的生日,到時向父母表示祝賀,並做一件讓他們高興的事;父母不舒服要主動問候,生病時要為他們端水送飯;不向父母提過高的要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並盡力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以上是對小朋友日常在家中的行為約束,小朋友不懂得用心。我們受過教育的必須明白要心裏恭敬,內心與行為合一才是行孝行善。如果一邊做事一邊心裏生出怨恨,就是在作惡!我們要細心體會,上麵章節說過,行善與作惡就在這一念之間生產。

我們要將孝敬家中父母的心再擴大,將天下男性當為父親一樣去孝敬;將天下女性當為母親一樣去孝敬,天下是一家,什麽衝突、戰爭自然就消亡了。



十:尊師


父母給了我們的身命,老師給了我們的慧命(智慧的生命)。在孝敬父母的同時,我們必須生起“尊敬心”去奉事師長。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你喜歡和尊敬的老師,你學習的那一個科目成績就會很好;反之你的成績就會很差。

我們經常講“三人行,必有吾師” ,三人是什麽呢?一個善人,一個惡人,一個自己。你應該向善人學習好的品德;看見惡人要吸取教訓,他是你的反麵教材,這樣才有益於自己的成長。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古時候的鏡是銅做的)

有些朋友學習時的態度不正確,老師教導的時候,總是要老師做到了,才肯去學習。老師在人生的經曆中吸取了許多經驗教訓,有些事情老師明白但不一定做得到,學生一定要按老師的教導認真實踐。學生超越了老師,老師一定會高興的。我們要明白,一代不如一代是教育的失敗。

下麵是一則有爭議的評論:

某高校的一堂課,任課教授請來一位名師做專題講座。豈料那名師不但講的內容陳舊,而且沒有條理,吐字不清。學生們努力想記下點什麽,卻是徒勞,於是紛紛開溜。臨下課,偌大一個教室隻剩下十來名學生。看到這一“慘狀” ,任課教授不禁大發雷霆:人家是老師,無論怎麽著,你們也得尊重他。

尊重老師是應該的,但如果“人家是老師”成了要求學生尊重的惟一理由,那麽學生為尊重老師而尊重老師,就要賠上自己寶貴的學習時間。在如今講求效率的時代,這是難以忍受的,難怪學生會紛紛逃課。

看了這則報導,你有什麽感想呢?
你冷靜地想一想,別人能夠遇到名師,你為什麽會遇不到呢?

古往今來,名師都是極少的,你自己能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名師,是要修大福德才行。
古人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態度與決心去求名師指點。試問今天誰還有這種精神?!現代社會是老師求學生好好學習!

另外,按照“三人行,必有吾師”的宗旨,上麵報導的那位“名師” ,就是我們要吸取教訓的老師,更應該尊重他。我們現在的社會,缺少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禮敬與尊重。當你學會了不管好人、壞人、大人、小孩都尊重的時候,你就有福氣,不會錯過隨時隨地受教育的機會。

用茶壺衝茶的時候,茶杯要空,還要低於茶壺,才能接到茶水。做學生要學做茶杯,先“清心” ,後“低下” 。低下就是上麵講的尊重、恭敬心,一分誠敬一分收獲,十分誠敬十分收獲。不虛心的人沒有福氣,是學不到真實本領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要不得。認第一總是容易的,嘴巴一動就第一了;承認自己不及別人比較困難,這是我們學做人的第一拌腳石。你在老師麵前不虛心,炫耀自己,老師稱讚你很聰明,認為你什麽都懂了,還會再教你嗎?

提示:向名師(明師)請教一定要問心法,閑談不能受益,還浪費老師的時間。心法簡單理解是求心安、理得的方法。

前麵我們學的是孝心,這裏我們學的是尊敬心與虛心,一切要從心上修。





十一:知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我們現在學的知識是前人經驗的積累。知識通常有三種類別:一是現量;二是比量;三是聖教量。

現量是你眼睛能見到的物質,並能知道物質的質量、大小、顏色、形狀等等。
比量是你聽見屋外有聲音,能夠通過以往的經驗,分辨出是車聲,人聲,或者看見遠處有煙,知道那裏著火等等。

聖教量是古代聖人或者科學者說的話,因為我們相信他們的人格,相信他們沒有理由要騙我們。如我現在寫的這些知識,就是古聖先賢說的。隻不過我是用些通俗的語言寫出來罷了。
古人的著作是沒有版權的。因為古人明白,越教人多一些知識,自己就會越聰明。

舉個例子:小朋友讀書,在班上考第一名,其它同學問他一些問題,如果他有問必答,不計較別人會不會超過自己,那麽他一定越來越聰明。知識是溫故而知新的,同學問的時候,他等於將知識又學習了一遍。如果不肯教別人,怕別人超過自己,這個學生一定越學越笨。這就是前麵章節所說的,舍與得的關係。這個因果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古人不肯教我們,全部“版權所有” ,今天我們還有什麽科技嗎?我們一定是連文字都不識的白癡啊!


現在寫書的朋友,你知道了因果還會寫上“版權所有”嗎?汗顏啊!版權所有的書我現在是不看了,因為他不讓你看,你還看的話就是不問自取,等同偷!看了他的書還使自己造了惡,搞壞了命運,這種傻事我可不做!

我們學知識是為了明白事理,不能讀死書或者斷章取義。知識是為我所用,要將知識轉化成智慧才是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

提示:讀死書是不合時宜地照搬書上的知識,不明白知識須要按照時間地點的不同而加以靈活運用。斷章取義的意思是不顧上下文的意思,曲解詞意,例如:將“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身修”理解為“鍛煉身體” 。

“好讀書,不求甚解” ,是一句好話,現代人不明白這個才是讀書快捷方式。選一些好書給還沒有上小學的小朋友讀,一定不要解釋,讓他們每天讀,慢慢他們就能夠背下來,背下來後還要每天早晚讀,慢慢心中會平靜下來,產生定力;心有定力,知識才能轉化為智慧,為自己所用。

提示:心不受外界幹擾叫有定力,視每個人的福德根基不同,定力有深淺之分。

“不聞窗外事,隻讀聖賢書” ,學生的任務是讀書,國家大事不要管也不需要理,那是國家領導人做的事情,與學生無關。書讀好、自身修養好才能治國、平天下……





十二:關係




我們知道,生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隻有四種:

(一)、報恩的: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幫助的。

(二)、報仇的:人與人之間經常吵架、打架、說壞話、造謠、相互間誰也不服誰的。
(三)、討債的:欠人情債,欠人錢財的。
(四)、還債的:經常出錢、出力幫助人的。

沒有第五種了。你的仇人以前一定是你的朋友。不是熟人朋友成不了仇人的。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說是你的仇人,沒有這個道理吧!除非你精神有點問題。

你見過的每一個人,他們的心所造的每樣事,都是你的心“過去”或者“現在”的寫照。你在心裏一定起過心動過念。隻不過有些心你已經不會起,例如殺人放火。但有些不注意社會公德的事你一定也做過。看見別人在亂丟亂吐的時候,要反省自己不要犯他同樣的錯誤。能勸則勸,不能勸的不能粗暴對待。這是沒有教育造成的,我們不能怪他們不懂事理,就如同小朋友犯錯誤大人不能怪他們一樣。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反省反省。

人與人的交往一定要有誠信。你自己沒有誠信就不要要求別人對你有誠信,這也是因果法則造成的。亦即是說,你怎麽樣對人,人亦會怎麽樣對你。為什麽有些人沒有朋友,眾叛親離,自己反省,種因果自嚐。

人與人的交往一定要守時。你不守時要求別人守時就沒有道理。欠人東西一定要還的,欠人時間也一樣要還的。人家要你幫助時,你常說等一下,你自己去辦事就不要怪別人要你等一下了。有可能等了不隻一下,是很……多下。遇到不順利的時候不反省,反而罵街,你有好命運才怪了。

提示:你要求別人的時候,你要先付出,因果才能成立。

很多人要講平等要人權,什麽是平等?十隻手指是不是要一樣長?男女高矮是不是都要變成一種?發達國家的財富是不是要全世界平均一下?我們這個世界做不到,隻能講,盡職盡責就是平等,各人做各人應該做的事情,不強求別人就是平等。

現代社會講競爭,人為財死,不競爭就什麽都得不到。如果你還是這麽想的話,請你從上麵因果法則開始認真再看一遍。競爭的升級就是戰爭!整天將世界和平掛在嘴邊的人要想清楚了。

人隻能各取所需,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除非他送給你)。對自己的所需不能太高了,貪是貧苦的根源!競爭得到的是虛的“感覺”虛榮心、功利心,如果你聰明,比一下誰的福氣好還現實一點。有福的人是不需要爭的,有福不用忙啊!無福的人爭也爭不到。如果你有福,爭的方法不對,就叫不當取利。這次雖然給你爭到了,根據因果法則,不當的助緣,如偷搶等會轉化為新的惡因,會折損你的福德。

我們的職業(助緣)也是會影響自己的命運的。我不能在這裏說什麽職業好、什麽職業不好,你隻能根據善惡的標準自己去衡量一下。

有朋友對我說他要開公司做生意,我要他先搞清楚三件事才去開公司:

(一)、開公司當老板要有福氣,沒有福氣是指使不了人的!
(二)、不要想著一開始就有錢賺,要問自己有沒有種下種子(修因)。
(三)、公司員工是來跟老板討債的(員工是債主,來報恩的極少),老板不吃也要讓員工債主吃飽。員工討完債就會走,一分錢都不會多要你的,當老板的要樂意承擔。

有福氣的人開店,東西不好都能夠賣出去;沒有福氣的人開店,東西再好,世界第一也沒有人要,因為有人緣很重要,一定要廣結善緣。

我們平常會認識很多朋友,朋友又會介紹新朋友給你認識。請你想象一下,是不是可以用一條無形的關係線,將全世界的人串在一起?你認識我,我認識他……全世界的人都是朋友。朋友之間真誠相待,世界就和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