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用音樂養生

(2014-04-28 03:30:42) 下一個

用音樂養生 在音樂中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

鋼琴曲催人入眠 印度樂降低血壓

音樂是一種旋律,一種心境。常聽舒緩平和的音樂,可放鬆緊張心情、緩解身體不適。但采用音樂養生或治療某種疾病的奧秘,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專家表示,音樂療法作為一種輔助醫療手段,對慢性疾病的康複有一定效果。音樂治療的對象包括心理疾病、亞健康和腦血管意外等三類患者群體。

 用音樂養生 在音樂中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

選自己喜歡的音樂。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音樂對情緒活動的作用,與內分泌、植物神經係統、丘腦下部、邊緣係統有著密切關係,音樂的節奏、力度、旋律、和聲,可以不同程度地影響人的精神心理活動。

但專家強調,要想用音樂治療疾病,首先第一點就是所選音樂必須是聽者所喜歡的風格類型。不同的人因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影響,喜歡的音樂類型各不一樣,選音樂一定要首先考慮這種區別。比如強迫不喜歡民樂的人去聽《春江花月夜》,即使曲調再柔和,還是會讓人產生煩躁情緒,治療隻會適得其反。

音樂選擇要與情緒一致。舉例來說,要讓一個處於興奮狀態下的人安靜下來,不能讓其聽緩和、平靜的音樂。因為這種做法帶有強製性,會使人心煩意亂,產生厭惡感。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興奮時給以活躍、激奮的音樂,經過一定時間,興奮到一定程度便會發生抑製現象,他就會感到疲勞。這時他自然而然地想聽鎮靜性音樂,此時再給他聽鎮靜性音樂,便能達到使興奮平靜下來的目的。

對於不同患病人群,音樂治療的方式也不同。高血壓患者。國際高血壓學會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試驗證明每天堅持聽半小時節奏均勻的古典或印度音樂的高血壓患者組,血壓明顯低於不聽的患者組。國內外不少研究都指出,放鬆性音樂治療與常規藥物治療配合可以更早地控製血壓。

失眠音樂療法治療失眠在臨床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曆史。音樂的選取還是應以個人喜歡為第一原則,從中選擇和聲簡單、音樂和諧、旋律變化跳躍小,緩慢的獨奏曲或抒情小品音樂。其中以小提琴、鋼琴獨奏曲效果較明顯。

當然,一些久負盛名的催眠曲,如《催眠曲》、《搖籃曲》、《仲夏夜之夢》等也非常合適。一般是選擇晚上睡前2—3小時進行,每次時間為30—60分鍾,音量不要過大,以舒適為度,應掌握在70分貝以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