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瓊瑤寫公開信太不浪漫了

(2014-04-22 03:36:26) 下一個

  近日,言情小說“祖師奶”瓊瑤在微博發表公開信,向廣電總局舉報大陸編劇於正抄襲其作品。瓊瑤指出,由於正編劇、湖南衛視播出的《宮鎖連城》嚴重抄襲其著作《梅花烙》,此事讓她心如刀絞,一氣病倒。

  這裏向影響了幾代人、至今仍在向新生代灌輸浪漫情懷的瓊瑤表示致敬。作為70後,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是看瓊瑤小說長大的。不僅如此,我的初戀情人,以及初戀情人的情人,也都是看瓊瑤小說長大的。瓊瑤小說在這代人心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留下了深遠影響。

  我現在碰到的一些同齡人(主要是女士),雖然人已步入中年,還滿懷青春期的浪漫幻想。盡管多數人嫁給白馬王子的夢想已破滅,她們在生活中仍愛追求唯美純情的小情調,不時說一些嗲聲嗲氣的話,偶爾幹點冒傻氣的事情。她們往往不是抱怨老公沒錢,而是氣憤老公在她生日之際不送花,平時又總是那麽不善解人意。隻要和她們談幾句話,就能嗅出瓊瑤小說的氣息。

  閑話不提。有編劇圈內朋友告訴我,於正是大陸正當紅的編劇、製片人。我對此人並無了解。他拍的《宮》係列,我一集都沒看過。我更關心的問題是,為何瓊瑤通過網上發公開信的方式維權?

  不是說瓊瑤不能這麽做。如果她覺得自己權益受損,可以采取任何方式維權。隻不過,她繞過法院大門不進,直接訴諸網絡民意,這有點出人意料之外。

  瓊瑤在公開信中表示,給“領導”寫信,是因為“走投無路,不知應該向什麽單位求助”。這讓人心生困惑:至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表明,瓊瑤曾向法院提起訴訟。既然連試都沒試過,怎麽就“走投無路”了?莫非瓊瑤心裏早就鐵定地認為,這事情法院幫不上忙?

  那位圈內朋友還表示,瓊瑤之所以寫公開信,是因為她知道向法院起訴於正以及湖南衛視(關鍵是後者),大陸的法院可能不敢接。這當然也是一種揣測。不過,瓊瑤在公開信裏提到,她的訴求是“即時停止播出”於正這部作品,她“沒有力量打跨海的版權官司,恐怕官司還沒成立,這部戲也播完了”。如此看來,她寫公開信,或是基於對大陸現實的深切了解與精準計算。

  在大陸,“領導批示”確實往往比走法律途徑快捷、高效得多。問題是,如果瓊瑤還沒打官司,就已判定大陸司法體係不能給她應有的權利救濟,那麽就算她最終討還了公道,也讓大陸的司法顏麵無光。

  瓊瑤也許該對大陸的司法多點信心與浪漫想象,別急著下定論。她不妨嚐試著走訴訟渠道看看,情況或許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不僅對她來說是遵循法律途徑維權,也是給大陸的司法一個“機會”,以證明大陸的法律對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倘若瓊瑤遞交訴狀,法院不受理,或者打官司過程中發生不公現象,那時再表態不遲。至於她想及時阻止對方的侵權行為,其實也可在法律途徑內解決。

  同為台灣地區人士,同樣是侵權糾紛,蔣介石曾孫蔣友柏去年在杭州就打贏過一場官司。作家周為軍在寫作蔣友柏傳記中,未經授權引用傳主博客原創內容,因此被蔣友柏連同策劃公司、出版社一同告上法庭。西湖區法院一審判決周的行為已構成抄襲,侵犯了蔣的著作權,三被告賠償40萬元。三被告隨後向杭州市中院提起上訴。去年底,中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個案件還被列為2013年浙江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能否獲得法律公正裁決,終歸要試過才知道。通過給“領導”寫信,由行政部門對侵權與否進行判定,哪怕結果正義,也不免給人“拉偏架”、“以人治替代法治”的觀感。何況,瓊瑤以台灣地區著名作家身份訴諸行政力量,這一因素也難免會影響有關部門決斷。倘若如此,那更是“勝之不武”了。

  擅長寫浪漫愛情小說的瓊瑤,這回能否也浪漫一次,不用那麽現實主義?瓊瑤若能像她筆下純真如白紙般的人物那樣去打這場官司,看上去一定很美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