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中國領導人提重組解放軍和國防部門

(2014-02-11 17:10:58) 下一個

外媒稱,為更好地適應中國新的經濟形勢、新的軍事任務和現代化戰爭的趨勢,中國領導人提出了重組人民解放軍和國防部門的要求。

  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月7日報道,在這一要求公布的同時,還有其他跡象表明,中國政府正在尋求集中力量實施經濟、政府和軍事的大規模重組。推行重大政策變化傳統方法的局限性和重組必須經曆的艱巨性,可能強化對一種更加集中的改革方法的需求。最大的障礙可能來自於強大利益集團的抵製,因為習近平集中權力的做法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這可能是人民解放軍要去避免的挑戰。

  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宣布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一係列措施。此次公布的軍隊體製編製改革與以往的此類改革有著許多共同點。大規模整編行動的間隔從6年到12年不等,而最近一次整編發生在10年前。中國媒體報道的後毛澤東時期的人民解放軍結構改革主要有三次:

  1985年,人民解放軍裁軍100萬人,這一時期的改革重點主要是削減軍隊規模,提高地麵部隊的戰鬥力。人民解放軍把11個大軍區合並為7個,降低了官兵比例,組建了集團軍。

  1997年,人民解放軍裁軍50萬人。在這一時期,人民解放軍開始轉變為一支更加精幹的部隊,並且提高了武器和裝備的質量與性能。同時,人民解放軍調整編組,增強軍兵種力量,1998年成立了總裝備部,並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管轄下實行四總部體製。

  2003年,軍隊裁員20萬人。這一時期的整編重點是優化與升級部隊的技術和聯合作戰能力。人民解放軍優化了軍兵種規模結構,提高了專業化和高新技術部隊的比例。這一時期還逐漸引入了聯合作戰指揮製度與體係。

  報道分析,以往的大規模整編具有一些共同點。每次整編的特點是在各級試驗基礎上采取增量的模式。

  在所有的整編行動中,中國共產黨都發揮了領導與懲戒作用,排除障礙,實施政策變化。中國政權為這項工作動用了許多政治、行政和法律工具。這些工具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能在計劃上達成一致,或者說是“統一思想”,而這種計劃建立在一個理論係統上,即中國共產黨所謂的“社會主義”或“黨的”理論。這個理論對整編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從根本上講,黨的合法性基礎在於它宣稱擁有一套理智的方法論,因此隻有中國共產黨才掌握中國社會與經濟狀況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戰略與政策引導的核心是對這種理論認識—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應用。正如十八大報告所解釋的,黨的一切成就都依賴黨的理論、道路、指導原則和經驗的指引。

  人民解放軍花了多年時間進行整編和其他結構改革,這一事實本身並不異常。中國共產黨進行重大改變的傳統方法一般需要多年集中的政治與計劃工作,以達成實施新政策所需的共識。更引人注目的是,新一屆領導人似乎已經認定,傳統的政策進程不足以實施如今所需的改革類型。

  報道認為,黨的領導人現在更多地依靠晉升和其他刺激手段來進行控製。中國當局還采取了更多行政措施,例如績效考核和專業培訓,來實現政治上的共識,確保政策的實施。但是,近年來,這些方法已經不足以說服強大的利益集團支持改革。此外,傳統的建立共識的方法不適用於實施大規模的全麵性改革,這些改革涉及多個政策領域,具有高度的專業複雜性。

  報道稱,人民解放軍結構改革的前景取決於習近平及中國政府集中政治權力實施更廣泛的經濟、政府和其他政策領域結構改革的效果。軍隊結構改革麵臨的障礙同樣也是實施總體結構改革麵臨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源自強大的個人和利益集團可能存在的反對意見,因為改革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中國政府實施廣泛結構改革的努力直接影響到世界最大規模軍隊的穩定和前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