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

(2014-02-26 03:19:51) 下一個

國務院常務會議意味著什麽?

  在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達15年之久的學者彭真懷眼裏,它是中央政府“給人民的答卷”;在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口中,它是“政策的風向標”;而在一位中南海的工作人員看來,它是國家治理“行政係統中最高的決策平台”,也是外界“觀察施政重心的一個很好的視角”。

  根據《國務院工作規則》,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它召開的地點是中南海內國務院第一會議室。1949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成立當天,在這間會議室,首任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政務會議。

  從去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至今,同樣是在這間會議室,李克強總理已經主持召開了38次常務會議。

  通過梳理38篇國務院常務會議新聞通稿,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改革”一詞總計出現了191次,在所有有效詞匯的出現頻率中排名第一。這38次常務會議所討論過的100個左右的議題中,涉及“改革”的議題數量同樣排在首位。

  “改革真的來了!”在解讀這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時,一位參會工作人員由衷歎道。

  總理對決策品質是有標準的,如果達不到標準,他絕不會遷就

  2014年2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本屆政府的第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與往常一樣,他坐在會場中央的橢圓形會議桌前,身後是一麵國旗,桌上擺放著一支紅筆、兩杆鉛筆與一瓶英雄牌的藍黑墨水。

  會議伊始,他語氣沉重地說:“霧霾現在成了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這個問題,政府決不能回避。”

  一位在場的工作人員清楚記得,坐在總理對麵匯報的是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聽匯報時,李克強一直在材料上記錄著。當周生賢匯報結束準備離開時,李克強說:“你先別走,我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然後他便對著材料後麵的具體措施逐條發問:“這幾條措施以前就有同樣的政策,這次是不是準備加大力度?這幾條措施是新推出的,設計合不合理,有沒有做過足夠的論證?”

  圍繞這一議題,他的追問不少於數十問。

  這位工作人員回憶,除了周生賢,還有幾位相關部門的部長也依次回答了總理針對治汙措施提出的問題,有位座位較遠的部門負責人直接站起來大聲回應總理的提問。通過彼此一係列現場問答,李克強對一些列出計劃的工作要求“加碼”。他強調,要加強科學論證,一旦做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政府不能放空炮”。

  某種意義上,這一幕也可以代表一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鮮明的議事風格。在會上,匯報人匯報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0分鍾,至於參與討論的相關部委負責人,李克強則要求他們直接提問題,有意見說意見,客套話免說,附和的可以不說。

  一位部委負責人形容自己參會的感受:李克強外表看起來很謙和,但決策時有一種毫不動搖的意誌和決心,近距離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氣場”。“參加他的會,需要格外備足功課。”他說。

  除去緊湊的發言節奏,議題之間的切換也往往是“無縫銜接”。“把討論第一個議題的部長們請出去時,要列席第二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們就已經進來了。”一位會務組的工作人員說,為了方便離開,他們往往會把隻參加一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安排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而並非完全按照級別、順序排列座次。

  “會風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一位參會者告訴記者。他曾經看到,有的事兒剛在會上定下來要做,分管的副總理便馬上起身,叫上幾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一起到門口商量。據他回憶,總計召開的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最多一次討論了7個議題,而會議常常持續到過了午飯“飯點兒”。

  相比於如何開會,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如何確定,或許更為外界關注。

  據一位會務組的工作人員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的議題,上會前都要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比如“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製改為認繳登記製等放寬工商登記條件的方案”,在2013年3月18日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已經被要求納入相關部門的工作時間表,到10月25日相關部委準備成熟後才上會。

  相較之下,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議題,則是在複雜經濟環境下由總理親自圈定的。

  原則上,國務院常務會議每周三上午召開。一旦確定議題上會,往往就意味著要“定事”。

  一位工作人員將這些上會的議題視為中央政府施政的重要路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彭真懷持續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於老百姓來說,從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能看出政府想解決什麽問題。它是中央政府做出表率,引領地方各級政府對人民群眾做出的承諾。所以你看,每次常務會議要解決的議題都是經濟社會生活中最重大、緊迫的問題。”

  “議題一旦上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意味著要把改革方案轉變成具體可操作的措施了,即時間表與路線圖,落實到具體部門。就好比國務院畫了一張標準像,底下要開始一級級臨摹了,當然,可能有的標準,有的也會走樣。”曾兼具全國人大代表與官員雙重身份的葉青根據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分析道。

  一位知情者透露,並非每項上會議題都能討論通過。他說:“總理的執政理念非常清晰,對於決策的品質是有標準的。如果達不到標準,他絕不會遷就。”

  某種意義上,觀察這38篇常務會議新聞通稿的表述方式,也是解讀的另一種角度。在這些新聞通稿中,時常會出現一些“非常親民”的詞句,比如 “同呼吸、共奮鬥”、“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等等。

  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李克強專門過問過新聞通稿的文風,“他很關心政策對外公布時怎樣能讓社會讀懂,更接地氣”。

  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義無反顧、一抓到底

  “這次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引起高度關注,請問李總理的是,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樣達到減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2013年3月17日的中外記者見麵會上,這是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麵對的第一個提問。

  記者會結束後僅一天,李克強便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主題就是研究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事項。到2013年年底,國務院先後召開9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並先後分三批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饒有意味的是,在2014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上,會議的首項議題依舊是簡政放權。

  一位分析者說,從2013年第一次總理記者會,到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再到2014年的第一次常務會議,這三個“第一次”,說明了新一屆中央政府在改革問題上是動真格,不是擺花架子。改革不能隻改別人,不改自己。“政府喊一千句改革口號,不如真割自己一刀。”

  事實上,李克強曾在多個場合用“當頭炮”、“馬前卒”來說明簡政放權之於整體改革的重要性。他強調:“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義無反顧、一抓到底。”他同時也告誡官員:“轉變職能,‘放’和‘管’是兩個輪子,隻有兩個輪子都做圓了,車才能跑起來。”在大量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後,他強調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轉為事中事後監管,實行“寬進嚴管”。

  梳理一年來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難發現,為企業助力、讓市場發力始終貫穿簡政放權改革的全篇。

  2013年7月31日,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2013年8月21日,決定出台嚴格控製新設行政許可的措施。

  2013年10月25日,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製度改革。

  市場給予的反饋迅速積極。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國各類企業登記數同比增長25%,其中民營個體企業增長37%,帶動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猛增。

  但改革遠未止步。2014年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公開國務院各部門全部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除公開的事項外,各部門不得擅自新設行政審批事項,向審批事項的“負麵清單”管理方向邁進,逐步做到審批清單之外的事項,均由市場主體依法自行決定。同時,清理並逐步取消各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2月20日,一條消息引起極大關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各部門在門戶網站公開本部門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權力清單”一詞迅速成為各大門戶網站上的熱詞。有媒體統計,2月13日,文化部、財政部率先公開清單,截至2月20日22時,除了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外,75個國務院部門中,已經有47個部門公布了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占總數的62.7%。

  近日,李克強進一步強調,對市場主體,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對政府,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廣東省政協常委曹誌偉第一時間就關注到了這件事。去年廣東兩會期間,這個飽受行政審批之苦的商人曾經製作過一張4.4米長的“萬裏審批圖”。後來,李克強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經濟形勢報告時曾講起過他的故事。

  “過去就像‘躲貓貓’一樣,一個大審批下麵還有子審批,子審批下麵還有孫審批,砍掉一個大審批項目,就一分為三,換個名頭,改成審批附件、改成谘詢、改成備案。”曹誌偉說,隻有曬出權力清單,才能釜底抽薪。

  一位國辦工作人員則對記者說:“一切不合理的東西都是‘見光死’。常務會議就是希望用公開透明來推動改革。權力清單的核心不是拉單子,而是公開,讓一切在陽光下運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