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中石油腐敗窩案調查範圍繼續擴大

(2014-02-24 16:55:10) 下一個

21世紀經濟報道 備受外界關注的中石油腐敗窩案仍未結束,來自多名接近中石油的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這一案件的調查範圍還在擴大。

  2月20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十二次主席會議通過決定,撤銷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鷹集團”)董事長劉迎霞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但來自官方的通報並未透露撤銷原因。

  隨後,持續數天內,有關劉迎霞這位“最美政協委員”被撤職的消息也隨即深度發酵,而與劉迎霞及翔鷹集團有關的諸多傳言也一夜乍起。

  公開資料顯示,被撤銷政協委員資格前,劉迎霞還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黑龍江省工商聯副會長、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等多個機構職務。但在劉迎霞頭頂的諸多頭銜中,來自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會長一職則是導致其被撤職的關鍵原因。

  全國工商聯下屬另一商會前負責人及黑龍江工商聯商會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劉迎霞控製的翔鷹集團並非此次被調查撤職的原因,而由其擔任董事長的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以下簡稱“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與中石油的業務交集才是這位頭頂諸多光環的“美女企業家”卷入漩渦的關鍵。

  “劉迎霞經人介紹後與蔣潔敏有往來,當時中石油拿出西氣東輸的項目吸納民資,由於資金量大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無法參與,劉迎霞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主要推動人,她的能量很大。”上述全國工商聯前商會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禍起“城市基礎設施基金”

  對於諸多市場人士來說,全國工商聯直屬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鮮有人知,但事實上,這隻低調的基金背後卻隱藏著巨大能量。

  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衍生於其幕後商會。2007年6月24日,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在北京成立,劉迎霞當選為首任會長並持續至今。而在這一商會的會員名單中,包括霍英東集團、新奧集團、香港地鐵集團等諸多知名企業也均位列其中。

  一年後,城市技術設施商會通過全國工商聯向國家發改委呈報關於設立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的申請,後經國務院批複,國家發改委批準,2008年8月19日,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得以正式批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彼時這一基金對未來的運營方向中並不包含石油業務,來自此前其申請呈報的資料顯示,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主要以股權形式投資於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行業,並積極關注環保、新能源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等基礎設施新領域。”

  “發改委批複後,後續的推進並不是很順利,但劉迎霞一直想把這隻基金做起來,她後麵也通過全國工商聯這個平台與很多單位洽談過,希望對方能參與進來,包括郵政儲蓄銀行在內的國有企業等。”一名民營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直至2012年,劉迎霞似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當年3月12日,在先後與多家國有企業達成協議後,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成立,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此前報批時的申請材料,在當日的啟動儀式上,劉迎霞對這一基金未來的方向又做出了另一番描述,“基金首期為25億元,將重點關注石油燃氣管網等能源投資項目。”

  多名知情人士也證實,在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啟動之前,劉迎霞已經獲得了中石油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國資背景的表態”,而在基金首期認繳中,中石油集團一家公司就認購了10億元,而來自2011年12月28日中國銀監會的一份批複文件也顯示,中國銀監會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參與投資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投資額不得超過人民幣6億元”。

  “一開始劉迎霞並沒想過要把基金投向中石油下麵的業務,一方麵由於之前在海內外的大規模收購和投資,中石油的負債已經非常高,需要尋找新的融資渠道,剛好當時國務院頒布的新‘36’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壟斷領域,但參與進來後劉迎霞與中石油之間又發生了什麽就不清楚了。”上述全國工商聯前商會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來自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石油總負債已高達9881.48億元,負債規模高於其他央企。

  昆侖係“淵源”

  截至目前,劉迎霞與中石油建立業務往來的“中間人”仍不得而知,但來自多個知情者的消息則證實,劉迎霞卷入中石油腐敗案的關鍵環節之一,則是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與中石油旗下昆侖能源的瓜葛。

  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除首期認購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10億人民幣外,彼時,中石油負責人還就基金的托管銀行與劉迎霞達成了一致意見,而中石油控股的昆侖銀行則正是承接這一業務的托管方。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能獲得中石油官方的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啟動當日,參與啟動儀式的中石油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則頗具意味。“中石油需要多渠道的資金,中石油旗下的昆侖信托,將為民營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打開通道。”

  即便劉迎霞主導的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已然臨近敲開中石油的壟斷大門,但2012年底,西氣東輸三線項目引資到賬時,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卻最終仍未能如願分羹,此前與中石油簽署協議的社保基金、寶鋼各出資100億入場,而取代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則變為了北京國聯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出資金額同為100億。

  “(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募集資金並不成功,拉了幾個國資背景後劉迎霞想在商會中再拉幾個民營企業,但很不順利。”上述知情者說。

  而另一個消息則指出,劉迎霞曾與時任中石油總會計師溫青山討論將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主導權和相關股份轉讓給中石油,但這一消息也未能得到中石油方麵的證實。

  2013年12月17日,中石油發布公告,稱溫青山因其個人原因辭去該公司監事一職,此前,中石油內部人士曾證實,溫青山因腐敗案被調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