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中國移民

(2014-02-23 21:22:03) 下一個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對於計劃投資移民加拿大的部分中國富豪而言,這句古詩或許最接近他們近日心情的寫照。

  當地時間2月11日,加拿大政府公布2014年財政預算案(即“2014年經濟發展計劃”),無預警地表示計劃終結聯邦投資移民計劃和聯邦企業家移民計劃。這意味著數萬名正在排隊等待移民的中國百萬富翁的申請表變成了一張廢紙。

  4.6萬中國富豪移民夢碎

  深圳的李女士正是其中一員,她怎麽也不會想到,在申請加拿大投資移民經曆了近3年的排隊後,最終等到的不是加政府批準的綠卡,而是將取消投資移民的消息。失望之餘,她向媒體訴苦,稱多年的等待和付出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現在中介隻肯退我一小部分費用,我前前後後已經付了十幾萬元了。”

  事實上,農曆春節過後,加拿大移民政策連續兩周進行了重大調整。首先是對37年未變的公民法進行第一次全方麵改革,收緊入籍條件。緊接著聯邦財政預算案中將5.9萬個投資移民積案“一刀切”,並徹底廢除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截至今年1月底,尚未處理的申請文件有70%來自中國,也就是說有超過4.6萬的中國大陸富豪移民加拿大的夢想戛然而止。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移民來源國,其中相當部分是通過投資的渠道。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過去28年來,通過投資移民進入加拿大的中國人超過13萬,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由於積壓的申請過多,使得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在2012年宣布暫停該項目。截至2013年6月,投資移民項目已積壓申請近8.2萬份,其中70%來自加拿大駐香港領事館。

  加拿大投資移民項目始於1986年,目的是吸引外來投資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申請人須至少擁有16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882萬元)資產,向加拿大政府提供8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441萬元)的5年免息貸款,便可獲得永久居留權。5年後,本錢會返還給投資移民。

  這項零風險的移民項目因其簡易性和相對低廉的成本,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財富移民計劃。但加國輿論對此一直頗有詬病,有人將其稱作允許富人“賤價”買路移民到加拿大的捷徑,為那些能夠提供80萬加元的人提供永久居住權,而他們交的錢,5年內就能返回其手中。

  此次加拿大政府停止投資移民項目被許多加拿大人視為政府順應民意的做法。但該國反對黨新民主黨認為,在此時收緊移民政策與保守黨希望在明年大選中爭取連任有關。

  三分之一億萬富豪已移民?

  在越來越多中國人移民海外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拿大大幅度抬高門檻的做法或許隻是一個小插曲。

  今年1月,中國與全球化研究智庫(CCG)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藍皮書顯示,截至2013年,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達到934.3萬人,23年間增長了128.6%,中國已從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輸出國,上升至第四大輸出國。

  該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每年僅獲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永久居留簽證的人數就有15萬,如果加上去歐盟、俄羅斯、日本、東南亞、南美和非洲等國家和地區,中國國際移民的數量應該不低於30萬人。

  2013年底發布的胡潤百富榜則顯示,2013年已經移民、正在申請移民和正考慮移民的富豪比例加起來,比上一年上升了6.7%(達到64%),其中,已經移民的億萬富豪已經占到了三分之一。

  胡潤報告將此次浪潮稱作中國現代史上第三次大規模海外移民,並指出“富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是移民主力軍”。

  中國富人向國外移民是否已成為普遍性的浪潮?現在下結論或許還為時過早,但這一社會現象凸現出的背後諸多因素卻愈發值得關注。

  他們為什麽要離開?胡潤調查報告稱,接受調查的980位富翁表示,移民的原因包括孩子在國外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擔心政治經濟變化不定影響自己的資產安全,以及希望退休後過更好的生活等。近兩年來,隨著霧霾等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環境汙染也成為許多移民者考慮的因素。

  此外,出於對企業發展而尋求上市融資的考慮,不少國內知名企業家移民島國。如近日走進中國公眾視野的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勒比島國成為“中國上市公司老總首選移民國家”,包括俏江南董事長張蘭、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等私企老總都選擇“落戶”此地。用移民中介的話說,“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都說自己是被逼上島的”。

  各國移民新政“歡迎更富的人”

  在更多中國富人走出國門的背景下,他們流向的目的地也顯出此消彼長的變化:新興移民目的地打開大門,傳統的移民國家收緊移民政策。不僅是加拿大,一直被認為積極吸引海外移民的新西蘭,也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底宣布開始收緊同屬商業移民類別的創業移民政策。

  事實上,多國移民政策在2012年就開始“變臉”,紛紛抬高門檻。

  當年7月,新加坡修改了移民法,收緊移民政策。此前該國曾在2004年修改移民法,那次修改後的條款對中國移民頗為友好。2004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有5.8萬人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2012年,新加坡進一步提高投資移民門檻,大幅提高申請者的條件,比如要求申請者在獲得永久居留權五年後,全家人必須有一半的時間是居住在新加坡,並要求投資移民對該國經濟作出更多貢獻、創造就業機會等。

  和加拿大的冷臉相比,英國則正在漸漸放開投資移民政策吸引中國富人。目前該國實施的投資移民政策大幅放寬了對持有巨額資產人士的簽證限製,鼓勵海外投資者赴英定居投資,並縮短了申請所需時間。英國《每日郵報》稱,去年英國“百萬英鎊”投資移民簽證約三成給了中國人。自卡梅倫去年12月攜貿易團訪華、鼓勵中國企業家來英投資之後,中國富人申請投資移民簽證的人數增加一倍。根據新規定,海外移民投資金額增加越多,獲得永久居留資格所需時間越短。

  澳大利亞也在2012年底推出類似的“500萬重大投資者簽證”,即商業移民申請人隻要在澳洲投資500萬澳元(約2700萬元人民幣)便可以申請快速投資簽證。時任移民部長鮑文在宣布新政時甚至“直白”地表示:“500萬元底額對於有意義的投資貢獻而言綽綽有餘,申請這一簽證時,不用達到相關考試分數,沒有年齡上限要求,並減少了居住年限等要求。”來自澳移民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澳自2012年推出重大投資者移民簽證以來,共收到545個申請,其中超過九成來自中國。

  無論是加拿大終結現有投資移民申請,還是新加坡、新西蘭的移民門檻調高,抑或英國、澳大利亞敞開大門歡迎富豪,不難看出各國移民政策的根本用意並非“不歡迎富人”,而是“歡迎更富的人”。

  移民焦慮與發展動力

  業內人士預測,受加拿大等國移民政策收緊影響,有意移民的中國人將會把目標轉往條件相對寬鬆的國家。如“求財若渴”的歐洲小國,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塞浦路斯等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的南歐國家,開出的買房移民條件相當誘人。

  葡萄牙為了吸引海外投資及刺激經濟,於2012年10月推出“黃金簽證計劃”,在當地投資物業超過50萬歐元或投資業務超過100萬歐元的家庭,將可獲葡萄牙居留權及工作簽證。該國截至去年10月批出的560張“黃金簽證”中,九成都被中國內地和香港人士獲得。去年9月,西班牙也推出類似“黃金簽證”計劃。希臘同樣在去年啟動25萬歐元的購房移民政策,成為進入歐洲門檻最低的國家。

  多國或抬高門檻、或拿出誘人的砝碼吸引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做法,在中國國內同樣也不斷攪動輿論的波瀾,引發公眾焦慮。長久以來就有聲音質疑富人大量移民是否會導致財富流失海外。每當明星、企業家移民他國的消息傳出,都會引發一輪輪的爭議。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論是出於樸素的“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的觀念,還是對於國家財富流失的擔憂,公眾的抱怨和責難都可以理解。然而,富豪外流現象更加普遍出現,更多或許隻是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現狀和發展問題集中體現的一個側麵,也是全球人才和資源流通更為自由的表現。是“結果”而非“原因”。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藍皮書主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指出,中國人海外移民是改革開放的成果在個人身上開始顯現;另一方麵,人才輸出使人們逐步關注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間的差距,客觀上也會成為中國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他同時強調,移民帶來的不是零和博弈,可以使移民出入國都受益。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際移民匯款回母國超過4000億美元。中國應抓住人才流動的紅利,盡快建立移民局,縮小全球化時代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移民逆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