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美國可能治愈一艾滋病患者

(2013-10-24 01:02:20) 下一個

美國“也許治愈”一艾滋病女孩

    新華網華盛頓10月23日電(記者 林小春)今年3月,美國研究人員“功能性治愈”一名出生時攜帶艾滋病病毒女嬰的消息曾引起轟動。相關研究人員23日報告說,這名現年3歲的孩子已停止治療18個月,但依然保持健康,這讓他們興奮不已,因為這可能徹底改變針對艾滋病患兒的治療方式。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密西西比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當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告說,這名來自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小女孩在停止用藥18個月後依然“情況很好”,即便最敏感的檢測,也沒有發現其體內有艾滋病病毒活動的跡象。

  而且,她的免疫係統並沒有表現出“精英控製者”的任何特征。所謂“精英控製者”,是指極少一部分人免疫係統天生強大,不用治療也可控製艾滋病病毒。

  這名未公布姓名的孩子通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醫生在她出生30個小時後使用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導致其血液中病毒數量明顯遞減,一個月後降到常規檢測無法發現的程度。孩子18個月大時治療意外中斷,但當她10個月後再次就醫時,數項檢測結果仍然呈陰性。今年3月,研究人員宣布她被“功能性治愈”,即體內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製,機體免疫功能正常。

  論文第一作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德博拉·佩爾紹德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名孩子病情緩解並非偶然,而有可能是積極、早期治療的結果,該療法或許成功阻止了艾滋病病毒在孩子的免疫細胞中占領一席之地。”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結果有力地表明,對新生兒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數小時或數天內使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能達到完全抑製艾滋病病毒的效果。

研究人員計劃在2014年啟動一項試驗,以驗證這種治療方式的效果。目前,為防止母親攜帶艾滋病病毒的高風險新生兒感染,通常會采取預防性劑量的抗病毒藥物治療,隻有確診感染後,才改用治療性劑量。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配發社論說,“這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小孩已被治愈了?”目前最好、最確切的答案是“也許吧”。該社論同時提醒不要過於樂觀,因為這個孩子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