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科技大國"為何總拿不到諾貝爾獎

(2007-10-09 09:13:25) 下一個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又將開始。截至10月15日,各大獎項將陸續揭曉。有媒體預測,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年的科學類獎項也將由美國科學家
占主導。(10月8日《廣州日報》)

每逢諾貝爾獎發獎時,總激起國人對諾貝爾獎及整個科研機製的思考。對於國人的諾貝爾情結,你可以不理解,但不可以不正視。這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故而,與其說國人關注諾貝爾獎倒不如說關注民族的尊嚴與未來。但另一方麵我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諾貝爾獎距離中國到底有多遠?

應該說,已經不遠了。近日,科技部提交了中國科技實力報告,詳細披露中國科技實力的“明細清單”。清單顯示,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目前,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國研究開發人員總量為142萬人,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科技投入規模不斷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已經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究開發投入強度達到1.42%。

這一組閃亮的數據,揭示了近年來中國科技實力的強勁增長。也正是從這一意義上說,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也應當是日益接近。

然而,優勢未必就能化為實力,雖投入的人力物力如此之多也未必就能親吻諾貝爾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文學家王綬綰曾表示,“我國目前對三四十歲的年輕科技人才給予的支持是得力的,從人員素質、課題水平,到支持強度、項目數量,較一些發達國家都並不遜色。”一邊是國家強有力的支持,一邊是在以諾貝爾獎為代表的重大科學成就上的落後,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斷裂在哪裏?王綬綰先生認為,主要歸咎於學術機遇與學術環境上的差距。而這種差距,首先表現於應試教育機製的摧殘。雖然說應試教育較好地實現了公平,也的確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但是,應試教育對科學人才的摧殘也是極其明顯的。千裏馬從來都有,但在應試教育下,千裏馬們過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分數枷鎖,導致方向不對、跑得不快。這也是中國青少年在“奧賽”上常常披金戴銀,但到了成年卻“泯然於眾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表現於學術領域的非學術化。如果說學生為了分數而努力,那麽科研工作者則也多為論文而奮鬥。真正的科學家往往是很單純的,而為論文而忙碌的科學家,則有了太多功利心;並且在對論文的追逐中,也必然犧牲掉對學術本質的追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很多時候,科研工作者未必想如此,可在非學術化的學術領域,他們或許隻能選擇“沉淪”、無奈接受。

由此來看,中國科研如果不解決以上兩大問題,要想獲得諾貝爾獎或許隻是一個奢望、一種空談。而“空談”是很有可能“誤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