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外國人眼裏的"中國製造":不用中國貨不可能

(2007-08-14 07:34:12) 下一個




外國人眼裏的“中國製造”

美國

美記者新著:一年不用中國貨不可能

新華網消息:薩拉·邦焦爾尼女士在其新著《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一個家庭在全球化經濟中的真實經曆》出版之際撰文說,她希望她的書與那些抱怨“聖誕老人已經被外包到了紅色中國”的人保持距離。英國《金融時報》9日就此刊發一書評說,作者試圖以科學的態度去進行探索:在生活中有沒有可能一年不用中國貨。但結果是否定的。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製造”

新華網華盛頓8月1日電: 在幾乎任何一個美國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標有“中國製造”的產品。在美國沃爾瑪、塔吉特等大型連鎖超市可以看到,標有“中國製造”的鞋帽、玩具、工藝品更是到處都是,將“中國製造”放在購物車裏的美國顧客則絡繹不絕。家庭主婦莎拉就對“中國製造”食品作了如此評價:“我經常買中國的食品,質量應該說很不錯,一些食物味道很好,價格也很便宜。”

日本

中國產品已經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新華網東京8月5日電:家住在東京都澀穀區惠比壽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50多歲男士對記者說,中國的產品物美價廉,在日本的大商場、連鎖店和百元店裏到處可見。而且,中國產品的價格比日本本國產品價格低很多,從電器、玩具到衣服、食品等各類產品應有盡有,一般老百姓都願意買,中國產品已經融入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

俄羅斯

中國貨在俄羅斯的命運變遷

新華網莫斯科8月4日電:作為法國大型連鎖店“歐尚”在莫斯科梁讚大街分店的收銀員,伊斯坎德羅娃和同事們每天都能接觸到標有“中國製造”字樣的商品,小到釣魚竿,大到液晶電視,種類非常多。“隻要是質優價廉的東西,總會有人買的,”伊斯坎德羅娃對新華社記者說。

俄羅斯人離不開中國貨

國際先驅導報:從事日貿商品批發零售的俄羅斯人米羅諾夫和中國商人打交道已經有幾年了。他最常去的是莫斯科集裝箱大市場(俗稱“露天市場”),那裏銷售的日貿商品基本都是來自中國。預定4月份“全麵禁止不具俄國籍的外國人在零售市場(主要針對露天市場)工作”的規定發布後,米羅諾夫的生意習慣可能也會因此而被打破。

英國

倫敦哈姆利玩具店的“中國製造”

新華網倫敦8月1日電:英國連鎖玩具店哈姆利對小朋友們有著非凡的吸引力。位於倫敦著名商業街攝政街上的哈姆利總店總是一派熱鬧景象。在這家店裏,帶“中國製造”標簽的玩具比比皆是。店員和顧客也都稱讚說,來自中國的玩具造型可愛,是孩子們的好夥伴。

瑞典

在瑞典感受物美價廉的中國貨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2月26日電:王後大街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條主要步行購物街。在這條街上,有一家商店曾打出“相同質量,進口價格”的強力促銷招牌,而這家商店經營的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製造”。初到瑞典的人一定會感到疑惑,因為在中國,“進口”是價格昂貴的代名詞;而在瑞典,當地產的商品雖然質量上乘但是價格也最高。因此,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的到來,為瑞典的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當然也帶來了更多的實惠。

哥倫比亞

街頭跑著中國車 哥倫比亞百姓愛用中國貨

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在哥倫比亞,一家開粵菜餐館的老板告訴記者,因為中餐館的夥計們會熱情地喊著“吃飯”來招呼顧客,所以隻要外國人一聽到“吃飯”二字,會立刻明白這是“中餐館”的意思,而且還會用西班牙語拚寫出來。吃一頓中餐或是叫一份中式外賣,對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是一種饕餮,對外國人來說更是一頓盛宴。老板還欣喜地告訴記者,哥倫比亞的中餐館不是很多,而且價錢是在國內的幾倍。但是前來吃中餐的哥倫比亞人很多,經常在餐館門前排大隊。

德國

德國記者:中國產品好得很

人民日報:薩比納女士是專門跑經濟新聞的德國記者。她常常批評德國媒體關於中國產品的負麵報道。她說:“我本人去過中國,對中國產品質量有切身的體會。”薩比納告訴記者,她媽媽到中國旅遊時買了一些中國產品,質量很好。她認為,在德國商場買到的印有“中國製造”的知名品牌的產品,質量一點兒都不差。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青年:中國產品很好用

人民日報:“在澳大利亞,沒有使用過‘中國製造’的人恐怕已經很難找了。”在澳大利亞一家科學研究院工作的理查德這樣說。他告訴記者,如今,從玩具、家用電器、服裝、食品到電腦辦公設備,中國產品在澳大利亞市場上隨處可見。他家就買了不少中國產品,有電動工具、麵包爐、廚房器皿……感覺“中國產品很好用”。他說:“對消費者而言,價格的吸引力是不變的真理。”

巴勒斯坦

“中國製造”走俏巴勒斯坦

新華網拉姆安拉8月13日電:8月13日,約旦河西岸城市希伯倫的“蘋果穀”大街車水馬龍,道路兩旁數百家店鋪鱗次櫛比,服裝、鞋帽、日用品等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這條以出售中國商品為主的商業街不僅在希伯倫,乃至在整個巴勒斯坦都頗有名氣。

阿根廷

“我家有不少中國產品”

人民日報:就中國產品的質量,記者最近采訪了3位阿根廷朋友,發現他們都對“中國製造”表示信任。其中一位經濟學家還解釋說,國際上一些媒體,包括阿根廷的個別企業家炒作中國產品質量問題,其實主要是出於抵製中國產品競爭的目的。

敘利亞

我們相信中國產品

人民日報:一家位於密特魯商業區的“中國商品城”,新近舉行了盛大的開業慶典。上千敘利亞人圍攏在商城門口觀看慶典演出,大馬士革電台做了現場直播,多家電視台跟蹤報道。記者在商場采訪了幾位購物者。他們普遍反映,中國商品質優價廉,已成為當地普通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營電腦配件的艾哈邁德說:“我每年都到中國參加廣交會,而且每次都要進口大量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

菲律賓

中國產品在菲律賓功不可沒

新華網馬尼拉8月5日電:在馬尼拉,不少長期選購中國食品的消費者、尤其是華人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相信中國名牌食品的質量能經受住這次風波的考驗。在各大商場裏專賣中國品牌食品的“達華”連鎖店裏,值班經理告訴記者,從中國進口的“洽洽”瓜子等貨品始終受到顧客青睞,憑的就是一貫的質量,從來沒有消費者因質量問題而投訴。

埃及

中國產品在埃及有市場

新華網開羅8月1日電:在埃及,大到天上飛的教練機,地上跑的汽車和摩托車,小到人們身上穿的襯衫、鞋襪等,“中國製造”可以說無處不在。有人說,需求決定市場,正是因為埃及消費者有需求,中國產品在這裏才會有市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