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紙糊”的九江大橋如何承受沙船的撞擊?

(2007-06-16 08:28:42) 下一個



一座跨越珠江水係西江主幹流,處於325國道上的特大型橋梁,就這麽輕易地被撞毀了,真的有點不可思議。而初步查明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運沙船違規操作、偏離主航道所致,此種原因分析未免讓人產生種種猜測,這個外表如此雄偉堅固的跨河大橋難道是“紙糊”的嗎?

首先,這座大橋質量到底過不過關,讓人心存疑問。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一個極為普通的運沙船,即使不幸撞到了橋墩,怎麽也不至於將橋墩撞斷。即使真的撞斷了橋墩,並不必然導致橋體坍塌。因為,跨河大橋作為永久性建築物,無論從哪方麵考慮,抗撞擊能力應該是相當強的,怎麽會因為一艘小小的運沙船就和“豆腐渣”一樣分崩離析了呢?隻有一種可能,哪就是質量不過關!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九江大橋竟然還是 “明星橋”,曾於199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獲得國家優秀設計銅獎。就這樣一座“豆腐渣”橋,竟然還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簡直不可思議。

我們再往遠處想想,哪些橫躊在長江、黃河或者其他河流上的大橋還有很多很多,是不是和九江大橋一樣,承受不了一個偏離航道的小船的撞擊呢?如果哪些設計者和建造者,設計和建造出來的大橋,竟然脆弱到抵擋不了一次船兒撞擊,是不是名符其實的“豆腐渣”呢?這樣的大橋會有安全感嗎?當車輛絡繹不絕地行駛在長長的大橋上時,如果個別客船、沙船、油輪一不小心偏離了航道,又撞上了橋墩。是不是會有類似悲劇再次上演呢。

其次,河道的日常安全監管措施同樣讓人無比擔心。此次重大坍塌事故的發生,表麵上看是因為船隻偏離了主航道所至。但是,我們在橋體主航道範圍之外,為何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在洶湧的水流中,即使駕駛水平再高,誰又能保證始終保持一個航向和航道?哪些河道的管理者們為何不提前考慮到此種因素,降低撞擊、撞斷橋墩的可能性呢?再者,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船隻也有載重量的限製。這艘運沙船偏離航道的原因,說不定有超載的可能,也隻有超載運輸,才會使撞擊力和破壞程度增加,這應該也是撞斷橋墩的因素。然而,哪些河道監管人員在幹什麽?對運輸船隻的監督管理是否到位?對船上的各類操作儀器有沒有進行定期檢測,對超載運輸行為有沒有進行製止等等。

一個曾經榮獲過國家級優秀設計獎的大橋,竟然被一個小小的運沙船撞倒了,“蚍蜉竟然撼倒了巨樹”未免讓人瞠目。雖然坍塌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是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應該找找大橋的質量問題。如果九江大橋真如過去所形容的那樣“堅如磐石”,又如銅澆鐵鑄,難道會被小小的運沙船撞倒?所以說,貌似牢不可破的九江大橋其實本質上是一個“豆腐渣”而已,一個近乎於“紙糊”的東西來糊弄公眾,終究沒能經受過曆史的檢驗,這又能怪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