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清華大學教授:建台海隧道 不存在不可克服難題

(2007-05-01 19:33:20) 下一個


吳之明,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台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教授、國家項目管理專家委員會資深專家。1996年初,吳之明對剛剛開通的“英吉利海峽隧道”進行了考察,隨後在《科技導報》發表了《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的經驗教訓和台灣海峽隧道的構想》,首次提出開挖台灣海峽隧道、聯通兩岸的構想。

■對話動機

4月20日,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此次會上,兩岸學者提出兩岸間更加直接的交通方式:建設台灣海峽海底隧道。

5天後的4月25日,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表示,“對於建設跨越台灣海峽的橋梁或隧道工程,在具備充分的可行性前提下,會考慮實施建設問題。”楊毅稱,大陸交通部門在製訂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時,已經提出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通道的規劃。全部實現整個規劃大約需要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建成大陸至台灣高速公路直達的通道將是人類曆史性的工程突破,將方便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造福兩岸同胞。

建台海隧道,已逐漸提上政府日程。而早在11年前,清華大學教授吳之明在考察英吉利海峽隧道後,大膽提出建設台海隧道的構想。吳也因此被媒體稱為“台海隧道構想第一人”。

建台海隧道,有多大可能,需多長時間,有怎樣收益,又麵臨如何困難?

近日,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與吳之明進行了對話。

構想 聯合統一的象征

歐洲作為不同的國家,都可以走向聯合,何況台灣海峽兩岸都是屬於一個國家。

新京報:據媒體報道,你是第一個提出建台灣海峽隧道的人。

吳之明:其實,提出建台灣海峽隧道,我不能算是第一人。據台灣專家介紹,早在1948年夏天,台灣學生反專製遊行的時候,就有學生提出要做台灣海峽隧道、與大陸連接起來。我們大陸在上世紀60年代,也有人提出要修個隧道到台灣。當然,作為專家,係統研究了這種大型隧道後再公開發表的報告,是第一個。

新京報:當時你是怎麽提出台灣海峽隧道構想的?

吳之明:我在清華是搞工程的,1996年得到資金支持到英國去作短期的交流。英吉利海峽隧道1995年夏天剛剛通車,於是我就報了這個題目,對它進行考察研究。

在考察之前,我已經收集了很多的研究資料。從工程技術上來說,這個工程很成功。

之後我寫了一個報告《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的經驗教訓和台灣海峽隧道的構想》,在國內發表。有了一定的影響,在清華校內也得到了支持。

新京報:英吉利海峽隧道與台灣海峽隧道具有可比性嗎?

吳之明:英吉利海峽隧道是整個歐洲經濟共同體發展進程的產物,歐洲作為不同的國家,都可以走向聯合,何況台灣海峽兩岸都是屬於一個國家。海峽隧道是聯合統一的象征,具有標誌性意義。當然,它還有實際的經濟利益。

在上世紀90年代,英國的對外貿易中,歐洲占了60%,打通英吉利海峽隧道、加強與歐洲大陸的交通聯係,肯定對經濟有很大的益處。台灣兩岸經貿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從零發展,到1996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的依存量已經發展到16%,而去年的數據已到了30%以上,而且兩岸的經濟合作交流也會繼續加強。

現實 需20年勘探與研究

台灣海峽是英吉利海峽長度的三倍,工程上的難度也要更多,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難題。

新京報:隧道到目前還是在科研階段,主要問題是出在資金方麵嗎?

吳之明:最主要的是,兩岸目前還沒有統一,在關係沒有正常化的情況下,修隧道是不可能的。至於資金,我剛剛提到這個構想的時候,反對的人也不少,以我們國家當時的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都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經過這十年看來,國家的變化太大。

如果把大陸、香港、台灣的GDP加起來,已經和當時英法的GDP總和相當了,我們的經濟實力已經很強。當然這些錢怎麽花,是先用在哪個方麵,也不一定,需要研究。

新京報:技術方麵呢,台灣海峽隧道與英吉利海峽隧道相比?在海底挖隧道,怎麽解決海水倒灌?台灣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質運動頻繁,如何克服?

吳之明:台灣海峽是英吉利海峽長度的三倍,工程上的難度也要更多,這需要一個個去克服。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難題,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都可以解決。

當然,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在科研方麵,需要20年勘探與研究。

海底隧道有兩種,一種要在海底幾十米岩層下打洞,挖隧道,形成防水的管道。另一種是做成混凝土的管道,讓它沉到海底,連接進來,進行防水處理。國際上還有一種懸浮的隧道,懸浮在海洋中,但這種技術還處在論證階段,全世界還沒有一條。

台灣的地質情況也是一個重要問題,這要通過精心選擇線路,躲開最強烈的地震帶。目前有四條線路,大家目前都傾向北線,從福建的平潭,到台灣的新竹。當然,這不是定論,還隻是大家的一個想法。具體選哪條,還要看發展。

新京報:有消息說瓊州海峽也將建設跨海通道,未來的台海通道,能否從中取經?

吳之明:瓊州海峽隧道會比台灣海峽開工要早,交通部部長李盛霖已明確表態,交通部將更積極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逐一攻克海峽通道工程建設麵臨的一係列重大技術難題,為今後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建設,特別是台灣海峽等跨海通道工程提供經驗。

爭議 大工程從來就有不同觀點

就像三峽工程一樣,這樣的大工程,從來都是有很多爭議的。

新京報:考慮線路的時候,除了安全,還有什麽方麵的考量?

吳之明:避開地震帶是一個因素,另外一個,是要考慮連接兩岸的重要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區。北線在大陸這端是靠福州,台灣那邊是靠台北。南線,我們大陸這邊是靠廈門,台灣是澎湖至台灣嘉義,都是從經濟的方麵去考量。

新京報:這次首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上,與會的台灣學者怎麽看海峽隧道?

吳之明:從來的人看,大家都還是支持的。有的學者也提出了可行性報告。有個80多歲的台灣學者,最早在1948年,台灣的大學生在進行反蔣遊行示威時,就提出要修一條隧道來連接大陸與台灣。

新京報:台灣也有輿論認為,大陸討論修隧道是統戰需要,顯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口頭上“吃台灣豆腐”,是政治考量,而不是出於經濟需要。

吳之明:不同意這種觀點,第一我們是從兩岸人民的福祉考量,第二我們是從經濟發展與工程技術的方麵考量。至於台灣方麵有不同觀點,也不奇怪。但就像三峽工程一樣,這樣的大工程,從來都是有很多爭議的。包括英吉利海峽隧道,因為目前還是虧損的。

實踐 台海通道跳出學者圈

“海峽兩岸通道學術委員會”的負責人由福建省交通廳廳長擔任,有了新的意義。

新京報:前年,交通部提出了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規劃,這是否與台海隧道的構想有關?

吳之明:我認為,這意味著目前台海通道的研究已經跳出學者圈,獲得國家交通部門的支持。交通部在2005年的這次規劃裏,正式將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並以通道北線(福建平潭到台灣新竹)作為規劃方案繪入全國高速公路網規劃圖。

新京報:這次在福州召開的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被稱作“第一屆”,但是據我所知,此前已經召開過多次研討會。

吳之明:是的,這個專題研討,實際上已經召開了五屆了。第一屆其實是在1998年開的,是台灣大學與清華21世紀發展研究院台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合辦的。這個論證中心,是研究院的領導看到我的報告後於1997年組織成立的,我是主任。

這次福州的會議為什麽叫第一屆,是因為政府介入了,由福建省交通協會和台灣中華道路協會共同主辦。會上成立“海峽兩岸通道學術委員會”,委員會的負責人由福建省交通廳廳長擔任,有了新的意義,所以才叫第一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