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中國外匯體製改革可能有大動作

(2007-02-01 04:45:26) 下一個



在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流動性泛濫加劇的宏觀背景下,今年中國外匯體製改革或有大動作。

權威人士透露,今年我國匯改有望多方麵出手,多管齊下理順外匯供求關係。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擴大QFII額度以及QDII對外投資的範圍,在外匯市場上推出更多金融衍生品等等,這些旨在緩解高順差壓力,抑製流動性泛濫的舉措均可能出台。[相關閱讀:2006央行撲火“流動性” 鏖戰延至2007]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有關“將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的表述,是我國政府在外匯儲備運用上,首次提出的明確說法。“積極探索的方式”可能是在中央匯金公司的基礎上改組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通過發行債券募集人民幣資金,購買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經營。專家認為,此舉有助於從源頭上抑製貿易順差帶來的過剩流動性。

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進一步增加匯率彈性,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這同樣是今年匯製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幅的不斷加大,央行進一步放寬匯率浮動區間可期。

今年將放寬境外機構投資境內資本市場限製。研究擴大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境外機構的範圍,允許其將募集的人民幣資金購匯匯出;推進QFII製度的實施,鼓勵中長期投資者進入境內資本市場。目前QFII獲批額度已達95.45億美元,距100億美元上限不足5億美元,擴大額度已是大勢所趨。 

擴大對外投資。修訂頒布《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大力支持海外直接投資特別是重要產業的並購。進一步擴大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經營機構等QDII對外投資的範圍和規模。 

同時,加快外匯市場發展,為銀行的金融產品創新創造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研究推出人民幣對外幣期權交易和境內無本金交割人民幣遠期產品,鼓勵銀行金融產品創新,滿足市場主體規避風險的需要。

在外匯管理上,將進一步放寬企業和個人持匯、用匯限製;嚴格控製外債過快增長,加強對貿易信貸和外商投資企業資金流入的管理,嚴格監控上述渠道的異常資金流入;重點開展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流入及結匯、貿易收結匯真實性、外資流入房地產、個人收結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投資業務和返程投資等專項檢查;進行專業貨幣兌換公司本外幣兌換業務試點,方便個人小額外幣兌換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