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安:警察與小偷---西行八卦

(2007-01-18 09:28:59) 下一個
               春天裏突發奇想
    我是個有鄉土情結的人。大學在陝西西安讀的,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在這裏度過,從此便把西安當成第二故鄉。幾十年間,經常做夢回到那裏,而且都是畢業,同窗分手之際,依依昔別;將踏上人生陌路,躊躇滿誌又忐忑不安,這同樣的怪夢起碼反來複去做了不下五六次,簡直想去看心理醫生。於是這次專程從外地回陝西探訪,一了夙願。 
   
    選擇了坐火車 當然是為了節約旅行成本,不過當我坐上去的時候,就覺得滿新鮮的,算起來,有20多年沒坐過火車了。以前臥鋪票很難買,我突發奇想要去西安是在那天下午,立馬收拾東西,已是五點多鍾,去售票處居然買到了當晚7點的票,從成都到西安下鋪隻要200元,這是成都吃頓火鍋的數目,近900多公裏路啊,還要翻越噫籲呼危乎高哉的劍門,秦嶺,拿到票覺得有點對不住售票小姐的感覺。 臥鋪車廂很幹淨,人也不滿,睡一覺第二天中午就到西安了,很輕鬆,很安逸。到開飯時間,列車上有手推車兜售份飯,來來回回吆喝,就是沒幾個人買。可能是價錢貴,15元一分,是市麵上5元的三倍,有點鐵路暴利?不過看到飯記起上世紀60年代,國人坐火車圖的是車上的飯,那時大饑餓,隻有火車上供應不收糧票的飯,因此今天多收點算還曆史舊債。
                           
          商洛見聞
   陝南的商洛山區不毛之地也。自古山大林密,窮鄉僻壤,李誌成大軍曾經蟄服於此,我當年下鄉第一次渡洛河時,扶我涉水的父女衣衫襤褸,不能蔽體,我竟誤以為是乞丐。進村後才知道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連年青婦女都露肉,當然不是三點,窮得不堪,有的人家被子像魚網,我房東老兩口用的枕頭是一塊條石,枕頭的一麵,已經磨得像月牙。糧食都被國家公社收走了,折騰光了,每到春荒,餓得嗓子眼裏伸出隻手來。近年,這一帶好像也沒有多少工業,沒開發出來旅遊資源,也沒有陝北的紅色名氣。隻是借賈平凹商州係列小說出了點小名,還有就是造字的倉吉的故鄉(洛南縣),賈平凹可能是得益他老人家的遺傳基因?
      藍田一過就進山,令我驚奇的是遠山近嶺的樹都沒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期還是茂林遍山,大樹椏延伸到公路上來了,遮得影天蔽日。現在到處都插著“保護飛播林”的牌子,樹卻像禿頭上新長出的毛,又稀又短,最讓我想不通的是:沿途2個多小時車程,少說也有七、八十公裏,就是組織人來砍,這漫山遍野的樹也很要砍些時日啊,為利所驅的人竟有這麽大的破壞力啊!!!人定勝天,我算服了!
    另叫我驚心動魄的是321(?)國道上從甘肅出來的超長超重貨車,用黑色塑料布緊緊果著,也不知裏麵是什麽,總不是核武器吧,反正沉重不堪,壓得車都快趴下了,一輛接一輛,占著道在山路上爬,慢吞吞同烏龜差不多,聽說都是開往湖北安徽的,我們的那輛破中巴車一路上龜免賽跑,見車超車,旁邊是絕壁懸崖,有一次迎麵一輛重車衝下來,好像刹不住了,我看那司機的眼瞪得銅鈴般,兩車鼻子差點碰到鼻子了,嚇得全車人同聲尖叫,我的頭發已經立起來了!……啊,上帝,終於停住了,幸免於難啦!
    洛南縣城比當年擴大了10幾倍,以前隻有3分鍾走完的一條小街,現在房子沿洛河兩岸攤開,還建了幾幢高樓,夜裏河兩岸還亮起幾百米的彩燈。大是大了,雜亂無章,好像沒有規劃似的。民風也開化了,女孩子都穿著鑲飾物的牛仔裝,同車的一位洛南美女,坐在我前方,一路同司機兩口子聊天套近乎,滿口土話我一句聽不懂,但不斷有“OK”“YES”跳出來,下車時還“BYE -BYE!”。
    讓我難以接受的事還有:小店裏盛粥的碗底襯了個塑料口袋,大概是趕“一次使用”的時髦,但碗尚可以洗,塑料袋子是根本沒經清潔過的,端在手裏無法下咽。
    翌晨搭了輛公共車下鄉,車在洛河邊走,河水接近幹涸,往日浩浩湯湯的洛河已不見蹤影,到處都是采沙石挖斷的河床,我們的車中途幹脆開下河去,上了對岸。下車後,我沿著河堤步行半小時,尋到到當年的東溝大隊,山口的那棵大樹在風中颯颯作響,像是在向我這遠來的倦客招手。我幌若置身夢中。
        在村裏,見到了青年時代的農民朋友們,如今已都是年過半百之人,子女全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同平原農村一樣,山村裏十室九空,那晚我在縣城設宴,席桌上全是老人和兒童。晚上和夥伴抵腳夜話,這是個最遠到過西安的老實農民,一兒一女都在北京某酒店打工。每年都有錢捎回來,“孝順得太太!(孝順得很)”說起子女,他興奮得坐起來。問他為什麽不像另一個夥伴到北京玩玩?他不屑地說:“娃們在北京打工,又不是在京城當官”。說起農村現在,最好的是兩件事:一是沒有餓肚皮的了,家家都有飯吃了,房裏屯著的糧食都吃不完,還有多餘的賣來零花;二是農民頭上所有的稅費都免了。“現在的政策好!”夥伴為我證實。

      西安:警察,小偷與公廁
     西安變了,但與中國其它城市比,市容變化不大。新建道路不多,主幹道拓寬不夠。值得稱道的是古城牆的修複,彰顯了古都文化,麵積不小的環城綠化帶的建成,改善了環境,造福市民。鍾樓西門一線,新建築全部仿古,氣象巍峨。母校西工大附近以往的荒郊野外,現在是規模很大的西高新區。
    西安靡聲中外的小吃是羊肉泡饃,我天天中午去吃,直吃得嘴裏起泡。還是號稱“中華第一碗”的老孫家味道最佳。還有西工大旁邊一家小館的羊血合羅(音譯,字寫不出來,就是喬麥麵)讓我找回了兒時的感覺。剛出爐的老潼關鏌夾肉也是饃酥肉香,返程前的早晨還去買了幾個帶回家。還有爭做“青年文明號”的602公共汽車,幹淨整潔,售票小姐服務周到,樸素的衣著,純樸的麵孔透出西北人原始的純真,車上電子滾屏上“隻要有一個乘客站著,售票員絕不坐下”,讓我感動得想落淚。
     三天裏,我在城市各處走,尋找舊日的腳印,百感交集,不勝今昔,真個是: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欣喜之中,也遇上了幾件小事,略拂人意。 4月22日(周六日),晨光初照時我就來到了鍾樓,這時人車不多,街麵很安靜。突然平地霹靂,高音喇叭傳來吼聲,我很吃驚,路人也都駐足把目光投向那裏,原來是一輛交警巡邏車開來,上麵的交警用車載喇叭用粗重的陝西話喝令停在路邊的一輛車開走。其後幾天我幾次遇到這種事,巡邏車是奧托,很靈活,可能糾正違章,疏導交通及時,但其負麵效果也是很明顯的:一個城市如果不時響起警察威嚴的喝斥,無疑會造成城市氣氛的緊張與不安。西安的道路很窄,交通擁護,警察的壓力肯定很大,但警笛、警燈、警哨等全世界的城市都是慎用的,西安警察應該另想高招,盡可能靜悄悄執法不擾民。
     第二是公廁。西安市區到處有公廁,方便遊人。有的很幹淨,設施也很新,如鍾樓地下通道的就是。但有相當多的還是旱廁,仿佛無人打掃,使如廁者雖已仰麵朝天,仍然止不住渾身戰粟,因為雙腳還踩在汙穢之中。大殺我古都名城風景也!我建議西安市長和旅遊局長:把改造公廁列為全市第一要務,改旱廁為水廁越快越好!因為無論在哪裏,這件事對外地人外國人太難忍受又印象太深。如果政府財政有困難,可引入民間資金,如今中國許多公廁經營權招標還相當搶手,“公廁老總”並非人人能當得上的!
     第三樁事是小偷。剛來的頭天晚上,就有好心的當地人提醒我夜晚別去偏僻的地方散步,治安有些亂,人很野蠻。還好我不是那種到一地鑽小胡同找樂的人,西北民風粗獷,文武盛地嘛,早知道的。但沒料到4月23日就遇上了。中午11時許,我在鼓樓下散步,被三個小偷盯上了,他們呈三點式在我身前後,三番五次掏我的包,最後割斷了我數字相機的掛索,被我大聲喝止,才揚長而去。因為手機沒充上值,周圍又找不到電話報警,隻好忍氣吞聲而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席琳 回複 悄悄話 西安(鹹陽)有三怪:警察、小偷、元氣袋。

沒有被扁,算您走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