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 狼圖騰 的思考

(2007-01-26 09:15:30) 下一個

舊文 
對 狼圖騰 的思考

十多年前,有以河殤為代表的對黃色文明和藍色文明的比較和思考,並最終導致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群眾運動。
盡管十多年來,我們仍不乏對中華文明的探討和思考,但是就思想的尖銳性,深刻性而言,我認為,狼圖騰是一部絕對值得注意的作品。

作者薑戎,既有深刻的學養,又有足夠的生活體驗,精思三十餘年,而成此書,當有可觀。

薑戎這個名字,薑,我個人推測是來自於黃帝的姓氏,作者自命為黃帝的哲嗣也;戎,則是對黃帝,乃至炎黃子孫的遊牧根源的揭示和張揚。

與作者名字相應,狼圖騰 整書的主題是力圖揭示,恢複中華民族的遊牧精神,而力陳農耕精神之弊。這是具有很深刻的現實意義的。

長期以來,人們大多認為漢民族的文化就是農耕文化,但是,讀完這本書後,就能了解,遊牧精神其實也是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推而廣之,人類所有民族的精神裏麵都有這種遊牧的成分。

作者對中國曆史用這種新的文化觀點進行了重新的解釋。最終得出一個新的結論:所謂的外來的野蠻民族的遊牧精神其實是給過熟的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以良性的刺激和改造,而不是像正統的漢人修史書裏麵所說的遊牧民族以野蠻破壞成熟的農耕文明。這個結論或許顯得有些激進和難以讓許多人士接受,但是卻尤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但是就人均而言,卻難言是一個經濟強國。個中緣由,我早就指出,應該歸結於人口的素質和作為人口總體素質總和的文化先進程度。

目前的中國可以成為輕工業產品的製造大國(同時也是資源消耗大國),但是卻不能具備製造精密機器和大型軟件的能力,中國的文化作品,在世界上也不具備大的影響力。這後麵所反映的,應該還是中國人本身在本土大陸背景下的創造能力的欠缺。歸根結底,我們在反思社會經濟發達程度,政治文明程度和製度先進程度的同時,應該最終反省並思考所有這些事物的創造者-中國人的思維空間和文化空間。
中國目前正處於人均GDP從1000美元過渡到3000美元的社會轉型時期,與經濟的飛速發展相並行的,卻是新文化的缺失和自然資源的掠奪性應用。

新文化的缺失,可能導致這場經濟騰飛最終不能實現中國民族再造輝煌的夢想。
自然資源的掠奪性應用,則直接導致中國人生活空間的惡化和經濟發展的不可延續。

另外,如果我們的文化,政治,製度,公民素質等不能與經濟齊頭並進,我們的國家所創造的經濟奇跡可能會在短期內成為故事,我們的國家也將會如同拉美國家巴西,阿根廷一樣,最終成為為國際資本和本土精英,買辦階級聯合統治的廉價勞動力輸出國,低附加值產品製造國和商品消費的巨大市場。
所幸的是,中國人是一個具有巨大生命力的民族,當國家的統治層不能也不願為這個民族貢獻好的文化,製度,政治的時候,總是有一些民間的力量能夠成為關鍵時刻的中流砥柱。薑戎先生窮半生之心力而成的大作,不能不說是其中一根非常突出的柱石。

我深為作者的遠見卓識而感動,盡管對本書中的一些具體觀點,尚不敢稱同。筆者是湖北人,深受楚文化之熏陶,我各人認為,中國新文化的確立,還不僅僅是對遊牧文化的重新發揚,而應該是建立在對中國各地域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都予以充分的開掘的基礎之上。

以湖湘文化為例,我們不難發現在傳統的農耕區域如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人們也大多富於革命精神和開拓的勇氣。

以筆者的故鄉黃岡言之,不僅曆代以來,社會領域的革命家不乏其人(明末徐壽輝,清末辛亥革命者,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諸多將帥),而在意識形態領域,科學技術界也有很多敢於大破大立的人(熊十力,李四光,殷海光,徐複觀,陶希聖等)。而這些人都是出自於農耕區域的。

這也就是說單純的用農耕區域和遊牧區域來區分人的性格和文化還有些欠偏頗的地方。

諸如此類的細節上的不敢苟同之處,還有不少。依筆者所見,作者畢竟還缺乏一種全球性的視野,國學的功底可能也有欠缺的地方。但是,畢竟本書是近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思考的有力度的作品。能思考這個問題,並以一種文學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本身這就是一種難得的創造。
這本書的問世無疑將帶來一個新的思潮並將對中國新文化的最終建立作出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