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悟性

(2007-01-25 16:42:44) 下一個
中國人的悟性 雲門


--------------------------------------------------------------------------------

  西方人善邏輯推理,中國人講究悟性。

  在中國人看來,如果一個聰明人,必然悟性好。比如讀古書,如果沒有悟性,就很難讀懂。因為中國的古文本來就故意寫得晦澀難懂,不知所雲,而且不加句讀,仿佛是作者故意和讀者捉迷藏,隻有這樣,才能讓一般人看不懂,才顯出作者學問的高深。於是隻有那些悟性好的,才能夠猜出個大概。於是就寫成注和疏,讓悟性差一些的來讀。而一般的教書先生,當然悟性不怎麽樣,隻有讓學生照本宣科死記硬背。偶然一兩個悟性好的,突然有一天咂摸出味道來,於是這人就出人頭地了。

  靠著個人悟性讀書做官的人,必然心領神會的能力強,於是產生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中國官僚文化。在官場做事說話,似乎沒有一定的章法好依。比如送禮,送多少,怎麽送等等,更是沒有一個公式。但在暗處,卻有一些規則左右這這些行為準則。隻有靠了悟性,才能感覺出來。於是在中國,隻有真才實學而缺乏悟性的人做官是不行的。於是官場的水就越來越深不可測。

  悟性雖好,但不是人人都有。邏輯推理則不同,它有一定的章法,人人可以學習,就容易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積累知識和智慧,從而可以將智慧傳遞下去。這種依靠方法而不僅僅靠個人智慧的思想,使得科學不再神聖,而成為大眾文化。當然,合理的方法可以是由悟性極好的人來製定,但有了這些看似生硬的方法,絕大多數的人通過學習,也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研究。從而使科學走向一個新的高度。所以,西方不是僅僅依靠了牛頓和愛因斯坦,這些偉人僅僅是給了科學這個巨人一個骨架,而血肉是有千千萬萬個人來充實的。

  而悟性則不同,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極其私人化的東西。隻能靠自己咂摸,不能夠向他人學習。於是,隨著一個人的死亡,悟性就不複存在。所以如果沒有形成一套方法,悟性不能積累,不能傳代。中國可以零星的出現一兩個悟性極好的人來做些漂亮的事情,但不能積累為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方法。新一代的人,隻有從頭開始領悟。所以中國可以出現一個張衡,製造一件地震儀;可以出現一個諸葛亮,造一些木牛流馬。然而,他卻沒有把他的思維方法傳遞下來,從而智慧得不到的積累。到如今這些除了給說書人的故事增加一些神秘感之外,隱藏在後麵的原理則成了天方夜譚。更有典型意義的是曹衝稱象的原理,實際上就是西方的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則將他在洗澡時悟出的道理形成了一個原理,並被廣泛應用。而在中國,曹衝稱象僅僅被作為道德故事來傳頌,其隱含在後麵的定律卻被忽略了。這也許就是為什麽在中國的古老曆史長河中,常常會出現零星的科技成就卻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體係的原因。

  在中國,一些悟性好的人,即使整理出了一整套方法,也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就是師傅不會輕易交給徒弟,而讓徒弟先幹上三年掃地倒水的活。徒弟隻有偷偷的咂摸和學習。師傅為了不讓學生把自己的全活學去,還故意把自己的技藝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比如武功套路,即使整理成了文字,也是艱深異常,盡量把秘訣藏在艱深難懂的詩句裏麵。隻有悟性好的子弟,在無數的摸索中,才能突然悟出其中的道理。這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無疑使得智慧的傳遞又慢了許多。

  雖然不顯著,但悟性也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提高。所以中國人往往把個人的經驗看得很重要,富有經驗的老人往往會得到尊重。也使得中國人注意個人的修行和工夫的培養。像現在又時興開來的大茶壺倒水的工夫,可以從客人的後麵遙遙的把水倒進小小的茶杯中,不但落點要準確,而且要及時收住,才不至於使茶水濺在桌上。這侍應生除了需要長期的訓練,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的境界。要知道,在軍閥時代,如果一失手燙了團長心愛的姨太太,輕則丟了飯碗,重則會丟了性命。所以要比現在的體操失手率還要低才行。正是這種文化,使得中國產生了無數的基於個人技藝的"絕活",但卻沒有產生科學體係。

  而西方人則不會費這些工夫,而是用"科學的方法"製造一個加了控製的水龍頭,把定了尺寸的杯子,放到水龍頭的下麵。一按就是一杯,不多也不少,如售飲料的機器一般,人人都會使用。雖然少了美感,但卻省下了侍應生數年的培訓時間。其社會效益卻是顯著的。

  然而,西方的方法有時也顯得過於機械。比如,西方的醫學,把人解剖開來,一點一點的研究。心髒壞了,就換一個心髒。腎出了問題,就引出一個旁路,讓血液經過一個起到腎髒功能的機器,來過濾血液。這就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哲學。而中醫則把人的身體看作是一個整體,講究人天合一。企圖用把脈來判斷出全身的病痛。而且頭痛不見得醫頭,也許是對腳部進行針灸。這就全靠了醫生的悟性和經驗,而不像西醫靠了機器來判斷,隻要是經過培訓的醫生,水平相去不甚遠。所以,神秘而難以操作的中國醫學體係,仍然讓講究方法的西方人看作是一個謎團。

  這樣看來,東西方的哲學思想都存在著缺陷,是兩個極端。西方人是從小到大,先把複雜整體活生生地分割成個體,使得操作性增強,但卻失去了整體美。而中國人是試圖首先找到整體和生命的真諦,使得問題玄奧無比,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就不難解釋佛教在中國的盛行。也許反過來,是佛教的盛行使得中國異常的注重悟性,而忽略了邏輯和方法。到了現在,把崇尚悟性推到極點,也許就是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宗教仍然盛行的原因。

(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