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另一種老照片中的朝鮮戰爭 薩蘇 2007-02-07 08:07:14
抗美援朝,是我們對“朝鮮戰爭”一個鮮明的印象,我們熟悉那個時期的黃繼光和楊根思,彭德懷和鄧華,以及長津湖畔冒雪進擊的誌願軍。日前,筆者在日本買到一冊日本作家新莊哲夫所著《朝鮮戰爭》,文章內容並無太多新意,但是其中插圖,采用了各方提供的照片,有些卻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不常注意的角度審視這場戰爭留下的影子。
且讓我們隨著這個曾在朝鮮為美軍做過翻譯的作者的目光,來看一下這場戰爭吧。

參加朝鮮戰爭的英國兵。英國人是時時刻刻忘不了“幽默感”的,這是他們在用繳獲的北朝鮮製斯大林像和金日成像表達自己的武功,注意畫像的麵孔都被刮去了。

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度準備武裝國民黨軍進入朝鮮作戰,這是討論此話題時插入的國民黨軍照片,左邊的是國民黨軍元老何應欽,右邊的是後來因為兵變事件被長期監禁的孫立人。

南朝鮮的軍官在酒後唱歌,讓大家想起什麽沒有?沒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殖民地時期日本訓練出來的偽軍。所以,朝鮮戰爭打響後,北方一度勢如破竹,那倒也不全是金日成厲害,南方的這些搖身一變的偽軍不太得民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美軍審問北朝鮮被俘的女性戰士

美軍侮辱北朝鮮被俘女兵,美軍中的士兵以尋開心的理由照下來的照片,成了如伊拉克虐囚一樣的鐵證,讓美國在自己提倡的人權話題麵前不能不感到難以解釋。

誌願軍活捉美軍俘虜

誌願軍押送中的美軍俘虜,大家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按照作者說原因在於這些俘虜早已了解了誌願軍的俘虜政策,是為了拍照片重新走一次的,所以自然表情輕鬆,隻有小戰士一副嚴肅認真。

遣返的美軍俘虜,這一身不倫不類的打扮,倒是真切地反映出了美國大兵急於回家的興奮心理。-- 不過誌願軍戰俘營的優待和“思想工作”並不是白做的,大多數美軍戰俘回國後都成了鐵杆的親華派,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國後都受到了麥卡錫主義的迫害。

墨西哥畫家狄亞格.裏維敕反映朝鮮戰爭的作品,據說他是個左翼畫家,但是他筆下的毛公,還是看著和我們平時的印象大相徑庭。

北朝鮮的會議照片,從左到右依次是北朝鮮婦女團體負責人鄭愛,衛生人民委員許哲淑,金日成和外交人民委員樸憲永。令人嗟歎的是身為南朝鮮共產黨領導人的樸憲永,在不久後死於北朝鮮的黨內鬥爭。

共產黨的外交活動,金日成和胡誌明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字,但是他們之間會見,而旁邊沒有我國某領導人的照片,就比較罕見了。

麥克阿瑟在巴丹號飛機上,他曾親乘此飛機到鴨綠江上空觀察 – 這是這位在菲律賓登陸時為了拍照片帶司令部全體成員反複趟水的美國將軍的又一次作秀而已,對戰爭毫無影響,該掉進中國軍隊的陷阱,照樣掉進去。不過,這張照片,倒是難得的一張自然之作,這裏,麥帥的表現更像他自己,而不是新聞中那個所謂的戰神。

北朝鮮的遊擊隊,穿得這樣好顯然是為了擺姿勢照相,不過也可看出其中還有女軍人,表現出了全民皆兵的氣概。

美軍的直升機駕駛員和北朝鮮的聯絡女軍官,難得的雙方相處融洽的一幕。這是1951年7月雙方在開城第一次談判的場景,這個女軍官因為第一次坐了直升機興奮不已。

這好像也是個北朝鮮軍官,軍服是不錯的,實際上這位是南朝鮮的“北派工作員”,俗稱南朝鮮特務的便是。朝鮮戰爭開始後,南朝鮮先後向“敵後”派遣了一萬三千多名工作員,其中損失八千,時間從五十年代延續到八十年代。

參加停戰談判的中朝方代表,從左到右為謝芳少將,鄧華中將,南日大將(朝),李尚趙少將(朝),張平山少將(朝)。值得一提的是張平山少將原來是八路軍平西根據地的手槍隊長,我在《八路來請小刀韓》一文中,提到他當時進入北平城執行任務的經曆。

耐人尋味的一張照片,美軍重新占領漢城後,漢城居民中頗有人掛出了風馬牛不相及的青天白日旗,詢問的結果。一些朝鮮老人說,他們雖然是朝鮮人,也是中國的藩屬,所以。。。
還有一些照片,如土耳其旅的亮相,沃克將軍之死等,因為篇幅限製,以後有機會再貼上來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