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波爾多,Medoc的酒莊

(2007-01-08 03:37:19) 下一個
梅道克地區(Medoc)的酒莊分級製度
法國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說無出其右者,波爾多和勃艮的則是法國葡萄酒的驕傲。在國內,一提到法國葡萄酒,大家恐怕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波爾多。中世紀的古堡、美麗的葡萄園和種植在葡萄園周圍的玫瑰,構成了波爾多傳統而寧靜的田園風光。梅道克地區位於波爾多內,吉倫特河的左岸鄰近入海口的地方,共有14,161公頃葡萄園,是最能夠代表波爾多葡萄酒風格的子產區。

對法國葡萄酒有一些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法國葡萄酒分為4個級別,日常餐酒(Vin de Table),地區餐酒(Vin dePay),優良地區酒(Vin Delimites de Qualite Superieure/VDQS),法定產區酒(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AOC)。這是法國法律規定的葡萄酒等級,在梅道克地區,除了法律規定的AOC等級之外,對於一些具有悠久曆史、較高的聲望和堅持生產一貫高質量葡萄酒的酒莊,另外給與一些具有官方色彩的等級。這些等級的產生有的比AOC製度還要早,開始隻是為了商業目的,作為標定價格的尺度,後來則更多的是一種對於酒莊質量的肯定。最主要的也是最為人熟知的梅道克地區的2個大分級係統,一個是等級酒莊分級(Grand CruClasse或Classified Growths),包括了梅道克最頂尖的60個酒莊,和中級酒莊分級(CrusBourgeois)包括了400多個生產質量高但是中等價位葡萄酒的酒莊。

等級酒莊(Grand Cru Classe)

梅道克地區對於酒莊的分級可以追溯到1663年,當時的目的是以擁有最高質量、最高聲望、最高價格的酒莊為基準,標定波爾多地區葡萄酒的價格。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侖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酒莊進行分級。這可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莊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博覽會的勝出者隻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委托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1855年4月18日,Syndicat ofCourtiers根據當時波爾多各個酒莊的聲望,和各酒莊葡萄酒的價格,確定了58個酒莊,命名為頂級酒莊(Grand CruClasse)。他們將所有酒莊分為5級,其中有4個1等酒莊(First Growths、Premier Grand CruClasse或Premiers Crus),分別為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Brion, Chateau Margaux。12個2等酒莊(Second Growths或DeuxiemesCrus),14個3等酒莊(Third Growths或Troisiemes Crus),11個4等酒莊(FourthGrowths或Quatriemes Crus)和17個5等酒莊(Fifth Growths或CinquiemesCrus)。這個分級裏麵隻包括梅道克地區的酒莊,唯一例外是格拉夫地區(Grave)的酒莊ChateauHaut-Brion,名列頂級1等酒莊的行列。在確定等級酒莊名單之初,同一等級內的酒莊也是有先後之分,但是這個做法遭到了廣泛的批評。不得以,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Courtiers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去了一封信,說明在同一等級內沒有先後之分,商會於是對名單進行了修改,同一級酒莊內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才將此事平息。

自從1855年後,酒莊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有的酒莊被分割,有的酒莊被合並,而定級從來沒有做過相應的修訂。1973年,終於對等級酒莊進行了一次修訂,無論酒莊是否更名易主,分割或合並,均保持最初評定的等級,唯一的例外是Chateau MoutonRothschild,在主人菲利浦男爵幾十年的努力下,從原來的二等酒莊晉升為1等酒莊。此時,1等酒莊的數量增加到5個,這5個1等酒莊就是人們常說的“波爾多五大酒莊”。由於很多酒莊由於遺產造成產權分割,此時的等級酒莊已經增加到61個,其中1等5個,2等14個,3等14個,4等10個,5等 18個,保持至今沒有變化。

中級酒莊(Crus Bourgeois)

在1855年分級製度時,雖然包括了吉倫特地區大部分酒莊,但是還有些小酒莊名聲不夠大,生產的葡萄酒價格不夠高,所以沒有被列為等級酒莊。1855年後,梅道克地區又有了很多新生酒莊,因此1855年的分級製度對於梅道克地區已經顯得不完整了。到了1932年,對444家質量較好而沒有列入等級酒莊的莊園進行分級,列為中級酒莊(CruBourgeois)。現在在梅道克地區下麵的8個AOC名號裏麵有超過400家的中級酒莊,這些中級酒莊年產量占到整個Medoc地區產量的一半。

Bourgeois這個詞從12世紀開始已經出現了,那時的的波爾多慢慢發展成為一個批發商人雲集的商業城市,在那裏出現了被稱為Bourgeois(可以翻譯成為中產階級)的一群人。在英國統治時期,這些所謂中產階級設法繼承了他們在封建時代就有的特權,百年戰爭以後,法國人恢複了統治,中產階級又再次得到皇室的許可,繼續享有他們的特權,包括可以配劍,可以擁有領地。經過數個世紀從事國際貿易,這些中產階級開始在波爾多大量購置地產,並在後來波爾多葡萄種植和釀酒產業裏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現在Bourgeois作為中產階級,一個人群的等級已經不複存在了。經常能夠看到這個詞的地方,就是在法國波爾多的梅道克地區葡萄酒中的CruBourgeois等級。他時常會出現在Medoc地區葡萄酒的標簽上,在我眼裏,這個詞往往意味著比較便宜的好酒。在國外,普通的CruBourgeois的葡萄酒,一般在15美金左右,名氣比較大的,價格在22到25美金之間,但是很多CruBourgeois的酒質量可以與等級酒莊(Grand Cru Classe)的酒媲美了。

Crus Bourgeois這個概念有兩個來源,一個是1932年的CrusBourgeois分級。在1930年到1932年,波爾多商會(Bordeaux Chamber ofCommerce)和吉倫特省農業委員會(Gironde Chamber ofAgriculture)聯合成立了一個機構,對444個Medoc地區的酒莊進行普查和評級,這444個酒莊就是第一批使用中級酒莊的名稱的酒莊。當時評定的中級酒莊之中可以分為3個級別,其中Crus Bourgeois Exceptionnel為最高級有6個,其次是CrusBourgeois Superieur,有99個酒莊,其他為Crus Bourgeois。

另外一個是在1966年和1978年擬定的CrusBourgeois名單。由於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和經濟危機的危害,1932年時的中級酒莊已經有四分之三不存在了。1962年,Medoc地區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做梅道克中級酒莊聯盟(Federation of Medoc CrusBourgeois),開始重新評定中級酒莊,並且為配合中級酒莊名單的確立舉辦了首次中級酒莊品酒比賽。大部分1932年被定為CruBourgeois的中級酒莊都是中級酒莊聯盟的成員。多年以來,很多在1932年沒有被定為中級酒莊的酒莊,由於對質量的一貫努力,也要求聯盟將它們劃入中級酒莊的行列。另外一些在1932年被定為中級酒莊的,後來沒有歸入聯盟,也要求聯盟保持它們的中級酒莊的名份。現在,中級酒莊聯盟獨家控製著“CruBourgeois”這一名稱的使用權,而且堅持一個酒莊要達到一定標準才能夠被批準加入聯盟,以保持其質量的一貫性。這個標準包括,需要擁有至少7公頃土地,位於Medoc地區8個AOC之一,在自己的酒莊內生產葡萄酒並存儲、陳年。時至今日,各個中級酒莊裏,所擁有的葡萄園麵積從7到177公頃不等,總和超過7000公頃,產量達到整個Medoc地區的一半。

中級酒莊聯盟致力於對於CruBourgeois的名稱、名譽、和特權進行保護,1973年,聯盟按照法國農業部1972年通過的一項法令試圖讓CruBourgeois成為官方認可的等級。但是在1976年歐洲共同市場規定下,隻允許在標簽上使用CruBourgeois。1989年,梅道克中級酒莊聯盟向法國國家產業所有人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Ownership)申請注冊“CrusBourgeois”這個名詞作為所有中級酒莊可以使用的詞匯。但是由於沒有得到國家立法承認,現在CruBourgeois還沒有實際的法律意義。

中級酒莊從1966年起,舉行品酒比賽,在1966、1978、1985各舉行了一次,從1985年起以後每年都舉行一次。中級酒莊品酒比賽有中級酒莊聯盟和梅道克地區葡萄生產委員會發起並組織,每年邀請大約300名評委,其中有奉酒員、飯店老板、銷售商、葡萄酒記者、品酒家等與葡萄酒有關的專業人士。每個酒莊提供3個年份的酒作為評比用,獲勝的酒莊可以將酒莊的名字刻到一個獎杯上,保留這個獎杯1年,並在下一年的比賽時將獎杯帶回來。這個獎杯的形狀是一個大號的Tasting Cup,這是在波爾多用來觀察葡萄酒顏色和澄清度的傳統工具。

以下是90年至99年每年獲勝者的名單

1999 : Château d'Escurac, Médoc
1998 : Château Ramafort, Médoc
1997 : Château les Ormes de Pez. Saint-Estephe
1996 : Château Pibran, A.O.C. Pauillac
1995 : Château Poujeaux, A.O.C. Moulis en Médoc
1994 : Château Les Ormes de Pez, A.O.C. Saint-Estèphe
1993 : Château Pibran, A.O.C. Pauillac
1992 : Château Le Crock, A.O.C. Saint-Estèphe
1991 : Château Poujeaux, A.O.C. Moulis-en-Médoc

等級與商業利益

2002年1月12日,美國葡萄酒雜誌<<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報道了中級酒莊將要進行重新評定的消息。法國農業部終於要給中級酒莊確立法律地位,從而改變以前所有Medoc酒莊的分級均非官方的法定分級這一現實。

法國除了AOC製度外,對於酒莊的分級以前均沒有任何法律方麵的保證,一般是地方商會或者葡萄酒行會進行的。當然象1855年的分級具有那麽就遠的曆史和非常高的聲譽,也有半官方的色彩。不過,這些分級製度的根源還是與市場運作的要求有關聯,可能這就是一直沒有法律認可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認的事實是,150年來,波爾多乃至梅道克地區葡萄酒的所有榮耀,幾乎都集中在這些等級酒莊(Grand CruClasse)上。雖然具有一貫的高質量,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1等酒莊新年份的酒一般都要在150美金甚至更高,等級酒莊的葡萄酒一般來說都要在40塊美金以上。那些對葡萄酒進行投資的人,無一例外的將目光集中到“五大”、“超級二等酒莊”上麵。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中級酒莊無論酒有多好,質量好的中級酒莊完全可以與3、4等的等級酒莊一爭高下,但是價格一般不會超過25美金,拍賣會上極少有可能見到中級酒莊的身影,更不要說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了。而更慘的是那些沒有等級的普通酒莊,生產普通的AOC級葡萄酒即使質量再好,也經常麵臨很難賣出去的尷尬境地。長此以往,這些沒有列入等級的酒莊,大有被餓死的危險。這次要對中級酒莊進行重新評定,也算是法國農業部希望解決中級酒莊的艱難處境的方法。中級酒莊聯合會主席DominiqueHessel,是這次重新評定的評委之一,他自認為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看來如此舉措是否能夠改變中級酒莊的尷尬境地也是未知數。

對於酒莊的評級,我個人以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那些一貫堅持高質量酒莊的聲望,保證了他們的利益得以讓他們有信心對質量進行長期不懈地堅持。這方麵考慮,150年來,等級酒莊的位子幾乎沒有什麽變化,也是應該的。試想一下,如果等級酒莊每年變更一次,反而沒有宣傳的效果。凡是都有反麵,對於沒有被評定等級的酒莊,就可能造成他們對質量“放羊”的思想,或者讓他們麵臨低收入問題。但是能夠研究一下他們等級製度的利弊,取其精華能夠為我所用,對於我國的葡萄酒發展還是有所補益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