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靈魂的神秘旅程--第五章

(2011-10-25 11:11:52) 下一個
靈魂的神秘旅程

(摘自聖恩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的著作)

人生隻是轉瞬即逝的一刻

從無可追憶的年代以來,生物在不同的星宿上,在不同的生命種族中,乘著物質能量提供的軀體之車漫遊整個宇宙。物質主義的生活包括了一連串的活動和反應。這活動和反應就象一卷長長的膠卷,一生隻不過是整個活動與反應在一刹那的展示而已。嬰孩的呱呱墜地,便意味著他那特定的身體是另一組活動的開端;而老者的壽終正寢,則意味著一組活動反應的終結。

《聖典博伽瓦譚》(3.31.14)

軀由君擇

憑藉欲望,生物創造著自己的身體,主外在的能量提供給生物一個完全合適的形體。老虎喝其他動物的血,因此,藉著神的恩賜,物質能力便給生物提供一頭老虎的身體,便於他享用其他動物的血。

《聖典博伽瓦譚》(2.9.2)

死亡就意謂著忘記你的前生

人死後,便忘記一切與現存身體有關的聯係。晚上睡覺時的經驗跟這有些相似之處。睡覺時,便會完全忘記自己的身體以及和這個身體有關聯的所有的事情,雖然這樣的遺忘隻是幾個小時的短暫光景。而死亡不外乎是幾個月的睡眠而已,通過這數月睡眠,生物便獲得了另一軀體的牢寵,而這軀體便是自然定律根據我們的欲望所賞賜給我們的。

因此,隻須在此身軀尤在之時改變一己的意願即可,故而有必要在現時的人形中接受訓練。這種訓練可以在生命中的任何時期進行,甚至在臨死前的幾秒鍾,但一般做法是從幼年開始便接受訓練。

《聖典博伽瓦譚》(2.1.15)

靈魂最初得到的是人的形體 

生物原來是靈性的個體,但當他欲求享樂這物質世界時,便墮下塵世。我們生物首先獲得的是人的身體,但逐漸地,由於他墮落的行為,便至低級的生命:動物、植物和水族。通過循序漸進的進化過程,生物再一次得到人類的生命,便獲得了另一個脫離輪回過程機會。如果他再度錯過了這一人類生命形式而未能明白自己的真正地位的話,他便要在各種類型的身體中重複生死的循環。

《聖典博伽瓦譚》(4.29.4)

現代科學家不懂輪回的科學

現代的科學家完全不懂輪回的科學。這些所謂的科學家並不想為這些事傷腦筋,因為倘若他們真的思考這個精微的命題及生命的疑難,他們將會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黑暗的。

《聖典博伽瓦譚》(4.28.21)

對輪回的無知是很危險的

現代文明基於舒適的家居生活,此乃最高水準享樂,因此在退休後,人人都期望能過安逸的生活,如能有個裝修完善的家並伴有賢淑的妻子、聰明的孩子等,並希望自己能在這樣一個安逸的家庭裏永遠生存下去。高級的政府官員們至死都緊盯著他們那高高的職位。他們做夢也沒有想過,亦不願意離開家庭的舒適。物欲熏心的人為這些幻覺所束縛,為了更進一步提高生活的舒適程度,訂下了很多計劃。可是突然間殘酷的死亡毫不留情地來臨了,這些大計籌謀者的意願乃化為泡影,並迫使他放棄現有的身體,接受另外的一個。根據所從事活動的報應,這些籌謀者會被迫接受八百四十萬生命中的另一種身體。

在下一世,一個極度依戀家庭安逸的人,由於一生的罪孽,通常會被貶到低等物種的生命裏。這樣,人體生命所有的精力都白費了。為了避免浪費人體生命的危險,不去依附虛假的事務,人應在五十之年或更早對死亡提高警戒。原則是人應該認識到,盡管還未達到五十歲,死亡警告的存在是當然的事。因此,在生命的任何階段,人都應為更好的為來生作好準備。

《聖典博伽瓦譚》(2.1.26)

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死亡時,以五種元素——土、水、火、空氣及以太——組成的物質身體,便會腐爛,這些粗糙的物質便會變回基本的元素。或者正如基督教《聖經》所說:你本是塵土,乃要歸於塵土。在某些社會裏,人死後,軀體要被火葬,在某些社會身體則被土葬,更有別的社會,身體則會拋給動物吃。在印度,印度教徒死後便火死,身體變成灰燼。灰燼隻是泥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基督徒將軀體埋葬,軀體在墳墓裏過了一段時間,最後還是變成了塵土,這隻不過是象灰燼一樣,是泥土的另一種形式,至於另外一些社會,就在印度的襖教團體,他們屍體不火葬也不土葬,而是拋置給禿鷲,禿鷲會立即到來吃食身體,到最後身體便變成糞土。因此,無論是什麽情形也好,我們這樣注重說理和清潔的美麗之軀,到最後不是變成糞土,就是化為灰燼或一把塵土。死亡來臨時,根據生前的活動,那較精微的元素(心意、智性、假我)便帶著這微小的粒子靈魂,進入另外一個身體或去受苦或去享樂。

《完美之路》(第101頁)

輪回與占星術

天文學上計算星座對生物的影響並不是迷信,而是真實的,在《聖典博伽瓦譚》證實了這點。每個生物都受到物質定律的支配,就如市民受到國家法律的支配一樣。很明顯,我們會遵守國家的法律,但物質自然的法律,由於它的精微,卻不能被我們粗糙的感官所察覺。

自然律法是這樣的精微,以致我們身體的每一部位都受到某些星象的影響,因為在這些天體的影響操縱下,生物便得到身體去活動,以完成他的囚禁期限。因此,人的命運可能藉著誕生時星座的位置得以探知,一個淵博的科學,濫用一門科學並不能使這門科學變得一無用處。

這些星象影響不是人為意願的創造,而是至尊主屬下的一些更高管理部門的安排。當然這些安排是根據生物的善事惡行而定的。就此,生物的虔誠活動便很重要。隻有通過虔誠的活動,一個人才能得到巨大的財富、良好的教育和美麗的外貌。

《聖典博伽瓦譚》(1.12.12)

(編者按:文中所述淵博占星學家意指一個完全認識韋達星象科學的人。相形之下,現代流行的星相學隻是錯誤百出,愚蠢的感情用事而已。)

你的思想創造你的一個軀體

現代科學以電視為手段,借著空中媒介能將圖象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業以證明,以太存在著精微的形體。《聖典博伽瓦譚》是從事巨大科學研究工作強有力的基礎,因為它解釋了精微形象是如何從以太元素中產生出來的、這些精微形象有什麽特點和活動以及空氣、火、水、土這些可觸知的元素是如何從精微的形象中產生出來的。思想情感和意願等思維活動和心理活動,也都是以太存在中的活動。

《博伽梵歌》提到人在彌留之際時的思維狀況是下一生的基礎,這點在《聖典博伽瓦譚》裏多處都有證實。一有機會,思想上存在的東西便會變成實質的形象。



《聖典博伽瓦譚》(3.26.34)

為什麽有些人不能接受輪回這一事實?

死後還有生命,也有機會從生死循環的圈子中解放出來,而獲得永生。但因為從太初以來,我們便已經習慣了接受一個接一個的身體,因此要我們想象生命是永恒的便是十分困難的事。如果真有永恒生命存在的話,那這生命也一定是令人厭煩的。譬如,一個吃著苦藥的病人,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進食和排泄都在床上,便會感到生命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會想,還是讓我自殺吧。同樣地,物質主義的生活也是這樣的悲慘,接受虛無主義或非人格主義的哲學,試圖否定自己的存在,把一切都化為烏有。事實上,把一切都化為烏有是不可能的事,也沒有必要。在物質狀況下,我們有這樣多的煩惱,但當我們脫離了物質狀況後,我們便會找尋真正的生命,永恒的生命。

(《琨緹皇後的教導》第107頁)

隻要再多活幾年!

業報是使這個軀體舒適或不適的功利性生活之和。我們實際有著這樣的經驗,一個瀕臨死亡的人,他會哀求醫生給他機會再多活幾年,以便能完成他的計劃。軀體毀朽後,他的計劃便毫無疑問地由心意、智性和假我組成的精微軀體帶著。他能在至尊主,居於心中的超靈的恩慈下,獲得另一次機會。居於物質自然賜予的車乘中,並在心中的超靈提醒下,在下一世,從超靈處,人得回憶處,便開始進行他前生的計劃。生物便在整個宇宙中苦苦掙紮,以完成他的計劃。

《聖典博伽瓦譚》(4.29.62)

不施手術的變性術

人根據在死亡時想著的情景,得到下一世的誕生。一個人若過分依戀妻子,很自然在死亡的時候便會想著妻子,這樣下一世,他便會得到一個女性的身體;同樣,如果一個女人在死亡的時候想著丈夫,在下一世她自然會得到一個男性的身體。我們應該時常記著,如《博伽梵歌》中記載的,粗糙和精微的物質身體都隻是衣裳,是生物的襯衣和外套而已,當男人或是當女人,都隻不過是身體的衣著罷了。

《聖典博伽瓦譚》(3.31.41)

夢境和前生

在夢中,我們有時看到一些現時這身體從未經驗過的東西。有時在夢中,我們卻以為是在空中飛翔。這些印象遺留在心意之中,而且有時候會突然湧現出來;就好象在水底深處進行的發酵一樣,有時會在水麵以水泡的形式展示出來。有時,我們會夢見自己來到一處在這一生從未經驗過或者從不認識的地方,這證明在過去的一生我們曾經驗過這回事。這些印象保留在我們的心意中,且有時會展示在夢中或在腦海裏。結論是,心意是不同的思想和經驗的儲藏庫,儲藏著我們的經驗和思想。所以,從一生到另一生,從前世到今世,從今生到來世,是一串一串的鏈鎖。

《聖典博伽瓦譚》(4.29.64)

昏迷和來生

極度專注於物質活動的人,會十分依附物質的身體,即使在死亡之際,他還是想著他現今的身體,以及跟這個身體有關聯的親屬。因此他便仍舊沉緬於生命的軀體化概念,其沉緬程度之深使他在死亡之際,也不想離開現有的身體。有些時候發覺一些人在死亡降臨、放棄身體之前,會停留在昏迷的狀態中很多天。

一個人可能會享有首相或總統的身體,但當他明白到他要被迫接受一隻狗或一頭豬的身體時,他便不情願離開現今的身體。所以在死亡之前,他便幾天停留於昏迷的狀態中。

《聖典博伽瓦譚》(4.29.77)

鬼魂和自殺

由於嚴重的罪行,例如自殺,鬼魂便連有形的身體也沒有。人類社會裏有些鬼魅性格的人,其最後憑借的庇護,就是自殺,無論是物質上的自殺或是靈性上的自殺。物質上的自殺使人失去有形的身體,而靈性的自殺則使人失去個別的身份。

《聖典博伽瓦譚》(3.14.24)

假象的倒影:改變中的身體

月亮是靜止的,隻有一個,但當倒影在水麵上或油麵上時,風的吹動使它看似有不同的形象。同樣,靈魂是至尊人格神的永恒仆人,但當他被置於物質自然的型態中,便得到不同的身體。有時是半神人,有時是人,有時狗,有時是樹。在瑪亞——至尊人格神的迷惑能量——的影響下,生物以為他是這個人、那個人、美國人、中國人、貓、狗、樹或者其他。毫米稱為瑪亞(假象)。當人脫離這困惑時,明白到靈魂並不屬於這個物質世界任何形式的東西,便置身於靈性的層麵。一旦生物恢複了他原本靈性的形象和知覺,便會立即皈依至尊的形象——具有人格的神。

《聖典博伽瓦譚》(10.1.43)

政治家在他們的國家再度投生

死亡的時候,每個生物都憂慮不知什麽事情會發生在他的妻子、孩子的身上。同樣,政治家會擔憂國家或他的政黨的將來。政治家或所謂民族主義者,對他出生的地方極度依戀,在他政治生涯完結之後,肯定會再次投胎在同一的地方。人的來生會受到他今生今世所作的事的影響。一些時候,政治家為求一已的感官滿足會做很多罪惡的事。一個政治家排除異已並非不尋常的事。所以,政治家即使能夠在他的所謂國土再次投生,但由於他前生的罪孽,仍然要經曆痛苦。

《聖典博伽瓦譚》(4.28.21)

宰殺動物錯在哪裏

阿嗨姆薩(Ahimsa),即“不用暴力”,意思是說不要妨礙生物的生命進展。一個人不應該這樣,即使身體被殺,靈魂並未因此而毀滅,那麽,為了追求感官享樂,宰殺動物也無妨害。現在,人們嗜好吃肉,盡管穀類、水果和牛乳供應充足,毋須宰殺動物。在生命進化中,動物也一樣從一種動物生命轉生為另外一種。如果動物被殺,他的進化便會受到阻延。若一隻動物要在一個特定的身體內停留一段指定的時間,但在時辰未到時便被宰殺,他便要從新回到那生命的形體,完成他在那生命形體餘下的日子,然後才被提升至另一種族生命。因此,人不應該為了滿足食欲而阻延動物的進化。

《聖典博伽瓦譚》(10.1.43)

進化:靈魂在不同種族中的旅程

我們見到的形體這樣多。這些不同的形體是從哪裏來的呢?如狗的形體、貓的形體、樹的形體、爬蟲的形體、魚的形體?

或許進化是有的,但同一時間內,形形色色的生物卻都同時存在。魚、人、老虎及其他形體都同在一時候存在。

這就好象任何一個城市裏,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房子。根據你繳納租金的能力,你可以占用其中一間;但在同一時候,所有種類的房間都存在。同樣,生物依據業報,得到方便,寄在芸芸身體型態中的一種裏,但還是在進化的。從魚類,進化到下一階段的植物生命,從植物生命的型態,生物會進入昆蟲的身體,從昆蟲的身體,下一個階段是飛禽,然後是動物,最後靈魂會進展到人體生命。從人體生命,生物若具有足夠的資格,便會繼續進化。否則,他便要再次返回進化的圈子。因此,人體生命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知覺第5頁》)

瑪亞的假象

瑪亞的假象,如海浪帶起的泡沫,

又跟沙浪溶合在一起。誰也不是父母,

誰也不是親人;就如海浪的泡沫,

他們隻停留一會兒。當泡沫湧進海浪之中,

這五大元素組成的珍貴軀體,

便告消失殆盡。誰能道出:體困的靈魂有過

多少個瞬息即逝的形體?

 孟加拉詩



聖恩 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