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秘地心世界-泰樂斯城(八-完)

(2010-09-19 09:31:55) 下一個

息(引介)神秘地心世界-泰樂斯城(八-完)

 最近有機會接觸兩本書,書名分別是《來自地心世界的訊息》(Messages from the Hollow Earth)和《泰樂斯城》(Telos),我大略翻了幾頁,發現這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這是地心文明的高等眾生傳遞給地表人類的訊息,由靈媒黛安羅賓斯(Dianne Robbins)接收後記錄下來。這些住在地心世界的兄弟姊妹,已經在那裏等待數千年了,他們期盼著人類趕快提升意識等級與擴展愛心,這樣他們才能夠現身與我們相認和團聚,並傳授他們所知的高等科技,一同將地球建設成一個美麗的高等天堂。

身為地球上的人類,若對同樣住在這個地球家園的兄弟姊妹一無所知,實在是很可悲。閱讀這些書不僅令我們大開眼界,也是我們在成為「宇宙人」之前應該先具備的見識。

以下先摘錄一些相關信息:神秘地心世界-泰樂斯城(八-完)

1.所有的行星都是中空的,包括地球在內。行星是由太陽甩出的熱氣團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而形成的,其外殼是重力和離心力造成,兩極則保持敞開的狀態,直通到中空的內部。這個過程會形成一個中空的球體,並具有內部太陽,發射出舒適宜人的陽光,讓地心世界非常適合植物生長與人類生活,在那裏,太陽不會下山,所以沒有晚上。    

2. 地心世界的眾生具有高度進化的靈性與先進的科技,他們和平相處,四海一家。那裏有青山碧海,一切都維持著純樸的風貌,沒有建築大樓、沒有購物廣場、沒有公路幹道,交通工具是電磁飛行器,在距離地表幾英吋的上空飛行。

3. 地心世界的首都稱為香巴拉(Shamballa),它位於地球內部的中心,可以從南北極長驅直入。我們在南北極看到的極光,事實上就是地心太陽光的反射。

4. 地心眾生使用水晶結合電磁,製造出具有全光譜的小太陽,提供他們所需的電力,可以維持50年之久。

5. 地殼大約有800英裏厚,地心引力的中心並非在地球中心點,而是在地殼的中心,亦即地表下400英裏處。

6.地球磁場的源頭一直是個謎。事實上,地心太陽就是地球磁場的神秘力量來源。

7. 地球到處都有入口通到地心世界,但目前隻有少數幾個開啟。

8. 發明交流電的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現在正住在地心世界,18世紀末期,他開始接收到訊息,並發現到處都存在著無窮盡的電力,可以驅動這個世界的所有機器,而不需要煤炭、汽油、天然氣或其它燃料。1930年代,地心文明將許多地道和通道的入口封閉,因為人們濫用尼古拉的技術,想要取得通到地心的入口。

9. 2000年時,通到地心世界的兩大入口(即南北極)也被關閉,因為地表政府在兩極引爆,試圖炸開入口通到地心去。於是地心眾生在兩極入口附近設置了磁力場,以進一步掩蔽入口,這麽一來,從地麵上或空中都看不到了。

10. 過去地表上有幾個入口可以通到地心世界的波薩拉格斯圖書館(Library of Porthologos),其中之一就是亞曆山大圖書館(Library of Alexandria),但這個圖書館在公元642年時被大火摧毀了。(注:該圖書館位於埃及亞曆山德拉,在曆史上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由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國王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世紀所建造,後來慘遭火災而被摧毀。2000多年前它到底是什麽模樣無人知曉,因為它連一個石塊實物也沒有留下,今人隻能從曆史文獻的零星記載中了解,而大量考古發掘似乎也無確鑿線索,隻知道亞曆山大圖書館創建當時大約是中國竹簡流行,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思想開始流傳的年代。)

11. 地心世界有更多陸地,那裏有四分之三是陸地,四分之一是海洋。一切都被細心維護,以保持生態平衡。    

12.目前有數百萬的凱薩裏亞人(Catharian)住在地心世界,也有一些凱薩裏亞人投胎到地麵上,另外還有一些人住在木星。最高的凱薩裏亞人足足有23英尺高。現在有36,000個地表人類住在地心世界;過去200年,大約有50個地表人移居到地心去;最近20年來,隻有8個人移居進去。

有關作者黛安羅賓斯(Dianne Robbins)的信息:

阿米與地心文明

有看過阿米係列書籍的人,應該都記得阿米曾帶著彼得羅和文卡造訪地心世界的首都香巴拉(阿米的書上翻譯成桑巴拉),他們當時並非從兩極進入,而是從喜馬拉雅山進入,因為他們乘坐的飛船隻要改變振動頻率,就可以穿越厚厚的岩層來到地球內部。

阿米在書中表示,宇宙中許多高度進化的文明都轉移到地下世界去了。住在地心世界有許多好處,例如:陽光中的有害射線和宇宙中其它有害射線都到達不了地下;無論是隕石、暴風雨、冰雹、或颶風也無法入侵。此外,可以在小範圍內自動調節氣候,建立完善的生態係統,充滿空氣、水和光;盡管這個星球的地表上沒有大氣層,也沒有一滴水,都絲毫不會影響地下文明。另外,還可以避免蚊蟲的騷擾,以及對這個生態係統不宜的物種。而且不會引起不發達星球的注意,他們不會意識到在一個地表是死氣沉沉而幹燥無比的星球內部竟然會有非常發達的文明。

生活在星球內部,也是一種心態的反映。地球上的人類,隻重視外表,不關注內在,所以生活在星球的表麵。一切表麵、遙遠的東西,人類都有興趣了解,因此各國政府投注無數金錢,積極發展太空科技,努力想到其它星球和別的太陽係看看,但是對自身星球的內部卻一無所知,也沒多大興趣了解。因此地球上有探索外層空間的太空總署,卻沒有研究地心文明的專職單位。

據書上形容,香巴拉是地球上一個重要的心靈中心,是監督人類精神進化的中心之一。有一座巨型球狀建築物聳立在城市中心,那是一座聖殿,裏麵進行著許多產生高尚心靈振波的工作,那些能量由此發射到全球。

這裏的人比地球人高大,有 兩公尺左右,他們的頭部也比地球人大,身材修長,好像運動員一樣。他們臉部皮膚看起來很緊實,好像做過美容手術,完全沒有皺紋。他們的眼睛很大,目光平和,眼球的顏色與地球人相似。皮膚的顏色接近古銅色。頭發的顏色介於栗色和金黃之間,略為卷曲。

我們來回想一下,香巴拉市中心這座聖殿內部的情形以及高等能量如何從這裏傳送到世界各地。在聖殿下方的中央是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板,水晶板上有一座光彩耀眼的聖壇,七塊高約兩公尺的鑽石安置在水晶三角座基上。這些燦爛奪目的鑽石顏色各不相同,身穿白衣的人圍繞著鑽石送出美好的心靈振波。據阿米的說法,這些純淨的鑽石可以將高等能量更完好地傳送出去-先透過鑽石傳送到水晶地麵,再進一步傳送到全世界人們的心中。當時彼得羅和文卡都感受到高等振波,文卡甚至感動得熱淚盈眶。

負責接待彼得羅三人的是聖殿的協調員石魯克。當石魯克向彼得羅表明,他在地球出生,他和這裏的其它所有兄弟都是地球人時,彼得羅大吃一驚,他無法相信這麽先進的人竟然是地球人!石魯克進一步解釋,根據宇宙友好同盟中進化最高階層的意願,以及神聖計劃的內容,進化世界的友好同盟從幾百萬年前開始,就在各個星球陸續播下生命的種子。

因此,石魯克的民族早在幾百萬年前就來到地球,他們先在軌道基地上安家落戶,隨後建設了地下城市。他們的工作是改善生態係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改造了一些現有的人種,又在遺傳實驗室裏創造了另外一些人種,還從其它星球上運來一些人種,此外還進行了一些關於氣候和海洋資源的工作。

在《泰樂斯城》第一篇第二章,阿達瑪解釋他們為何移居雪士達山內部的地下城市,而沒有遷移至地心世界時,曾提到:「因為那時我們知道有許多外星球的眾生來到地球繁衍生命,他們就在地心世界。」可見他指的就是,石魯克的祖先所進行的人種繁衍計劃。

石魯克說,他和絕大多數在這裏的人們,都屬於好幾代居住在地球的家族,他們熱愛地球,如同農民熱愛自己開辟的農場和居住的家園一樣。另外,這個美麗的家園是他們祖先和後代生存的世界,就因為這些原因,他們打從心裏認定自己是地球人。

石魯克的一番話令我感到汗顏,我們千方百計透過修行想快點逃離這個所謂的紅塵苦海,回去自己的故鄉,然而,這群高等眾生卻自願離開自己的故鄉,長期待在低等進化的星球,扶持與引導這裏的兄弟姊妹。他們許多人甚至改造自己的外表,混在地表人群中,進行一些高度危險的工作,他們除了必須麵對各種誘惑與陷阱,還得忍受四周強烈低等的振波。還記得那兩位充當契阿星球的外星生物調查局顧問的「冒牌特裏人」嗎?

許多人可能會跟彼得羅有同樣的疑惑:石魯克這群人不就在介入地球的生命進化過程嗎?那達爾文的進化論又怎麽解釋呢?

阿米的解釋是:自然進化確實是存在的,但為了產生預期的效果,進化是可以按照特定意圖發展的。地表人類的遺傳研究中心也是在做類似的事情。如果我們想要具有某些特征的蘋果或兔子,指望自然進化是不可能的。

石魯克透露一個秘密:現代人類是他們在實驗室從事基因混合的結果,也就是地球靈長類的基因和他們這些外星人基因的結合。為了減輕人類生活的困難,並保護他們的存續,他們還讓動物出現或者進化,因為這些動物對人類非常有用,像是馬、駱駝、大象、雞,狗。此外,他們還為人類創造了糧食,像是稻米、小麥、玉米、水果、馬鈴薯等。

創造地球人類的目的是要使一種新人種現世,這種新人類經過進化達到加入宇宙友好同盟的水平之後,就具有與同盟合作的能力,並可以得到科技和精神層麵的援助,從而永遠擺脫痛苦、不義、危險和死亡。

在全體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一份責任,每個人都必須克服自己的缺點,提高進化水平,唯有這樣,全體人類才能往前進化發展。諸如愉悅、幽默感、樂觀、希望、勇敢、心靈純潔、信心、寬恕、負責、樂於助人與真正的愛心,都是越來越不可或缺的人格特質。有些缺點我們應該盡量克製,以免妨礙自我提升,這些缺點是:嫉妒、自私、暴力、拜金、害人之心、忘恩負義、脾氣暴躁、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及我們信仰中警示的全部戒律。

附注:

一、星球進化的過程:第一級的星球還沒有生命;第二級的星球有生命但沒有人類;第三級的星球上出現了人類;第四級星球上的人類已聯合起來,組成以愛為生活法則的大家庭。目前地球正處於第三級進化至第四級的轉變時期,即將加入宇宙友好同盟的行列。

二、加入宇宙友好同盟的條件:世界必須大同,不再有國家之分,各個民族組成統一體,由世界政府領導。而且統一後的世界必須遵守宇宙基本法則,也就是愛心法則。

三、每當一個星球加入宇宙友好同盟時,就會得到其它高等星球所傳授的有關永生的秘法,因此對文明發達世界的人們來說,永生是個真實和得到許諾的事實。

每當一個星球即將提升等級時,便會發生前所未有的現象,這有如地球伸了個懶腰,然後引發地殼震動。那時星球會釋放出新的能量,以及更敏銳、更高等的振波。這些釋放出來的輻射線具有雙重效果:它們會讓一些進化水平低下的眾生喪失理智,最終犯下致命的錯誤而自我毀滅;對進化水平較高的眾生而言,這些振波反而會提高他們的等級。

近來世界各地地震頻傳,氣象局和學者還預警:「台灣地震頻繁期回來了。」每當有地震發生,人類除了應該省思對待大自然的方式,也應該感謝長期在地麵下的工作站協助釋放地殼能量,減輕地震災害的外星兄弟姊妹。若非有他們,地震會更猛烈,對人類生命財產、經濟、社會建設等造成更大的破壞。

阿米在帶領彼得羅和文卡造訪地心世界前,曾帶他們參觀一艘停留在海底的巨大供應船。阿米說,這是參加援助地球任務中最重要的船隻,它運載了許多太空飛船,可以收容幾百萬人。它必須駐守在這裏,因為誰也不知道何時會需要營救大批的人群(營救那些愛心度達到七百度以上的人)。

那時他們三人與負責監督援助地球計劃的「少校」會麵,少校與石魯克是屬於同一個星球的種族,他也是為了幫助地球人類而離開自己的故鄉,長期待在海麵下的宇宙飛船中。為了紓解思鄉之情,少校將家鄉的景物投射到工作室的一扇大窗戶上。

少校的外表令人聯想到一些偉大的導師,文卡看了差一點要拜下去。少校表示,這項援助星球進化的宇宙計劃規模龐大,參與工作的人都是日夜工作,甚至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他們的動力就是愛心。這讓我想到阿米曾講過,高等星球的人沒有「退休養老」的概念,他們都對自己能為宇宙計劃奉獻心力感到榮耀。

接著他們參觀了指揮地震防治工作的飛船,許多來自不同星球的人駐守在這裏工作。工作人員在大陸板塊碰撞點上釋放一種可以粉碎岩石的能量,以緩解壓力,雖然地麵上仍會發生地震,但強度很弱。有時需要連續工作幾個月,不斷引發一些小規模地震,以便漸漸釋放能量,不然,如果讓能量在一次地震中釋放出來,將造成可怕的大災難。很多時候他們無法避免大地震的發生,所以會先引發許多小地震,再做整體估算,為的是讓不可避免的地震在假日發生,這樣一來,他們所要保護的城市中心就不會聚集大量人群了。

彼得羅和文卡還前往地球深處的震央中心,實地體驗地震爆發的威力。當時文卡害怕極了,上尉安慰她別害怕,他說:「你們現在做的事情是為了讓人們明白愛心的普遍法則,明白我們的存在和我們對人類的支持。你們要有勇氣、信心和力量!因為在你們的星球上會有越來越多我們的朋友。拯救世人的知識之門已經開啟,因此,當人們麵臨困頓時,就能借助它的力量來克服困難;而藉由這扇門的開啟,也有助於散播愛心-這個永恒的真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