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果信息病》(29)靈與肉的修煉之道:修補靈魂

(2007-07-26 01:55:27) 下一個

·修補靈魂 — 放下、寬容、感恩

 

通過天眼,我們還可以看到靈魂的形狀:質量欠佳的靈魂看起來或傷痕累累,或殘缺不全或扭曲變形,或缺魂少魄。這些損害可能是今世的生活創傷造成的,也可能是前世的磨難引起的;有可能是在累世中傷害了別人而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受別人的傷害帶來的。

對於靈魂的修補,如果能得到智者的幫助,那是一種幸運,但這樣的機會並不多,重要的是要善於自己調整自己。

 

放下

 

半個世紀前,一位年輕人到西藏求法,活佛隻給了他兩個字:放下。這位年輕人一生銘記這句話,終於成為一位大學問家。

人世間充滿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很多人在遇到挫折時,容易想不開,甚至怨天尤人,不去深入檢討自己的過錯,而一味地責怪他人,埋怨父母、老師、上司、同事,埋怨自己的命運不濟等等,這樣隻會使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解決。對於人生的困難,我們一定要學會看得透,放得下,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樂觀豁達的情緒。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也要盡可能平靜麵對。否則我們就很難有一個健康的靈魂與體魄。

生與死,都是自然規律。即使再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也要用自然的心態去對待。我們隻能祝福他們,不能一味地停留在悲傷中,或者一再去呼喚應該離我們遠去的靈,從而幹擾它們的安寧,影響它們尋找新的歸宿。

在柏林,有一位企業家叫柯尼。在他相濡以沫的愛妻離世以後,他終日以淚洗麵,日夜思念。他的呼喚終於喚回了本已離他而去的亡妻的靈魂,但他肉眼卻看不見它

在他太太的第一個忌日,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 第二年、第三年的同月同日,車禍再現。不僅如此,柯尼的血壓還時高時低,心率時快時慢,還伴有惡心、嘔吐等現象,服用降血壓藥也無濟於事。於是他便來求樂天大師相助。我用天眼追查,發現他之所以有這麽多問題,完全是其亡妻“糾纏”的緣故。

我的天眼中還出現了濟公菩薩他手搖蒲扇,唱起了《了了歌》:

了了,了了,了了,了,

世人什麽都不了;

你不了了他不了,

不了,不了,多煩惱;

了了了,了了了,

笑笑嘻嘻常常了;

哭哭啼啼怎麽了?

人生的煩惱何時了?

何不趁此了了了。

了了吧!了了,了了,了了,了!

亡妻頓悟了。它明白,僅憑它靈魂的能量體是不能超生的。它決定按濟公菩薩的點化,“了”掉塵緣,走修道的路。於是它笑著,頭也不回地到一個美麗的地方修煉去了。

          亡妻走了,了卻了這一世的緣和牽掛。一切又回歸於風和日麗。柯尼猶如年輕了二十歲,身輕腦健,疼痛全消,血壓、心跳又恢複了正常。

好日子過了兩天,每晚的那種恐慌、心跳、發抖、不寧的症狀竟然毫無動靜了。柯反而有些坐不住了。他思忖:妻子真的去了?

於是,他問他的中國女友:“你能否能很明確地告訴我,那天大師是怎麽說的?”

女友說道:“你的妻子遠去修道了,真的永遠不會再來了。”

哪知柯竟嗚嗚地哭了起來,心想:好狠心哪!怎麽說去就去了呢?竟然永遠不再回來了呢?

次日,又噴鼻血,血壓升高,心驚肉跳,頭暈眼花。隻得再請樂天大師相救。

大師與我再看,原來是亡妻的靈魂又被他“想”回來了。我從天眼中看見:柯的靈魂死纏著亡妻不放,亡妻的靈魂手持大棒以求自救,並苦苦哀求其夫:“求你放我一馬吧。我本想靜心修道,你為什麽總來打擾我?” 

大師問柯:你又在思念亡妻了!柯尼低頭不語,滿臉漲得通紅。

我的天耳裏又聽到濟公唱起了《不了歌》:

……

情不了,欲不了,

世人什麽都不了;

你不了,他不了,

你我相扯總不了;

人生煩惱何時了?

了了吧!何不趁此了了了!

濟公又用扇子敲打柯尼的手心,唱道:

世世代代因果鏈,

一生平安何其少!

人生何必找煩惱?

不如趁此修正道。

大師對柯尼說:你的亡妻已經在陰間修煉了,上天又讓它“請假”回來,是為了幫你徹底放下這段情緣。

柯尼明白了:情欲,不可穿越陰陽兩界。他向大師和女友保證,他再也不會去幹擾亡妻了。心誠則靈。當天,他的一切症狀又煙消雲散了。幾年過去了,至今平安無事。

 

寬 容

 

近代以來,尤其是文藝複興之後,人類的個性空前凸現,這就使寬容的問題泛化到了各個領域之中,成為有關人類社會存在方式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寬容是“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愛因斯坦對寬容所下的定義是:“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有的信念。”(《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106)

寬容有個體寬容和群體寬容之分。群體寬容又包括宗教、政黨、種族、民族、國家的寬容。寬容可以使個人因禍得福,可以使家庭美滿幸福,可以使種族、民族、國家、宗教祥和強盛。

不寬容是一把雙刃劍,害人又害己。個人的不寬容“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易造成個人信息病和個體靈魂的冤冤相報。群體的不寬容將造成難以估量的“孽緣病”社會災難。

著名荷蘭裔美國作家房龍(Hendrik van Loon)1925年出版過《寬容》一書,他把不寬容分為個人的不寬容和官方的不寬容兩種。他解釋官方的不寬容:“可以權力浩大。它除自己的力量之外,不承認任何權威。官方的不寬容一旦胡亂發起脾氣,便可以置無辜的人於死地……”

翻開人類文明史,到處是觸目驚心的群體不寬容犯下的駭人聽聞的暴行:從蘇格拉底的被毒死到耶穌被釘十字架;從基督徒大批被尼祿皇帝處死到十字軍血腥的東征;從火燒幾百萬歐洲女巫到聖女貞德、布魯諾被處以火刑;從六百萬猶太人被大屠殺到現代非洲的種族大屠殺與中國“文化革命”的民族大浩劫,從大大小小的宗教、政黨、國家、種族、民族衝突到9·11以來的各種恐怖事件……不寬容在肆無忌憚地在地球的一些地方循環著,似乎看不到盡頭。人類為什麽這樣愚昧、冷酷?!
   
各大宗教的創始人都強調寬容。耶穌說:愛自己的敵人;佛教的彌勒菩薩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法國大文豪雨果也說:“比大海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懷”。

泰山不辭抷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是生活的潤滑劑。寬容能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冰霜,能驅散心頭的怨恨,能化幹戈為玉帛。寬容別人就是寬待自己,是利人利己的法寶。

當然,寬容不是放縱,也不是逆來順受。寬容是君子之風。

在公元前七世紀的春秋時期,楚國的楚莊王,是一位英明、果決、寬容的國王。
  有一天,楚莊王宴請文武百官,飲酒作樂,聽歌賞舞。宴會一直進行到夜間,君臣興致越來越高,楚莊王讓自己最寵愛的兩個妃子麥姬和許姬到大臣座前,輪流給各位大臣敬酒。 
      
忽然,一陣風吹來,廳上燭火全被吹滅,整個大廳陷入黑暗之中。此刻,有人拉住許姬的手撫摸了一把,許姬順手扯斷那人帽上的纓飾,立即去對楚莊王說:“剛才有人調戲我,我已經扯斷了他帽子上的纓飾,請大王治他的罪。”

楚莊王聽完許姬的話後,卻高聲說:“大家全部扯掉帽纓,繼續喝酒!”而後,楚莊王才吩咐把蠟燭點燃。這時,眾人頭上全無帽纓,以無法認出誰是調戲許姬的人了。
    按照當時的法律,調戲王妃的人是要被處以死罪的。

幾年後,在一次戰爭中,楚莊王被敵軍包圍。在這危急關頭,一位名叫唐狡的將軍冒著極大的危險,以萬夫不擋之勇,殺進重圍,救出楚莊王。

莊王極為感動,問唐狡:“你為什麽冒著這樣大的危險來救我?”

唐狡跪在楚莊王麵前,說:“我就是當年被許姬扯斷帽纓的人。今天我是來報答大王當年不殺之恩。”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楚莊絕纓”的故事。

還有一例“一念動鬼神”的故事。中國元朝時有一位書生,被一位朋友害得很慘。一天夜間,他下決心要殺掉對方。在去殺人的途中,他路過一所廟宇,廟宇門口站著一位高僧。高僧的天眼中看見書生的背後有惡鬼尾隨。

書生到了友人住所的門口,突然一轉念:他雖然從我的朋友變成了我的仇人,可他的老母太太卻沒有害我啊。如果我殺死了他,他的老母太太的生活不就沒有依托了嗎?

經幾番內心的掙紮之後,他決定寬恕對方,放棄了殺人的念頭,轉身返回。歸途中,又經過那座廟宇,高僧還是站在門口。這時,高僧的天眼出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書生背後的惡鬼不見了,其頭頂上方卻有天神在護送。高僧就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了書生,並問書生剛才發生了什麽事?書生就如實稟告高僧。高僧歎道:真是一念動鬼神啊!

就是這寬容的一念,改變了書生的命運。後來,這位書生當了官員,而那位害他的朋友死於亂軍之中。

如果這位書生不寬容對方,將會是怎麽樣的後果呢?他一動殺人之念,就有惡鬼相隨,就已患上了信息病。如果他殺了對方,這因因果果就有可能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後患無窮。那麽,這位書生的寬容是不是放縱對方的錯誤呢?不是的。怨恨隻可解不可結,一切是非由天定奪。

 

感 恩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失敗和不如意之處。每一次跌倒,是怨天尤人、萎靡不振?還是學會感恩,調整自己心態,找到差距,激起自己重新戰勝困難的勇氣?

有一位憂愁的婦人,每天在歎息中度過。一天,她遇到了一位智叟。智叟看著她愁眉苦臉的樣子,便詢問她憂愁的原因。婦人解釋道: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位賣雨傘的人;小女兒則與一位做磚瓦的工人結了婚。下雨天,她總擔心小女兒家的磚瓦做不成;天晴,則擔心大女兒家的雨傘賣不出去。這樣,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在憂愁中過日子。年紀還不算大,就早顯老態了。智叟聽後,哈哈笑了,給她出了一個主意:“天晴時,你就感謝太陽,你小女兒家可多做些磚瓦賺錢了;下雨,你也要感謝上天,大女兒家的雨傘生意好了。這樣,每天在感恩中生活,你不是一年到頭笑臉常開嗎?”婦人恍然大悟。從此,她的心裏每天都有燦爛的陽光,也顯得年輕了。

麵對困難時,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失意和不幸,就能使我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積極進取的精神。“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美德。既使自己有一個曠達的胸懷,也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有足夠的理由去感恩:感激宇宙創造了萬物,感激太陽給了我們陽光,感激雨水滋潤萬物,感激父母生育了我們,感激老教授我們知識,感激農民種植了糧食,……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隻知索取,不知回報,就會一昧地斤斤計較,永遠難以有滿足的一天,也不會有快樂。有些人對於別人的幫助顯得無所謂,缺乏感恩心,覺得別人幫他是應該的,甚至嫌人家幫得還不夠。什麽樣的感覺,就會造成什麽樣的能量場。比如,德國有一位女士,經常抱怨父母對她愛得還不夠。事實卻不是這樣的。該女士是家中的獨女,自小父母就視她為掌上明珠,要什麽給什麽。父親是一位企業主,頗有資產,對獨女幾乎百依百順。在她過三十歲生日時,父親送給她一輛高級跑車,平時每月她還可以從父親那裏得到5000歐元的零花錢。由於她習慣了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當她的欲望越來越大,偶然一次得不到滿足時,便會抱怨父母對她不好並懷恨在心。而她自己對父母卻是不聞不問,父母生病了,也不去問候、探望。在她母親病故後不久,她也患了重病。

忘掉自己給別人的好處,牢牢記住別人給我們的恩惠。感謝幫助過我們的人,也要感謝給了我們磨難的人,因為,磨難和失敗使我們增長智慧和見識,也能添加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還要感謝那些信息靈,使我們更多地懂得了生命的內涵。

敞開心扉,讓寬容、感恩的清亮光潔之氣充滿我們的心靈,照亮它的每個角落。這心好比是個黑暗的山穀,一旦光亮照射進來,縱使千年的黑暗也會被驅散。

 

當然,清洗、修複靈魂是一個相對困難和漫長的過程。光靠自己來解決,會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有靈修大師、氣功大師與高人幫助我們打開心扉,幫助我們架起與宇宙溝通的橋梁,取得我們心中信仰的神和大宇宙能量的直接幫助,就可以大大加速這個進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