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為幸運的10% 怎樣的創業型公司最受投行青睞

(2007-04-28 09:35:57) 下一個
成為幸運的10% 怎樣的創業型公司最受投行青睞

[url]http://www.biz178.com[/url] 2005-04-06 13:42:03 每日經濟新聞  

    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投行首先關心的是人,其次是市場,最後才是技術

    3月20日下午,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雖然該院“校園開放日”的活動已接近尾聲,但是漢理投資谘詢(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龔豪東所作的“第三隻眼睛看創業”演講還是吸引了大批渴望創業的MBA以及EMBA學員。蘭馨亞洲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楊瑞榮、瑛明律師事務所雇問StevenD.Fieldman(中文名費思文)、漢理投資谘詢董事總經理錢學鋒等也與在場的學員進行了交流。

    成為幸運的10%

    龔豪東表示,如今中國的創業領域可謂風起雲湧,但如何融資依然是讓創業者感到困惑的難題。很多人開玩笑說,創業時期的融資渠道可以歸納為3個F:Family(親人)、Friend(朋友)和Fool(傻瓜)。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國外資本越來越看好中國的創業型公司,投資中國創業者正慢慢成為一個熱門話題。IFC(國際金融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稱,2004年海外風險投資機構一共向253家中國創業公司注入了13億美元資金,投資總額同比增長了28%,投資件數增長了43%.但幸運隻屬於少數人。據統計,一般的投資銀行每月會接到數十份乃至上百份商業計劃書,其中90%的計劃會被直接淘汰。那麽剩下的10%的幸運從何而來?投行最看重創業者哪些方麵呢?

    要在價值鏈中占優勢

    龔豪東結合一些企業融資的案例指出,市場現狀與前景是投行衡量某一投資項目的重要指標。在投資前,投行一般都要考察投資對象進入的市場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該領域的利潤高不高,企業技術是否成熟,發展步子快不快等等。

    在產品方麵,投行最關心的是企業在整個價值鏈中處於怎樣的地位。如果原材料供應方非常強大,想提價就提價,公司隻處於一個很被動的地位,那麽這樣的公司肯定很難受到投行的青睞。同理,如果產品在市場上可替代性很強,客戶想買就買,不買就拉倒,缺乏對產品的依賴性,也很容易被投資者拋棄。

    走出技術至上的誤區

    龔豪東還指出,除了產品和市場之外,投行關心的還有創業者團隊的素質。因為產品再好,沒有一個過硬的團隊來經營,再好的項目也不會自動變成一個盈利的商品。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投行首先關心的是人,其次是市場,最後才是技術。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楊瑞榮也指出,中國有很多創業者,特別是那些有技術背景的創業者,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他們都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的技術很高端,產品又填補了市場空白,所以肯定能得到投行的青睞。但事實並非如此,沒有一個成熟的、有戰鬥力的團隊,投行也是不會主動伸出“橄欖枝”的。

    考察團隊的兩個重點

    最後,兩位嘉賓指出,投行在考察創業團隊時有兩個側重點:一是看這個團隊以前有沒有該行業的從業經驗,對該領域的熟悉程度如何,每個人的能力和整個團隊的協作能力如何。

    二是看這個團隊誠信度如何,事實上,很多投資者對部分中國人的誠信水準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在投資過程中,投行給出的是真金白銀,先得到的不過是一張合同或者說一張紙,這張紙既可能“一字千金”,也會變得“一文不值”,而關鍵就在於創業者是否有誠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