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科技創業公司的關鍵價值鏈

(2007-01-02 07:50:10) 下一個
朱欣民:高科技創業公司的關鍵價值鏈
2006年04月11日

朱欣民

  四川大學管理學院的 朱欣民教授

  我向大家表示道歉,向我們的國際友人表示道歉,因為我得講中文,大多數在座的都是講中文的中國人,講話的內容跟中國高科技初創企業的管理密切相關。

  我先給大家講講我這篇論文的來曆。我們在過去4年中,在四川大學展開了一場官方和民間的創業競賽。民間的競賽就是我們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我們接受四川省委組織部的委托,對四川省的企業家、經濟管理部門的幹部進行培訓。我們利用這個培訓,對他們進行創業教育,因為省裏規定他們學習兩年的MBA課程,通過畢業考試可以享有研究生待遇。他們要求畢業的時候必須拿出方案,最好推向市場。因此在過去的四五年中,我們老師們給他們谘詢,給他們培訓,和他們一起拿出商業計劃,並推向市場,拿出將近300個,推向市場100個,現在還留存30來個,現在年銷售額最大的做到6億人民幣,這是我們民間的項目。同時,也有一個官方的創業項目在進行,這就是2002年初由我們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培養起來的一個上市公司,叫帝康藥業,在上市過後願意拿出5000萬人民幣來和四川大學科技處共同建立一個科技項目轉化公司。

  這個公司建立以後,由我們管理學院派去了一位博士來經營,他們的目的是首先把四川大學每年4至5億科研投入帶來的結果商業化。到現在來看,我們民間的過程,上一次創業會議我已經給大家匯報了。張院長給了我15分鍾的時間,我現在主要講官方的結果,他們不幸失敗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項目孵化出來,5000萬基本上丟光了,公司解散了,我們這位總經理已經被解聘,又回到係上教書。我在研究為什麽民間我們沒有一分錢投入,也沒有高科技,反而能夠做出來30幾個公司,最大的解決了7000多人的就業,因為這就是我管的。我就不再總結這個經驗了,我們總結的是失敗的經驗,就是學校的高科技項目為什麽失敗。

  我通過研究發現,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武大郎開店”。如果說武大郎有做燒餅的技術,這個燒餅自己在家裏烤來去賣,過去可以掙錢的話,現在人們生活好了,燒餅是作為東來順添加到涮羊肉裏的一樣東西。可能就因為我有燒餅技術,因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就要控股,就要來開東來順,甚至我要當總經理、董事長。這個可能占了我們整個投資項目失敗的一半以上。但是,作為學校不允許,或者說極不情願我們來做這個研究,因為這對學校的名聲,實際上是一種負麵影響,因此建立創業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高科技管理的重要性,稍微不適。特別是前期,稍微不能認識到武大郎這樣的人,項目很容易失敗,因此我要用一篇文章來把管理中的經驗教訓寫出來,下麵就是我的文章。我問題的提出選了另外一個角度,不是我們這些媒體,是另外一個《經濟日報》在去年的4月5日提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的人造皮膚項目,這個項目和我們學校項目的失敗是一樣的,所以我用它來做引子。根據《經濟日報》的報道,這個項目是國家“863”項目,國家投資500萬,西安市政府投資500萬,然後西安的一個民營企業家投資1800萬,在經過國家的臨床實驗之後最後彈盡糧絕,甚至拿到深圳找風險投資公司會診,也被拒絕了。最後《經濟日報》出來代言,提倡社會給它一種社會支持。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正確方向,因此我把它作為一個問題提出,為什麽會花了這麽多錢功虧一簣,我分析它的原因就是,從技術開發,臨床實驗產品生產到市場開發,這本身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現在是生物工程領域,是一個投資呈10倍擴大的工程,由於投資擴大,管理任務也越來越艱巨,結果風險越來越大。如果是原來的科技人員,用來控製這樣的企業,做完技術要建工廠生產,賣出去還要爭取賺錢,根本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剛才我說的武大郎可以烤燒餅,但是不能開東來順,更不能把東來順的品牌推向全國。但是現在我們科技領域,或者說高科技創業轉化這種形式,科技人員很大一個問題,就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作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你們要聽我的,不行我把東西包回家。第二,教授都講了,科技成果可以作股到多達70%,為什麽我不能控股?你投資3000萬我也要控股,如果是這樣,整個項目一開始就有風險。

  我怎樣來證明這個過程,就是用風險的累計,各階段稍微有點延遲,風險累計到最後,成功的把握非常低。反之,如果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創業領導層隻作其中他最有能力的關鍵管理職能,就會大大增加它的可能性,我用什麽東西來證明我的假說呢?我查了一下,最能說明它的我認為用Amgen,這是美國80年代生物工程創業的公司,現在是美國上市公司,銷售額每年達到四五十億美元,好的時候六七十億美元。整個發展過程中就是這樣的,堅持自己做研發,把其它不是自己長處的地方放出去。最後用它未來的專利時間權去交換強生公司的研發投資。它始終專著於研發,而不是自己要去建工廠,自己要去做營銷。科技人員來做這些東西,實際上是用其短。想來做,就做長處。因此,我得到的結論是,實際上像西安的艾爾分公司,處於現在的困境,政府沒貸款,銀行不貸款,風險不投資的話,根據它的價值鏈有一條思路,根據預測的國內市場的大小采取不同的經營戰略,或者說不同的商業標準。比如說第一種情況和製藥公司合資建廠,它隻主管建廠,人造皮膚最大的問題就是排斥的問題,技術問題還要不斷的研發。你做銷售無疑是放棄了你的特長做你的特短,因此如果市場不大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如果市場更大一些,那麽就有必要把全國劃分成幾個大區域市場,每一個大區域市場選一個大的製藥公司合作,利用它的銷售渠道、生產能力,甚至是戰略管理、人力資源來解決研發型企業的不足。如果市場比如說大到我們所說的每年30億人民幣到100億人民幣,恐怕甚至這樣的戰略聯盟,不僅要延伸到製造型銷售型企業,恐怕還要延伸到應用,比如說醫院係統,這就是借助我們說的Amgen的思路。最後在遭遇國外進攻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市場可能更大,作為艾爾分公司這樣的企業,甚至有必要把技術全部轉讓出去,轉讓給中國企業,讓他們借助這個技術共同發展這個產業。這一點,已經為日本的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采用,這是我們的建議。

  所以,最後結論實際上就兩句話,對於高科技創業或者科技成果轉化型公司,內部的管理,特別是人,科技人員,最好是能夠主專自己的研發,把市場、融資、生產建設交給其它的合作者,或者戰略聯盟者,不然的話,像我們遭遇到的這種損失就可能隨時出現,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