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雲

潔白,自由,居高臨下
正文

偉人的信仰

(2007-02-05 20:58:00) 下一個


學究對偉人的成敗和中華民族的未來抱有極為消極的眼光和視野。給人一種“基督來了! ”—— “狼來了! ”——“革命要來了!”——“要殺頭的,趕快躲起來吧!”的感覺。一種 “辛亥革命  失敗的味道,好像基督文化在中國隻有失敗的唯一出路似的,一種基督文化將永與中國文化無緣的暗示。

沒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確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也確實被迫辭職讓位於軍閥袁世凱,可是軍閥混戰和試圖恢複封建帝國王朝的醜劇,又給中華民族帶來些什麽好處呢?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以天下為公的宏偉誌願,為實現“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世界大同和博愛”的主張而奮戰。在《一個基督徒的遺囑》中,他這樣口授與家人:「我是一個基督徒,受上帝之命,來與罪惡之魔宣戰!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和「我本是基督徒,與魔鬼鬥爭四十餘年,爾等亦當如是奮鬥,更當信靠上帝。」(摘自1997321日《廣州日報》之《孫中山的"第四遺囑"》)。

蔣介石是在夫人宋美齡的感化下由佛教徒改換成基督徒,在敗於毛澤東和逃往台灣之後,他才真正向神徹底悔改。臨終遺囑中,是夫人宋美齡讓人加幾句進去,說明他是信基督的。死後棺材裏還放了《荒漠甘泉》(一個基督徒每天對神的敬虔修煉)一書。

至於中國明末科學家、農學家、政治家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之一的徐光啟,應該是士大夫天主教徒的代表之一。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庭筠被稱為明末“教內三大柱石 ”,他們對耶儒互動著了不少的書和做了許多的嚐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現代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曆史資料。

馬恩列斯曾作為一種外來教在中國盛行了幾十年,在鄧小平先生解除了“割資本主義尾巴 ”和確立了“經濟改革開放”的扭轉乾坤性的遠見國策之後,人們好像把馬恩列斯這個外來教淡淡地遺忘了和很少提起了。

要知道,國家有個好的領頭人是人民的好福氣。聖人孔子在《大學》中這樣寫道:“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聖經》中保羅在《提多書》第三章第一節教訓基督徒當順服掌權者時這樣寫道:“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和掌權者,隨時隨地聽從命令做各樣善事。 

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四十周年的講話中,胡錦濤先生講了非常鼓舞人心和樂觀向上的一段話:“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表述他對中華民族的期盼:‘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這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責任。光明在前,任重道遠。我們不能懈怠,我們仍需努力。” 摘自中國新聞網)我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應該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偉大複興,還應該是靈魂上的偉大複興!

耶穌說:“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七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